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小学生时,就爱好做贺年片,送给老师和同学。此外,就没有可送的人了。
那时候,五十多年前,快到新年,书店和文具店摆出了各式各样贺年片,小小的一张,没有现在印的那么大那么华丽,但也挺讨人喜欢,画上的雪景很美。
可是我只能看看,虽然角把钱一张,也买不起,口袋里没那么多钱。
我自己动手做贺年片,一张图画纸,开成四五十片,用纸剪个图案,蒙在纸上,找把旧牙刷蘸上水彩颜料调的水,挨着筷子轻轻地刷到纸上,有浓有淡,再把纸边剪成缺牙形,一张贺年片就做成了。
我还按照丰子恺先生说的,用个大白薯剖成三片作为印板,用手工刀刻出图案和“新年好”三个字,三色版套印,可以印二三十张。丰先生的文章登在《新少年》杂志上,是“少年美术讲话”之一。
老师和同学收到我的贺年片,蛮喜欢,一点也不嫌它寒碜。我们都有这么个看法:拿钱买的不稀奇。亲手做的才珍贵。
后来我跟儿子女儿,以及他们的孩子讲自己做贺年片,我说这比花钱买有意思,倒不仅仅为的省几个钱,要让人家感到亲切,一份真正的情谊。
我的孙女蕾蕾寄给南京姥姥的贺年片是自己做的。没想到外孙女寄给我的,是邮局卖的那种可以中奖的贺年片,不知道她的小脑袋瓜是怎么想的。哦,希望我能好运?
我退休前,每年都为三联书店设计印制贺年片,请老前辈写句贺词,或者画几笔,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也可以用来寄给朋友,寄给他所联系的作家、同行。这不能看作公私不分,他们也是为了做好工作嘛。
贺词只有三个字。冰心先生的题词是“寿而康”,启功先生的贺词是“万事吉”,顾廷龙先生的题词是“日月长”,俞平伯先生的题词是“共此时”,黄苗子先生的题词是“春长在”,刘海粟大师的题词是“若比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