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问,架构师该怎么自学,怎么培养。这确实比做一般的程序员难了一些。没有实操的大流量下的经验怎么去做架构师呢,但是不是每个公司每个产品都可以有这样的机会达到某种流量。但是行业还是在进步的,当年我和霍炬做搜索服务的时候,一个商业网站一天有个几十万搜索就算很大的,那时候,像我们这样有几千万日搜索实操经验的专家就很难找。
可是开源的流行,技术的普及,从
Elasticsearch开始慢慢流行开始,搜索越来越简单,现在一般的商业网站一天都有百万甚至千万的搜索量了,而技术上并不需要多么牛逼的专家就可以掌控,为什么?因为机器快了无数倍,SSD把磁盘IO提升上来了,开源软件的性能和质量越来越好,多机并行,云服务等等都越来越普及了。
架构师也如是。如果聪明积极进取,充分掌握现代的科技,现代的技术,很多年轻人就可以做很牛逼的东西。比如,我在微博上的好朋友,古月中心相心,在微博上我遇到任何技术问题就会第一时间at他,然后他就会at各个技术线的负责人分门别类的解决问题。简直就是我在微博上的一个hub,当然他也是我黑的最多的一个微博技术专家了。
其实他年纪并不大,12年才加入微博,一直做微博首页信息流的业务研发。对,我们的微博时间线混乱的直接责任人就是他。当然他在微博经常被黑并不完全是因为这个。比如他很喜欢立Flag,
2017 年初他刚刚改造完微博架构,立了个 Flag,说终于不怕明星出轨了,结果没多久鹿晗咔就恋爱了,于是微博挂掉半小时。
忠想不服气啊,吭哧吭哧研发了好几个月核武器之后,他喘了口粗气在微博上说,现在可以支持八位明星并发出轨啦。终于微博不再挂了,毕竟八位明星出轨还是挺罕见的。
古月因此载入微博史册。
另外你别看他是一个技术专家,其实他的微博粉丝最多的是妹子,都是关注他来脱单的。他自己单身多年,但是,不知道为啥却成为了脱单届的锦鲤,经常有关注他的男女粉丝,莫名其妙发现关注没有多久就脱单了。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自己一直单身。
闲扯不多扯了,微服务就是微博这样的国内流量负载排在前列的公司采用的一个技术,难得古月被极客时间忽悠肯来费力不讨好的去做这么一个课程,有兴趣的朋友,欢迎马上订阅。下面是他自己写的一些介绍:
近几年,微服务架构迅速在整个技术社区窜红,它被认为是 IT 软件架构的未来方向。
我与同行交流时,提到微服务等新技术,他们先是兴奋,后又无奈。兴奋的是他们看到了新技术带来的便利,无奈的是团队规模和能力又反过来制约了他们采用新技术的步伐。这中间,我也发现大家对微服务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更多的是一些疑虑。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比如:
-
微服务这技术虽然面试的时候总有人提,但作为一个开发,是不是和我关系不大?那不都是架构师的事吗?
-
微服务不都是大厂在玩吗?我们这个业务体量用得着吗?
-
微服务特别复杂,没个100人的研发团队是不是就无法落地?
-
我特别理解这样的困惑。的确,大公司动辄就是几百上千的研发人员,并且其中不乏顶尖选手。他们有经验、有能力,也有业务场景,所以在技术的选择上也会更为冒进。而对于大部分的中小团队来说,当微服务架构成为刚需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是彷徨和犹豫。
那中小团队应该如何应用微服务呢?或者换句话说,中小团队的技术架构应该如何演进呢?
先给你讲讲我的经历吧。我2012年加入微博,最开始微博首页信息流的后端团队规模也不大,只有七八个人。当时我们就想着快速迭代,业务也就采用了单体应用的架构。因为求快,不同功能模块的代码耦合在一起,编译打包部署也都在一起。
后来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团队人员也增长到二十多人,这时候单体应用架构的开发模式就开始暴露出问题了。那时候,每一次功能发布和上线都需要一个上线负责人来收集上线列表,并协调所有相关的开发人员合并代码到主干,然后编译打包,修改工程依赖的JAR包版本。
你应该可以想象我们那时的状况。如果一次上线超过五个人参与的话,就会经常出现各种问题:有的人忘记提交代码、有的人忘记打包、有的人忘记修改工程依赖到最新版本。一次上线过程需要反复确认,耗费了大量精力,严重影响了整体的开发和部署效率。
看到这,不知你是否大腿一拍,大声叫到:这不就是我们团队每天都在面对的问题嘛!
是的,当时我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做了很细致的技术调研,最后选定了服务化的解决方案。对原有的单体应用架构进行改造,把功能相对独立的模块拆分出去,部署为微服务,分别交给专门的更小的团队来维护。再到后来我们又引入了Docker容器化,以及Service Mesh等技术,为了更好地适应微博业务的高速发展。
可以说,微博的信息流后端架构经历了单体应用 -> 微服务架构 -> 容器化应用 -> DevOps的发展历程。
而我也正是因为亲历了微博的架构演进过程,才对中小团队如何落地微服务体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这个专栏里,我会秉承着“实用至上”的思路,不断提醒自己,这个方案中小团队是否可用,他们能否驾驭这些技术。我想,这是大部分中小团队的刚需,也是这个专栏的主要出发点。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大而全的东西,而是一套可以快速落地的方法论。
我希望在专栏里不仅跟你分享微服务架构的基础知识,更是从微服务体系的角度,和你深入讨论如何将微服务落地,帮你扫清最开始提到的那些疑惑。
我是谁?
我是胡忠想,微博技术专家。从2012年加入微博到现在,我一直在做微博首页信息流相关的业务研发,几乎亲历了微博后端架构的每一次重大升级。不仅参与了微博后端架构从大的单体应用迁移到微服务架构的改造;还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主导了微服务架构在公司多个业务线的推广和落地。所以谈到将微服务落地,我有很多实战干货想和你分享。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我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带你探索微服务的世界,帮你从0开始构建微服务体系。具体来说,专栏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会尽量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解微服务架构的基本原理,帮你解答三个问题:什么是微服务?什么时候适合微服务改造?微服务架构到底是什么样的?
第二部分,我会结合在实际业务中的经验,给你讲述微服务架构改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案,以及搭建微服务架构时,如何做技术选型。
第三部分,我会给你讲述微服务、容器化、DevOps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具体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三种技术以给业务的架构带来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