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探讨了微信主动使用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微信主动使用可以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并指出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控制感和降低孤独感实现的。文章还强调主观幸福感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醒不应盲目推崇微信提升幸福感的观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老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趋势和微信作为主要入口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使用社交媒体,微信已经成为老年人接触互联网的主要入口。
关键观点2: 微信主动使用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研究发现,微信的主动使用可以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控制感和降低孤独感实现的。
关键观点3: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幸福感的重要性。
主观幸福感不仅是推动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推动积极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治理方向。
关键观点4: 文章的来源和作者观点。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作者强调并不是盲目推崇每一位老人去使用微信来提升幸福感,而是想探索更多让老人感到幸福的途径。
正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使用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为积极老龄化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其中微信已经成为老年人接触互联网的主要入口。老年人通过使用微信,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交流,这突破了传统面谈、电话等单一方式,可以随时随地与对方进行交流,以及通过朋友圈记录及分享日常生活等。
微信凭借其自身的社会性和便捷性极大地丰富了当下老年人的生活。
国外有研究发现主动使用社交媒体有利于提升其主观幸福感,那么,微信的主动使用是否也能提升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呢?
我们将微信的主动使用定义为“
用微信聊天、主动浏览朋友圈(喜欢评论朋友的状态、图片和视频)等
”,而微信的被动使用定义为“被动浏览朋友圈(不发表任何评论)、浏览朋友们的个人资料等”。主观幸福感是指
人们对个人生活所做出的情感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
,主要指在情感背景以及复杂经验之下人们做出的决定所形成的满足感,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幸福感。简而言之,就是您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感觉过得幸福吗?
国内某研究对15名60岁以上人群微信主动使用情况和主观幸福感进行了访谈,还采用问卷法测量了419 名老年人微信的主动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控制感(个体感知到的自己控制或影响另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能力)与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结果表明:微信的主动使用可以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并且通过
增强控制感
和
降低孤独感
影响作用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算是有正面影响,我觉得人就是一定要积极向上,你看到的都是向上的东西,那么你就觉得幸福,你成天看负面的东西,你肯定不能觉得幸福,为啥非得看那负面新闻呢,看了也没啥好处,看了直闹心。微信有一点啥比较好呢,就是不会把所有东西都放一起,我就只用它聊天就挺好。支付啊啥的,发发红包开心开心的“。
“挺幸福的,想联系谁就联系谁,还能打视频聊一聊,看看大家发的有意思的小段子啥的,挺好的。就心情不好的时候刷刷让人高兴的小视频、小段子就能开心起来了。现在也不用上班了,平常还是在家待着多一些,这个岁数了也没必要啥都看不开,多看看高兴的东西就都想开了。”
“对我自己的主观幸福感就是相对陌生一点的人关系仿佛拉近了,你能看到好久不联系的同学、朋友,或者能看到天南海北的人,但是关系近的亲属之间好像又拉远了距离。”
主观幸福感不仅是推动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推动积极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治理方向。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亿万百姓福祉,更事关国家发展的全局。
我们并不是盲目地推崇每一位老人去使用微信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幸福的方法和方式。我们只是想探索更多可以让老人感到幸福的途径。毕竟,家里有个幸福的老人,何尝不是一家人的福气。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老年心理实验室是国内最早开展老年心理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在此我们将分享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广老年心理学相关的科普知识,并推介相关的心理健康活动。欢迎大家关注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公众号。
[1] 李璐. (2023). 微信的主动使用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控制感与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硕士https://link.cnki.net/doi/10.27410/d.cnki.gxbfu.2023.001844doi:10.27410/d.cnki.gxbfu.2023.00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