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报道了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调研上海图书馆东馆和上海博物馆东馆的智慧运维服务情况。杭迎伟强调了智慧运维的重要性,要求以“低碳绿色、安全高效”为目标,大力发展智慧运维,并树立四建集团的智慧运维品牌。文章还介绍了两个新馆的智慧运维平台的功能和效果,以及上海建工集团的业务特点和发展方向。
集团注重高质量发展、建造超级工程、精细化管理、技术创新带动管理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杭迎伟强调要关心重视智慧运维领域、数字建造领域的人才培育,并将智慧运维成果市场化体现创造力。
导读:8月8日下午,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前往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调研由上海建工四建集团为两个新馆提供的多维度全方位智慧运维服务的开展情况。集团总工程师陈晓明参加调研。
杭迎伟说,
大力发展智慧运维是上海建工建设一流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题中之义、创新重点。
我们要参与到建筑运维的深度管理和服务当中,发展智慧运维要以“低碳绿色、安全高效”为目标,要把四建集团的智慧运维品牌树立起来。
上海图书馆东馆
是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由上海建工建造和运维,总建筑面积达11.5万平方米,馆内设有近6000个座位,年接待量达300万人次。
自2022年9月正式开馆以来,由四建集团自主研发的建筑智慧运维平台,已经帮助物业人员快速处理了3500多条工单,这得益于平台基于AI算法识别重复工单并主动推送的功能,实现了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
此外,智慧运维平台全年监管图书分拣运输量1533万次,书箱满载主动告警305次,有效提升了书箱的周转效率。电动窗帘等建筑机电系统实行低碳策略调控近10000次,保障读者舒适度的同时,
把总体能耗降低了5%
。
上海博物馆东馆
以“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为定位,同样由上海建工建造和运维,总建筑面积达11.3万平方米,馆内共设20个展厅和互动体验空间。自2024年2月2日试开放后,已成为上海市民打卡新地标。
目前,
上海博物馆东馆的智慧运维平台已经完成了数字孪生模型底座搭建,场馆机电精准运维与智慧安防板块等各项数字服务已经陆续上线,场馆运维效率得以不断提高。
比如,在工程维修场景中,通过设备溯源、数字工单服务可以
把维修人员的工单处理时间减少15%以上
。
在两个新馆,杭迎伟察看了上图东馆的图书分拣系统、运维大模型等功能应用情况以及上博东馆的智慧运维项目实施情况,详细了解了四建集团智慧运维平台的运营管理模式。
杭迎伟说,四建集团的发展特点,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高大精新”。“高”就是高质量发展,“大”就是建造超级工程,“精”就是具有“精品先锋”品牌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新”就是技术创新带动了管理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
新兴业务是上海建工的种子工程。我们要思考,依靠科技进步、数字赋能如何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同时,新兴业务的发展也要依靠数字化引领。
今天看了上图东馆和上博东馆这两个新馆,四建集团谈了创新、突破、思考这三个方面。
四建集团的实践很有意义。
四建集团在新兴业务的实践上,为全集团走出了一条新的路,也提供了很多思考。
而背后的这些优秀人才,是推动我们产业发展创新的宝贵财富。
大力发展智慧运维是上海建工建设一流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题中之义、创新重点。
我们要参与到建筑运维的深度管理和服务当中,对我们来说,大力发展智慧运维要以“低碳绿色、安全高效”为目标。
以利他愿景尽心服务。
业主的所急所需,就是我们要提供的服务。同时要找准业主在管理运营中的难点、痛点,为他们提供相应解决的方案,最终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技术创新要持续提升。
以四建集团为例,这就是一个技术创新带动业务创新价值提升的过程。我们要在提升的过程中把握技术创新的重点,比如刚才谈到的大模型、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预测性、智慧运维等等。
实际上,
应用驱动的价值创造,也是我们创新的重点。
比如,在智慧运维的过程当中,我们既要实现舒适和节能,又要能够在安全方面高效响应。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