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效应,一个心理学名词,1974年由诺贝尔经济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提出,指的是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而这样的判断往往会造成决策的偏误。
通常来讲,人们在作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基于此,中国的一位大学教授曾指导过一个十分有趣的营销策划。教授先把学生的冰激凌产品命名为“七个小蛋筒”,然而在生产包装时故意把八个蛋筒放入一个包装袋。
有些细心的消费者购买后联系产品名一数,“竟然”比约定的蛋筒多一枚。几次购买行为发生之后,不少有贪小便宜心思的消费者认定这批货“出了问题”,于是他们成批成批的购买,这带动了当年“七个小蛋筒”的热销!
试想,同样的价格同样的冰激凌商品,如果老老实实地命名为“八个小蛋筒”,能出现这样的效果吗?
锚定效应的智慧可以被写成教科书,但也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因为环境条件是弹性变动的,你必须想办法进行权变,掌握主动权,因为消费者是盲目的、可以被教育的,正如乔布斯说说“我们的顾客不是要占便宜,而是要有一种占了便宜的感觉”。
— [ THE END ] —
清博舆情系统地址(http://yuqing.gsdata.cn)
| 清博报告 |
微信公号估值测试
微信千强年度报告
|
2018年度清博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