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师专业需求等
谢谢大家的支持!希望能够帮助有志于进入分析师行业的兄弟姐妹们,当然我说的不一定都对,大家还是应该找行业内的熟人更加清楚明晰地了解下,尤其是多了解下自己关心的部分。
我所阐述的都是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来说的,有些网友质疑我的身份,觉得我有些地方说的不对,特别是在分析师定义和分类上有问题,这很正常,毕竟没有一本人大出版社的教材或者证监会、证券业协会的官方规章能够做出权威的认定,如果有的话也就不用我在这写了,直接百度知道就可以了。
有些网友觉得我细节说的不对,这也很正常,我又不是各种类型的分析师都做过,各个公司都呆过,而且有的时候确实说的也比较片面,并不代表全部。
至于薪酬方面,我只能说不同的公司差距比较大,不同级别的分析师差距也比较大,总之公司最差级别最低的助理行业分析师,税后4000+没问题,分析师一般都年薪10万以上,高级别的应该是上不封顶的,而奖金就要看各个公司具体情况了,像中金、国金、国信这些公司的助理分析师都应该有10万左右,分析师20万左右,首席更多。
当然了,要是新人进去好点到手也有10万左右吧,差点的小公司也就5-6万。
但大家也应该可以看出来,我的出发点还是好的吧,不是在黑分析师,也不是在误导别人。至于我是不是券商或者私募还是基金的都不重要,相信我的人不会在乎这个问题,怀疑我的人更不会相信我的说法,我这里就凭着良心写吧,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个行业,但是也不要完全拿我的话作为衡量和判断的标准,从多个渠道去了解一件事情才能避免盲人摸象。此外,我写这些的目的不是为了积分,也不是为了让大家都来学习到什么东西。其实我很自私,只是因为我现在工作比较郁闷,有力无处使,好似秀才去当兵,军爷去卖字;本来觉得自己至少是个韭菜,但人家把你当杂草;感觉不是棵人参也是根沙参吧,结果当胡萝卜榨成农夫果园了;做事左右掣肘,工作事倍工零;最初觉得长风破浪会有时,现在是破罐破摔永无出头之日,想写写相关的东西抒发下感情,痛快哉。
有人说“卖方是证券公司的分析师”,这句话也没错,基本上卖方分析师都是券商。但是证券公司的分析师不一定都是卖方,买方的分析师也不一定都是非证券的。证券公司的投资部分析师怎么算呢,也许你认为他们叫研究员,只有证券公司研究所那些天天写报告给客户看的才能叫作分析师。
这样也没错,算是狭义分析师定义吧,我这个就算是广义分析师定义吧,这里强调下,我说的分析师包括投资部门的研究员,和各种证券投资相关的研究员。不过即使在广义分析师定义中,证券公司投资部的研究员或分析师是不是全是买方分析师确实值得仔细商榷,但是分的太细的话讨论起来太麻烦了,暂且将证券公司内与研究所之间有层防火墙的负责证券投资业务的分析师或研究员也都算作买方分析师吧。
今天我争取口风不太粗俗啊,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怀疑我的人估计以大行的分析师居多吧,觉得我谈吐鄙俗,言语过激,不像圈内的,太给他们丢人了……,也根本不了解真实情况。我也希望他们也能出来说一说,给后辈点经验,但是我也知道他们比较忙,如像我这般连续几日每天一篇这种东西的话,只可能是在准备跳槽或者在歇年假,产假,婚假。当然或许在大行分析师眼里,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分析师。也确实,很多投资经理、基金经理都只看那几家公司的报告,觉得别的都是噪音。
所以说除了那些大行的报告外,其他证券公司的卖方报告市场很小,实际上报告的市场就被新财富那几家些上榜券商垄断。现在大概说说这第二种报告吧。从报告水平上来说,我觉得一般券商的报告也都还可以,虽然可能没什么市场,基本没有客户,但是这部分研究员或分析师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找数据,资料,信息什么的,很多情况下一篇报告都是一个人搞定的,但是有没有实地调研就不好说了。二线的研究员还好一些,研究所的配置能够全一点,一些中小券商就比较辛苦了,报告本身就不卖钱,所以搞研发的人不多,一个人要看好多公司,有时候根本顾不过来。有该行业工作经验的还好一些,或者负责煤炭、交运、银行这些同质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也还行,要是本身没有什么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甚至完全是文科或商科出身的研究员们,搞个医药、化工、钢铁、有色、机械、汽车、通信、电子什么的不累死才怪呢,公司多,专业性强,产品同质化程度低,短时期内把一个公司和行业搞明白根本不可能,预算也没有那么多,路子也不宽,很多数据完全查不到,所以有的时候报告就要“借鉴”一下。