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巴赫爱喝胡辣汤
情绪管理文章by巴赫爱喝胡辣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陈忻儿童心理  ·  安全感和安全教育 ·  3 天前  
壹心理  ·  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比你想的要简单! ·  3 天前  
简单心理  ·  我该选精神科,还是心理咨询?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巴赫爱喝胡辣汤

好脾气是情商高的表现吗?—— 不是,情商高的人懂得用“不伤人”的方式维护自己的边界和权益

巴赫爱喝胡辣汤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9-04-03 21:59

正文


好脾气是情商高的表现吗?—— 不是,真正的情商高手,懂得用“不伤人”的方式维护自己的边界和权益。


我们一起来看一道场景题:


【例1】小美和小兰是合租室友,最近,小美出差归来,发现自己放在浴室架子上的精华液莫名其妙地少了半瓶,小美怀疑是小兰偷用的,因为小兰曾经念叨过“好想用XX品牌的精华液啊,可惜太贵用不起……”


而小美的精华液恰恰正是小兰念叨的那个品牌,所以小美高度怀疑应该就是小兰偷用的,内心产生了愤怒的情绪。


假如你是小美,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呢?——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较为妥当的方式:


A 什么也不说,自己默默承受了, 可是内心又很委屈地想“凭什么我就活该被占便宜……” 因此陷入纠结情绪。


B 主动出击,当着另外两位合租室友的面质问小兰: “小兰,你是不是偷用我的精华液了?不然我的精华液怎么会少了这么多?肯定是你偷用的!”


C 私下单独约谈小兰,使用“核对法”+“规则法”: “小兰,有个事情我想跟你核对一下,我发现我的精华液似乎少了一些,是你用的吗? 其实如果你需要用的话我是愿意借给你用的,只是你下次用之前要跟我打个招呼,让我知道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C。


解析:


A 【讨好型】:什么也不说,自己默默承受了,可是内心又觉得很委屈“凭什么我就活该被占便宜……”因此陷入纠结情绪。


—— 这种解决方法具有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倾向,忽视自己内心的感受,不敢维护自己的边界,宁愿压抑自己,也要讨好他人。 但其实自己内心根本无法做到洒脱放下,压抑了一肚子委屈情绪,所以常常陷入纠结。这种讨好型解决方法,我个人非常不推荐。


B 【攻击型】:当着另外两位合租室友的面质问小兰:“小兰,你是不是偷用我的精华液了?不然我的精华液怎么会少了这么多?肯定是你偷用的!”


—— 这种解决方法具有强烈的“攻击性”,对关系的破坏力度非常大。 小美只是怀疑小兰偷用自己的精华液,并没有实锤证据显示100%就是小兰偷的。小美此时气势汹汹地质问小兰,并且还是当着其他室友的面质问小兰, 这个动作有“把嫌疑犯当罪犯游街示众”的意味,防卫过度,且攻击性强。


小兰被这样一通攻击加质问,她的注意力会聚焦在 “你凭什么攻击我?你好凶,你不对!” 之上,而不会聚焦在“ 我得反思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 之上。


C 【双尊重型】:私下单独约谈小兰,使用“核对法”+“规则法”沟通:“小兰,有个事情我想跟你核对一下,我发现我的精华液似乎少了一些,是你用的吗?其实如果你需要用的话我是愿意借给你用的,只是你下次用之前要跟我打个招呼,让我知道就可以了。”


—— 这种解决方法才是真正的高情商,是对事件双方都做到了充分尊重,是真正能帮我们解决问题的沟通方法,所以我称之为“双尊重型”。


首先, 小美 发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后,她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积极地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边界和权益。 她的这种积极“为自己好”的做法,是一种充分“尊重自己”“爱自己”的表现,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高自尊感”“高自我价值感”的表现。


其次,当小美分析出小兰很可能是有嫌疑的人之后,并没有选择在大庭广众之下质问小兰,攻击小兰,而是私下一对一和小兰约谈。 这个动作本身就是在尊重小兰的隐私边界,是在保护小兰的名声,小兰是能够感受到这一份尊重的,她会因此而对小美心生敬佩之情。


在约谈进行的过程中,小美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对小兰的尊重,不会刺伤到小兰。


比如,“有个事情我想跟你核对一下”——这句话中的“核对”一词,是很客观,很尊重的, 不带有任何负面评价的色彩,没有提前给对方扣帽子,不会让对方感觉到被刺伤。


再比如, “其实如果你需要的话,我是愿意借给你用的,只是你下次用之前要跟我打个招呼,让我知道就可以了” ——这句话其实是整个事件的情商高光点,一句话就达成了三个目的:


目的一,这句话隐含了原谅小兰的意思,给小兰卸下了心理包袱,从根源上化解了两人的隔阂和芥蒂。


目的二,这句话树立了规则,维护了小美自己的边界和权益。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之前偷用的事情我知道,但我不戳破你,我也不追究你,只要你今后按我的规则来就可以了。”


