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中,铁氧体软磁和金属软磁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类软磁材料。得益于材料本身特性,以及合成工艺的进步,金属合金软磁材料在产品小型化、轻量化、节能化、高频化、耐高温方面更胜前者一筹。
目前车载电机电控系统以及光伏能量转化系统正朝着大功率化、模块化方向发展。适用于大功率模块化场景的金属合金软磁材料,有望在
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现对传统铁氧体材料的替代。
提前布局金属合金软磁材料领域的厂商有望优先享受产业升级红利。
在此轮产业升级过程中,公司积极布局软磁新材料,持续投入研发活动,保持销售额5%以上的研发投入比例。
公司通过与浙大等国内知名院校开展合作,积极布局
低频用高磁通、高磁导软磁复合材料、电子换向永磁电机 SMC 软磁粉芯定子生产制造技术领域。
目前公司已具备国内领先的软磁金属磁粉芯制造技术,成功开发铁粉芯、铁硅镍磁粉芯、铁硅铝磁粉芯、铁镍合金磁粉芯及硅铁合金磁粉芯等车用磁材,
产品广泛用于纯电动汽车、充电桩、太阳能等领域。凭借金属合金软磁材料技术的深厚积淀,公司有望在新能源产业以及光伏产业,朝着电子化、小型化、高性能、高速化方向发展趋势下抢占先机,充分享受技术升级红利。
车用磁材产能建设方面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非公开募投项目剑指新能源领域。公司于2015年底开始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投募近六亿元建设年新增12,000吨汽车动力系统及新能源产业粉末冶金新材料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生产的磁性材料将主要用于高效电机(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新能源领域。待项目正式投产,公司软磁材料产能将得到显著扩增,有望提升公司在新能源市场的份额,并构建长期盈利能力基石。
盈利能力方面,在经历2017年公司战略重新调整,聚焦新能源领域
,加大对高端软磁材料产品的研发力度后,公司软磁材料业务起底回升,2017年软磁产品营收达到1.6亿元,同比增速达到20.9%,业务占比保持稳定,
受益于金属合金软磁材料新产品的开发及市场开拓,软磁材料毛利率较上年有所提高。2017年软磁材料业务毛利率为22.0%,同比+4.2pct。
图 22:软磁材料近几年营收占比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