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回顾,全球第二个CAR-T疗法获批上市;CFDA批准首个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上市;曹雪涛当选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人类细胞图谱计划”首批38个项目重磅公布,将为人体40万亿细胞绘制“地图”;厦大科学家找到乙型流感超级克星!一旦上市 ,可让人终身不得乙型流感;……更多资讯,请跟随小编一起回顾吧。
本周,CAR-T疗法再次刷屏朋友圈。继8月底FDA批准全球首款CAR-T疗法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10月18日,这一癌症免疫疗法领域再次收获好消息!FDA正式批准了全球第二个CAR-T疗法——Yescarta上市!
2
CFDA批准首个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上市
2017年10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腺病毒载体)”的新药注册申请。该疫苗是由我国独立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重组疫苗产品,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联合研发。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于10月18日上午9点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全文32000余字,讲话时长210分钟。这当中,关于医疗健康,习近平总书记都说了哪些内容,探索君为您划了重点。
日前,作为张江高科技园区率先启动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之一的上海张江生物银行正式启用。其储存能力达1000万份,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生物银行,将为重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生物样本资源采集与共享应用。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17年度24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名单,其中七所工信部直属高校共有19个实验室入选。这也是继2015年首批25个和2016年28个获得认定后,2017年度工信部再次认定重点实验室,三年累计数量达到77个。
6
上海药物研究所新型第三代抗肿瘤EGFR抑制剂获批进入临床研究
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悉,由该所丁健课题组、耿美玉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和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抗肿瘤1类新药ASK120067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
“药品加成”政策从1954年开始,是对医院的补偿机制。但是到今年9月底,这项已经实行了60多年的“以药补医”政策全部取消啦!你知道吗?!
当下,基于ctDNA的液体活检在肿瘤早期筛查研究中的应用开始火热起来。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进军癌症早筛领域的公司之一,虽初创一年有余,但实力不容小觑。“我希望,能够促使ctDNA检测早日成为肿瘤早期发现的临床常规诊疗手段。”在近日的一次专访中,公司CEO刘朝煜这样告诉生物探索。
人类DNA测序迄今已有40年历史。该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越过一座又一座的里程碑,并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未来40年,DNA测序又将变成什么样?近日有三位科学家在Nature发文,展望了这项技术的未来“应用场景”。
10月18日,恒瑞医药发布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恒瑞1~9月共实现营业收入100.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21.8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0.7%。9个月的时间,恒瑞市值暴增800亿元的原因是什么?在整个医药工业平均增长10%左右的情况之下,恒瑞为何能够实现20%以上的增长?
人类基因组计划推动了这些年生物医药研究上的飞速发展,但细胞是生命最基本的单位,一般人至少有37兆2000亿个细胞,我们对它却知之甚少。值得庆幸的是,美国时间2017年10月16日,“人类细胞图谱计划” 正式公布了首批拟资助的38个项目,这将为人体40万亿细胞绘制“地图”。
12
厦大科学家找到乙型流感超级克星!一旦上市 ,可让人终身不得乙型流感
厦大教授夏宁邵领导的厦门大学-养生堂联合团队,找到了一种针对几乎所有乙型流感病毒的新型广谱中和抗体,它对1940年至今的乙型流感病毒均能发挥抑制作用,也就是说,无论乙型流感病毒如何变变变,这个抗体都能“以不变应万变”。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旗下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在线刊登这个团队的研究成果。
你是否意识到获赠的或是从细胞中心订购的细胞都有可能被“贴错了标签”?这个错误从几十年前就已开始,但并没有引起重视。荷兰学者做了相关文献调查,发现使用错误细胞发表文章的先例有3万多篇。鉴定自己是否中招,近日发表的PLOS ONE上文章给出了建议。
10月18日,最新一期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封面文章讲述了“草药的黑暗面”:来自新加坡的一个科学家小组揭示了在亚洲地区肝癌与传统中草药之间存在关联的广泛证据。研究称,需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防止人们食用一种被称为马兜铃酸的化学物质。
近期,华人学者刘澎涛教授和团队开发出一种“超潜能干细胞”,这是首款能够生成其他不同类型干细胞的超级干细胞!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这一成果刊发在最新一期的《Nature》上。
近期,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能够让蛀牙再生修复龋洞的“神器”。令人意外的是,竟然是一种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Tideglusib。而这可能使补牙用的填充材料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