专栏名称: 京师心理大学堂
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州晚报  ·  大涨!一涨再涨!创历史新高 ·  昨天  
鲁中晨报  ·  -17℃+8级大风!淄博人请做好准备 ·  2 天前  
中国建材集团  ·  新春书画展丨笔舞新春,墨韵建材,年味up!up! ·  2 天前  
中国建材集团  ·  新春书画展丨笔舞新春,墨韵建材,年味up!up!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京师心理大学堂

如何以“我爱你”为开头写一篇甜文?|《亲密关系》

京师心理大学堂  · 公众号  ·  · 2024-08-04 20: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跟随专栏君一起探索亲密关系的本质和奥秘。从亲密关系的定义、吸引力和影响力因素、沟通的重要性以及亲密关系的挑战与修复等方面展开讨论,总结了关于亲密关系的关键点,包括亲密关系的本质、吸引力因素如外貌和相互吸引的重要性、沟通的重要性以及亲密关系中面临的挑战如压力和紧张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亲密关系的本质

亲密关系与泛泛之交存在多个方面的差异,双方彼此了解、相互依赖、关心信任对方,并有效回应对方的需求。亲密关系中的双方还会表现出高度的共同性,在观念上完成从“我”到“我们”的转变。

关键观点2: 吸引力的秘密

外貌吸引力对亲密关系的第一印象有很大影响,但吸引力还包括其他因素,如临近性、相互性、相似性。选择伴侣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匹配行为,涉及多种因素的权衡。

关键观点3: 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在亲密关系中至关重要。一个简单的人际沟通模型揭示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和可能的误解。非言语沟通和言语沟通都是有效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观点4: 亲密关系的挑战与修复

亲密关系中难免会有摩擦和压力。冲突可能会以多种方式结束,包括一方的妥协或关系结构的改善。理解并应对这些挑战是维护健康亲密关系的关键。


正文

作者 | 景澈


在童年时期,朋友的一句“我不和你玩了”可能会让一个小学生破防三天;到了青春期,家长的一句“我还不是为了你好”往往会引爆深藏的矛盾;在爱情中,我们可能会遭遇如“图书馆三十秒”“拉菲草”般的困局;而成为父母后,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角色循环。



我们从亲密关系中获取能量,却又永远在和亲密之人互相伤害。



那么,亲密关系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亲密关系才是健康且持久的?如果“爱人如养花”,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滋养这朵娇花呢?



请跟随专栏君一起翻开这本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兰·米勒撰写的 《亲密关系》 ,探索爱的秘密。



(图源网络,侵删)



以爱之名——亲密关系的本质


我们常说“亲疏有别”,但是与“泛泛之交”相比,亲密关系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亲密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米勒认为, 亲密关系与泛泛之交至少在七个方面存在差异 :亲密关系中(不止是爱情,还包括友情、亲情等)的双方彼此了解,相互依赖,关心、信任对方,并有效回应对方的需求,同时,他们会表现出高度的共同性,即在观念上完成从“我”到“我们”的微妙转变。另外,亲密伴侣还会对彼此的关系作出承诺,如承诺永远相爱或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常有人说,分享欲是喜欢的开端。这是因为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会有 归属需要(need to belonging) ,我们需要与喜欢的人有愉快的互动,相互给对方关爱和接纳。这种归属需要与我们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



虽然亲密关系一般被认为是“两个人的事情”,但它依然深刻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一些我们平常难以注意的因素,例如性别比率。



有研究发现,性别比率(每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较高的文化会更倾向于传统、保守的两性性别角色,即“女人应该温柔贤惠相夫教子,男人应当坚毅有为工作养家”。相对而言,低性别比率的文化往往代表着更加开放宽容的性别角色和更宽容的性行为,在这种社会文化下,女性会被鼓励寻求高薪职业,公开同居和离婚也较少受到苛责。



事实上,亲密关系是人类社会相当复杂的一个课题,即使已经有众多研究试图揭示亲密关系的本质或发掘亲密关系的影响因素,我们仍无法断言人类已经完全解析了这一谜题。



(图源网络,侵删)



始于颜值——吸引力的秘密


虽然“以貌取人”算不得什么褒义词,但不得不承认的是, 外表吸引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彼此的第一印象。 哪怕审美不尽相同,我们的基因上都整整齐齐的刻着“颜狗”两个大字。



研究发现,无论男女, 最受欢迎的面孔往往都是“平均脸” 。这个“平均脸”可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大众脸”,而是指 特征和谐、左右对称的面孔 ,如鼻子不太大、眼睛不太小,没有过分夸张或者过分小的部位。按照这个标准,某些大帅哥大美女怎么不算是“平平无奇”呢?



