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接连在边境问题上对华挑衅,却有知情人士透露,富士康计划在印度投资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8.37亿元)建新厂,以提高当地产能。
新厂将建在卡纳塔克邦的班加罗尔机场附近,占地面积约300英亩,将用于组装iPhone,以及制造新能源汽车零件,预计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
此前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曾公开表示:“中国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会消失。”强调富士康不再需要中国劳动力。
而近几年富士康“倒贴”的例子不胜枚举,尤其对印度一直热情不减。放着国内市场优势不要反去巴结别人,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1.海外建厂一路受挫,却坚持巴结到底
富士康巅峰时期被称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厂,甚至包揽了苹果100%的代工订单,其依靠的是120万中国员工,并且国内为其减免的税收高达10亿。
结果郭台铭自大地认为,这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还扬言是给中国大陆赏饭吃。自视甚高的郭似乎一直都“看不起”国内市场,想尽办法找新“靠山”。
早在2017年,富士康就在美投资建厂,计划为其创造1.3万个工作岗位。结果工厂建成后只招到了500多人,遭到美方嫌弃。富士康却不死心,继续踏上“倒贴”的不归路。
印度向我国制造业发起挑战时,富士康趁势在印投资建厂,迁走了国内25%的苹果产业链。结果印方不出钱也不出力,白得了投资和产能,富士康却遭遇严重亏损。
随后郭台铭宣布追加110亿在印度建新厂,力求用“诚意”感化对方。结果印度工人素质跟不上,残次品、拖工期成家常便饭。还遭到印度工人罢工,对工时、薪资表示不满。
印度媒体对此进行轮番报道,“血汗工厂”的形象深入外国人心。在外本来就赚不到钱,结果连面子也丢了。
一心向印的富士康,如今又要投48亿在印建新厂,能不能讨好印度是未知的,但这些行为正在得罪中国市场。
2.为巴结印度,自断在华后路
与拎不清的富士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背靠我国逐渐壮大的国外企业。
曾经日本生物科研所为了和我国达成合作,不仅向我国开放技术专利,还推动“倍力因”等前沿男性科技进入中国市场。
据悉,倍力因科技立足于男性根部养护,凭借作用于男人精华的SIRT因子科技,为关键部位细胞充能。同时背后科研团队还研发了多层补充的精力因子,他们认为:比起一次性起立的方式,打好下盘基础、改善前列线更重要。
我国男性ED率高达42.5%,再加上工作生活压力加剧,市场需求旺盛。尽管单价四位数,但因科技加持,上述用品在京东上线不到一年,就有百万男士前来咨询,其中以35岁以上的群体居多。还有人连续包月,只为“挺直腰杆”“夫妻生活更和谐”。
得益于国内火热市场,有机构预测,倍力因背后的市场规模到2025年将达到996亿人民币,而这只是国内市场的一个缩影。
日本企业尚知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土生土长的富士康却看不见国内市场的优势。前几年市场不景气时,河南当地还帮助富士康招工。中国大陆已经仁至义尽,而郭台铭却能说出“赏饭”言论。
不过离开中国的代价也是惨痛的,自打其决定投奔印度后,富士康撤离了国内多家工厂,与巅峰时期相比,2023年大陆员工裁剪了45万人,在国内的优势也不复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