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l
古钱币市场
l 关注
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大家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以前大部分都在玩股票,可是也没挣多少钱,反而搭进去的钱是不少。但是随着现在收藏界的突然火热,大部分人竟然都玩起了收藏。尤其是收藏钱币这一块,纷纷涌进了不少人。在我国古代的时候,钱币的形状大小是各异的,品种居多,曾经在世界上创造下了70多项世界之最。所以钱币收藏圈一直受到大家的追捧,喜爱。也让不少人从此家里致富。
在这些众多的古钱币当中,尤其属宋代的铸币技术是最为精美的;而元朝主要是因为流通纸币,所以存留下的铜钱数量相对比较少,因而元代铜币的价格都比较高;另外就是出现时间及短的“太平天国”钱币,它也是我国古钱币中最珍贵的币种之一。下面,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古钱币中的10中比较值钱的钱币,快会去看看,或许在你收藏的钱币当中就有这么一枚值钱的。
【第一:清代镇库祺祥通宝】
“祺祥通宝”可以说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之所以能名列第一,主要是因为它的铸期时间短,且不足一个月,存世量也极其稀少,面文和背文文字端庄严整,铜质细腻,色泽金黄,铸造精良,百看不厌。相信很多人几乎都没有见过这种钱币。一度被称为中国古钱币中寿命最短的钱币。在一次交易会上“祺祥通宝”的最终成交价是575万港币,约人民币485万。因此在那些钱币收藏爱好者们眼前一亮,这样小小的一枚钱币竟然能值这么多钱。也让他们从此对收藏钱币更加的有热情,有动力。不断的去寻找钱币中的精品来收藏。
【第二:辽代年号平钱27枚】
辽代年号钱及非年号钱一套共计27枚,包括每次改元之后所铸年号平钱24枚(辽共22个年号,其中在太平、大康两个年号里同时铸有通宝和元宝钱),非年号平钱3枚(通行泉货、壮国元宝、助国元宝);构成了完整的辽代年号平钱全家福。故此辽代平钱就更加显得珍稀和难得了。市场价格也是颇高。最终成功拍得425.6万人民币。
【第三:战国时期“下阳”背“十七·两”大型三孔布】
文字清晰,边廓整齐,品相完美,通体老坑传世古色,为先秦货币中著名珍品。清嘉道间金石学家张廷济、近代收藏家张叔驯递藏,流传有绪,拓本见载于几乎所有古钱币重要著作,极为珍稀。当时在收藏界中起拍价是80万元人民币,最终以368万人民币成交。
【第四:赵国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重15.5克,也属于大型三孔布,上世纪出于河北石家庄地区。其文字清晰,面、背周沿边廓完整,浇口在首部,合范准确,铸造精美;仅有极小微修,极美品。当时以352.8万元人民币落锤,也刷新了当时中国古钱拍卖新记录。
【第五:清代重宝大清宝福一百铜币】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宝福局铸造“咸丰重宝·大清壹百”铜币 ,这枚古钱为试铸样钱,在业界被称为清钱之罕珍,其钱文为宝福局特有的山谷体,秀美绝伦,珍罕无比,包浆完好的精品,极具收藏价值,有很大的升值潜力空间,非常稀少及罕有。在一次钱币专场中以322万港币高价成交,约人民币272万元。
【第六:清代“宝源局造”背“镇库”】
镇库钱是钱局在开铸流通钱之前,为压服邪恶,祈求吉祥而特意铸造的大型超重钱。镇库钱是钱局特制的非流通钱币,属于花钱中的珍品,因为它与钱币的铸造制度有关,所以古人在造钱谱时都将其和历代流通钱币一起收录。拍卖会中以253万人民币成交。
【第七:清代“咸丰元宝”背“宝泉当五百”雕母】
雕母,也被称为祖钱。我国最早采用范铸法铸钱—先直接在砖石上过刻模,后用铜石等材料制成母范,再用母范翻铸大量子范铸钱。范铸法一直沿用到宋代,北宋时母钱翻砂法已经完全取代了范铸法,此法又延续近千年。存世量也较少,最终以成交价218.5万人民币成交。
【第八:金代真书折二型“天眷通宝”】“天眷”为金熙宗完颜在位时的年号,时间不太长,前后不过三年。目前所知,已陆续发现了“天眷元宝”、“天眷通宝”、“天眷重宝”折三真书三种,其中通宝折二约为2枚,数量稀少,最终以214.5万人民币拍卖成功。
【第九:战国时期秦银质半两大钱一枚】
此枚大型半两是一枚绝对放大了的文景四铢半两钱,这枚钱钱形规整,地张浩净,缘穿修磨整齐,是一枚十分精致周正的大型“权钱”,该钱通体红斑绿锈,美观可人,属“开门见山”的西汉文景时期大珍品。在拍卖会上以207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第十:清代咸丰通宝宝福局背“大清壹百”】
这枚古钱为咸丰钱中之最为罕贵者,为目前存世孤品,为清文宗奕詝咸丰年间所铸。在拍卖会中拍出196万人民币的高价。
免责声明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想收到更多的收藏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
古钱币市场
,关注即可
关注分享很重要别私藏,分享到朋友圈,让朋友们都开开眼!
让收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古董交易 ▎私下交易 ▎鉴定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