然而,喜欢美人并不意味着“颜值至上”。事实上,漂亮的皮囊对吸引力的影响更多作用于“第一印象”或者快速匹配的社交场景中。



一旦开始深入交往,就会有更多吸引力因素开始发挥作用,比如 临近性、相互性、相似性 。换句话说,我们喜欢的人往往来自于经常接触的群体,我们会更喜欢喜欢我们的人,喜欢与我们相似的人。



相互吸引是亲密关系的起点。褪去所有的浪漫色彩, 选择伴侣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匹配行为 ,名望、财富、健康、天赋、长相如同商品,帮助人们吸引到更理想的伴侣。人们通常会与旗鼓相当的人成双成对,相似相吸。



老富翁与俏佳人——外貌换财富的匹配模式



“你说话啊!”——沟通的重要性


有没有人和专栏君一样,看小说的时候深恨不长嘴的主角们,明明十行能解开的误会,偏偏纠缠了十章,让人恨不得化身“弹幕侠”把事实真相滚动在他们脑门上。“你说话啊!你倒是说话啊!!!”



一次元的主角们可以通过“I don't understand but I love you”的强大信念和神奇的“作者之力”解开误会破镜重圆,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想要维护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还是要修一修 沟通 这门课程。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 人际沟通的简单模型



图1 《亲密关系》P156



通过这个模型我们不难发现,从 信息传递者的意图到对接收者产生的影响 会涉及几个环节,而每个环节都可能会发生错误或误解。



然而,我们很少能意识到自己与亲密伴侣所面对的 人际隔阂(interpersonal gap) ,即传递者的意图与信息对接收者的影响并不相同。



这意味着,我们通常不会认为伴侣会误解我们,所以更少像与陌生人沟通那样,反复确认彼此是否达成共识。



那么,如何尽可能减轻人际隔阂呢?



米勒将沟通分为非言语沟通和言语沟通两个部分 非言语沟通 包括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身体接触、体味和社交距离等因素, 言语沟 通则包括自我表露、积极倾听、谈话风格等部分。



举个例子,《还珠格格》中尔康和紫薇有这么一个经典的吵架桥段:

紫薇:“你和晴儿一定有一段!你去娶晴儿吧!”

尔康:“你讲不讲理啊?”

紫薇:“我不要讲理!我不要听话!我不要我不要我什么都不要!”



(图源网络,侵删)



很显然,在这个场景中,尔康的拥抱并不能安抚紫薇的情绪,反而对紫薇来说是一种禁锢,反而激化了紫薇的情绪。而紫薇独特的解码风格完全过滤掉了“尔康对晴儿没有爱恋”,只保留了“尔康和晴儿有一段过去”的信息,从而导致矛盾激化,不欢而散。



相反,如果双方能够掌握适当的沟通技巧,这个场景下更有效的沟通可能会是这样的——

紫薇:“尔康你真的和晴儿有一段过去吗?”

尔康:“我和她只是……(巴拉巴拉),没有男女之情。”

紫薇:“但是……(巴拉巴拉),我很不开心,很担心你会背叛我。”

尔康:(拥抱安抚)(给出承诺)

End



由此可见,有效沟通可以极大程度缩减无效剧情。生活中也同理,掌握适当的沟通技能可以帮助营造一种回应性的关心和关注的氛围,从而减少我们与伴侣的争执。



人生若只如初见——亲密关系的挑战与修复


即使是最亲密的伴侣,也难免偶有摩擦。在亲密关系中, 压力与紧张是导致关系危机的重要因素 ,这些危机包括感情创伤、伴侣排斥、妒忌、说谎和背叛等。



事实上,亲密关系的危机的普遍程度往往出人意料。几乎每一个人都曾在某些时刻对亲密伴侣说过谎。



这些负面事件的发生意味着,哪怕是以爱为基石的亲密关系也无法缔造一个完美的乌托邦,在现实中,我们无法永远维持如初见时那样理想化倾慕。



虽然 冲突在任何关系中都无可避免 ,但值得庆幸的是, 所有冲突都会结束 ——哪怕结局并不尽如人意。冲突可能会以一方的妥协或一拍两散结束,当然伴侣双方也可能在冲突中寻求整合和对关系结构性的改善,进而携手步入崭新的关系阶段,重塑更加成熟和稳定的伴侣关系。



以上,专栏君和大家讨论了亲密关系的本质,以及亲密关系中影响力、沟通、挑战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然而亲情、友情、爱情是贯穿我们一生的复杂命题 。没有任何一个学说或精密的仪器可以解析其中的因果。但想要把自己的人生写成一篇小甜文,还需要在具备知识的前提下细心耕耘,写好每一行字符。



祝大家都有甜甜的爱情亲情友情~♥


专栏君


篇幅宜人性: ★★★★

趣味可读性:★★★★★

科学严谨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