假如小兰确实是偷用者,那么从小兰的视角来看,她的把柄其实已经被小美拿捏住了,只是小美没有戳破她而已。她为了保住自己的颜面,今后只能乖乖遵守小美的规则,这样小美的目的(让小兰学会尊重自己的边界)也就达到了。


目的三,这句话为“或许我们真的冤枉小兰了”留下了申辩的空间。


假如小兰确实不是偷用者,那么此时我们已经营造了一个非常安全、平等、尊重的谈话环境,给予了小兰充分的申辩空间。


假如小兰是一个“死不认账”偷用者,那么我们也可以继续保持“看破不戳破”的状态,直接把重点放在立规矩上。 措辞参考:“嗯,不是你(偷)用的那就最好了,那反正今后如果你需要用我的什么东西记得提前跟我打招呼就好了。”—— 言下之意是:“规矩我今天立在这儿了,今后你如果再不问自取,我可就严肃处理了。”


所以,不管小兰是真偷,还是没偷,那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沟通,把边界树立好,迫使小兰学会今后尊重我方的边界,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通过这个例子的解析,我们再回来看看文章题目中的这个问题: 好脾气是情商高的表现吗?


我认为不是。


真正的情商高手,懂得用“不伤人”的方式维护自己的边界和权益。


一味的“好脾气”“忍让”“大度”,其实很有可能反而会伤了自己,会把自己搞成软柿子,边界持续被侵犯,内心一肚子委屈无处发泄,最后变成讨好型人格;


反之,一味的“指责”“质疑”“打压”,这种方式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给别人造成更大的情绪创伤,最后把人际关系搞僵了,也做坏了自己的口碑;


所以,我心目中“高情商”表现,应该是一种“双尊重”的状态:


对内,我尊重自己的底线,边界,和需求。 我不会委屈自己,不会压抑自己,我积极地想办法满足自己的需求,维护自己的边界和底线;


对外,我也充分尊重别人的情绪,感受,和尊严。 我会用“不伤人”的方式和对方核对,沟通,让对方了解我的边界是什么,我的需求是什么,让对方发自内心地反思自己,发自内心地愿意学会尊重我的边界。


这种状态,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外圆内方”“张弛有度”。



来,我们再来试一道场景题,巩固一下今天的知识点:


【例2】小月和小芳是合租室友,她们合租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一人住一间,并商量好轮流负责倒垃圾。


最近小月发现,每次该她倒垃圾的时候,她都会准时把垃圾倒掉;而该小芳去倒垃圾的时候,小芳经常拖延着,硬挺着,等第二天垃圾都堆满了,发臭了,再由小月去倒(因为第二天又轮到小月了嘛)。


小月已经提醒过一次小芳,她用很尊重的态度说:“小芳,今天该你倒垃圾了。”小芳马上就去倒了。可是,等下一轮回的时候,小芳又恢复了那种拖延硬挺的状态。


小月对此事感到有委屈愤怒的情绪,如果你是小月,你会怎样处理此事呢?


A 忍住不做声,默默地把垃圾倒了,心想“我多干点儿就多干点儿吧,犯不着为这点小事跟室友闹不愉快。”可是心里仍然感到很委屈,很不爽。


B 对小芳发火,怒气冲冲地说:“小芳你这个人到底长没长耳朵?我跟你说了多少次该你倒垃圾了,你听不见吗?你是巨婴吗?你长这么大还要我催着你做家务吗?”


C 使用“核对法”+“规则法”沟通,对小芳说: “小芳,我发现你好像不太喜欢倒垃圾这件事,对吗? (此处可停下来,听一听小芳的说法,再根据小芳给出的信息来立规则。) 其实,如果你不喜欢倒垃圾的话,我们可以重新商量一种分配家务的方式。比如今后倒垃圾全都由我负责,拖地全都由你负责,可以吗? (如果小芳不接受这个规则,那就再换一个规则,直到商量出一个双方都接受的规则为止。)


参考答案:C 。


当然,答案不是唯一的,我相信大家读到这里,内心都会各自不同的答案。比如,也许有些朋友可能会说: “那如果我跟小芳商量,倒垃圾我全包,然后我们均摊房租的时候,每个月我少付100块钱,她多付100块钱,行吗?” —— 这样当然也可以。


只要你想出的解决方法能够做到【双尊重】——既让你自己内心不委屈,不难受,同时又能让对方接受,不刺伤对方,那这样的方法就是情商高的好方法。


那么也许有的朋友读到这里会说了:“【例2】中的小月也太小心眼儿了吧, 如果我是小月,我根本就不会在乎谁倒垃圾这件事儿,我自己全包了也无所谓, 我根本不会为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生气,那怎么办?


—— 对于有这样想法的朋友,我想告诉你一句话:


每个人的边界不一样,不要拿你的边界去要求别人。


你既然发自内心地就不计较倒垃圾这件事,那只能说明你在这件事情上的边界比较宽,室友逃避倒垃圾的行为不会给你带来“被侵犯感”。 那么你当然无需思考如何维护边界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