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征途千山远,翘首前路万木春。
经济大市真正挑大梁,关键之年要在关键处落子。高效落实广东、广州“新春第一会”精神,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务必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跑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场竞速赛、耐力赛,以“硬实力”节节高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图景日日新!
要勇扛使命重任。
一批批国之重器接连落子,“芯晨大海”产业集群加快布局,各类科创成果加速转移转化……广州一直在发力。迈上新起点,广州要着眼把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化战略联动发展,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点亮南沙“湾区创新灯塔”,做强大湾区“一点两地”核心引擎,高水平建设东部中心,不断强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要积蓄创新力量。
要用明天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产业。顺应科技浪潮,促使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双向奔赴”,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能解锁高质量发展的密码。放眼而望,要厚植新优势,始终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活”起来、新兴产业“强”起来、未来产业“立”起来;要集聚新动能,全速发动科技创新引擎,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筑稳高质量发展底基底盘,真正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要拉开眼界格局。
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全球城市发展规律表明,城市能级跃升势必形成巨大的发展势能、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向未来,广州要加快构建“三脉、三轴、三核”城市发展格局,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扎实推动城中村改造,“3万亿之城”再出发;全面提升开放能级,打造开放型大湾区核心引擎,朝着中心型世界城市阔步前进;系统强化枢纽功能,推动交通枢纽向产业枢纽迈进,不断提升顶流城市发展“含金量”,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要汇聚济济英才。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何以“得人”?要真心爱才,构筑人才“金字塔”,使人才如珍宝绽放高光;要悉心育才,促使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大学与城市相互赋能,强化科技教育人才支撑,涵养创新发展源头活水;要倾心引才,深入实施“广聚英才”人才工程,以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力引凤凰来,打造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地;要精心用才,畅通人才价值实现通道,给人才用武之地,让人才大展身手,真正把“论文”写在广州大地上、写进高质量发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