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简单心理
Hi,欢迎来到国内最大的心理服务平台——简单心理!这里有最实用的心理学涨姿势内容,还有数百位全国顶尖的心理咨询师为你服务。应用商店搜索“简单心理”下载APP,随时随地获取心理帮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京师心理大学堂  ·  时间就是金钱——吗? ·  4 天前  
壹心理  ·  反复推开爱你的人,是一种创伤反应 ·  3 天前  
佰赞咨询  ·  2025多看自己! ·  4 天前  
佰赞咨询  ·  2025多看自己! ·  4 天前  
简单心理  ·  新的一年,我们为你准备了4个心理关怀锦囊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简单心理

「一上班就浑身难受」说的是你吗?

简单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5-02-05 21:00

正文


最近,好友小 M 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说自己计划辞职,问最近有没有工作机会推荐。


就业本来就不太乐观,而向来谨慎稳重的小 M ,怎么会在这个时候选择辞职呢?细问之后才了解到,她已经被自己的工作困扰很久——


白天应付工作,晚上报复性熬夜,第二天上班又是奄奄无力、心乱神迷状态,由此形成无限的恶性循环。


我进一步追问了她最近的一些具体生活状况,她表示早上一想到上班就不想起床、上班时腰酸背疼、食欲不振,看到任何同事都不想搭理,甚至会难以对目前的工作投入热情和精力,工作时常感到烦躁和乏力……


我分析:“你可能产生了职业倦怠,首先需要做些调整。”

 

“职业倦怠?你的意思是我不需要辞职,只需要调整就可以吗?”


图片来源:网络


如何应对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中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最早由Freudenberger 于1974 年提出, 他认为职业倦怠是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Maslach 等人把由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压力及人际应激压力激发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

▨  首先需要清楚自己的职业倦怠程度,了解引起倦怠的原因
 
职业倦怠往往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引发,比如,个人的责任心、情绪卷入度、工作心理成熟度、成就感、人际交往能力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职业倦怠是否会出现。

此外,工作的性质、工作强度、工作环境跟个人是否匹配等等也会影响职业倦怠。花些时间思考这些很重要。

▨  其次,需要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
 
职业倦怠最明显的特征是情感上的耗竭感或躯体不适,任其发展只会让情况愈演愈烈。适度的运动、向信任的朋友倾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都有助于情绪调节。

▨  最后,需要审视自己目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

职业倦怠往往不会自行消失,它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有技巧的应对和处理。

有些人在感到倦怠时只是通过抱怨宣泄,这样只会白白浪费成长的时间,错过升职的机会,影响个人前途。

另外,跳槽也不一定是有效的方法。

因为个人是否会感到倦怠往往跟其工作习惯、性格特征、情感表达方式有关,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以自我了解和针对性调节作为基础,单纯换工作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说白了,换游泳池解决不了不会游泳的问题。
 
如果你正在面临跟小M类似的困扰,那么这次的测试正适合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