当然这个问题即使是大点的券商也有这个问题。举个例子,我就曾经在光大、兴业、广发这种级别的券商报告中发现过直接拷贝的现象,报告的一段评述跟网上的某篇文章极为相似,数据完全一致,但是网文的发表时间更早一点,该段落中的数据单位与网文相同,都是“60百万”这种样子,估计这段网文也是从国外的信息翻译过来的,该报告其他部分的数据却全部是3000万,4000万 这种单位,此处明显为我说的“借鉴”。也不能怨人家分析师到处借鉴,哪有功夫自己分析啊,又要看那么多的公司,又要写报告,每天点评什么的,开个会,调个研,很少时间去琢磨行业,就自己一个人哪里能查到这多资料,甚至有些分析员是刚毕业的学生,都没什么积累,硬攒报告。有时也挺有趣的,有份报告就是没什么可说的了,竟然连“抗雪灾先进集体”都要拿出来当做功绩说道说道。
对于这部分研究员,在他们写分析报告的时候,并不用考虑客户利益的问题,实际上他们也基本没有客户,主要还是考虑到能不能为公司积攒人气,同时也能让自己出点名,但求有日被人挖走。因此有的时候,如果他们真的发现了好公司会第一时间在别人还没有反应之前把报告公开发出来,不用考虑客户利益的问题,还真有可能及时发现好股票。
后面懒得写了,买方分析师的报告一般谁也看不到,内部自己用,部分都是应付差事的,对付合规用的,整体上买方分析师的报告要更加谨慎点,不会乱忽悠自己人的。
经纪业务分析师有的也写报告,网站上很常见,多数分析技术面,趋势什么的,基本面就是一带而过。
性格上来讲,想要进入这个行业必须能够静下心来做事,沉的住气。对于新人来讲,无论你是进大行给人做小弟,还是去小行自己独受一摊,或者找个买方岗位默默无闻,都需要你能稳当下来好好的进行研究,看好多信息,查资料,学习很多不同领域的新知识。大行的助理分析师最多要2年 也就能混出来了,买方的要在跳槽前长期忍受无人知晓的状态。小行研发的还好些,很多新人刚进去就委以重任,没有经验也没关系,天天要求你发报告,如果能写好的话,出点小名气还是很容易的,剩下的就看运气了。天天看书头疼,坐不住的家伙们还是不太适合干这行的,直接搞销售好点。此外,独立性和自信心也很重要。
由于大行的分析师要为客户提供特殊服务,跟客户交流,路演什么的,所以招助理分析师的时候也会注意此人是否具有很好的交流能力,为未来做做准备,因此性格不能太内向,太木讷。小行的因为没什么客户,只是公开发发报告赚名气,所以估计对这个要求差点,只要能写就行。
学历和专业比较挑。硕士、名校是起点,当然什么算名校这个没有定论,也要专业同学校结合来看,现在即使营业厅的分析师都是以硕士为主了,不过对学校的要求就低些了。北方的北大,清华,南开,人大,天大居多吧,南方学校不太过来。上海的主要是华东五校吧。
不同的岗位对专业的需求不同,卖方主要分为宏观策略、行业和金融工程这方面的。
宏观策略、金融工程方向的,需要经济、金融专业的,可能有的需要物理,数学,计算机系的来建模,这块不太清楚,没接触过,一般小行没有。行业这块对分析师的需求更大些,策略什么的加一起只占10%吧, 可能还多说了。机械、化工、能源、电子、医药、汽车、钢铁、有色的专业性比较强,没学过的研究起来比较费劲,本硕拥有复合学历背景的比较有优势,但是对于北大、清华这级别的学校来讲也不一定,纯理工科的都有很多进券商了,医药行业研究就好多北医大的学生,化工行业遍地清华化工系的,但是越往下越需要本科学理工,硕士学经商财管的,不过一些专业性太强的比如石油、有色什么的,一般名校也没有这些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和北科大这类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我感觉还是能吸引些眼球的,具体情况没统计过。纺织服装、传媒出版、消费品、旅游对专业的需求就更弱些了,对专业的要求不明显。这主要都是对刚毕业的人来见,还仅仅是简历层面的问题,如果不能达到这些要求,就会直接被刷。所以考研是必须的,还要尽量往名校考,谁让中国高学历产能过剩的,非名校的机会就很小了,关键是简历这关都不好过,除非能够被内推进去。这些都是纸上谈兵,谁知到人力mm们是怎么挑简历的,没准只找帅哥呢,不同的公司方法估计也不太一样。
最后一次写写职业规划吧,不过我自己还没规划好呢,有明白人还请帮我规划下吧。实在不想写了,没什么动力,也写不下去了,就到这里吧。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是我按照个人的理解写的,一家之言,哪里不对,大家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