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读到这里,你因为技术发展的相似性而震惊,或者因为作者才疏学浅就胆敢划分麻醉时代的进程而产生鄙视,那你都是误解我了,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当中的麻醉4.0,我真正想要表达的是,无论是普罗大众,还是麻醉医生本身,有没有想过,麻醉医生到底位于麻醉工业化的什么地位。
美国麻醉学家Miller到中国麻醉年会的演讲的确也预测过,再过50年可能会出现的景象,要么麻醉医生统领大局,负责整个围手术期,要么人类文明当中将消失麻醉医生这个“古老”的职业,临床麻醉智能化,全部由人工智能完成。好莱坞的著名科幻影片«普罗米修斯»里,外科手术已经可以用手术仓解决,手术仓扫描患者身体,确定手术路径和方案,机器手操作完成手术,最为关键的环节,患者的麻醉,是靠打一针就完成的,甚至连现实世界中已经出现的智能化麻醉系统都没有展示一下,瞬间拉低了导演在我心目当中的排名,但那也许就是我们看不到的麻醉工业5.0。
我有幸观摩过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罗纳德里根医学中心麻醉科印度裔麻醉医生Dr. Prince的整个麻醉过程。手术当天早上见到患者,解释手术麻醉过程,患者无论放松还是紧张,手术无论复杂还是简单,交代最后,Dr. Prince总是会面带微笑地说:“I will be there always. (我会一直在你身边)”。手术过程中,无论气氛紧张还是放松,术者提出的各种要求和质疑,Dr. Prince的第一句话总是:“I am here. (我一直在呢,放心。)”。
如今的中国医疗市场,手术量日益增大,麻醉和手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手术患者的年龄最小的可以是还在母亲子宫里的生命体,最大的超过百岁,麻醉技术已经让术者可以在患者心脏和颅内任意驰骋,面对风暴已经来临的麻醉工业4.0,我想,任何的担忧和焦虑都比不上身经百战经验丰富麻醉医生的轻声话语“我一直在呢,放心。”更有说服力,无论对患者、术者还是精密的麻醉智能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