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大清华讲座
北京高端名家(免费)讲座、文化活动第一发布和交流平台。名师大课、名校课表共享。大师身边好聆教,未来精英共成长!经济人文社科管理经典,学术思想前沿!涵盖人大,北师大,北航,中财,中传,北语,北外,外经贸。新浪微博@北大清华讲座-北京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星球研究所  ·  這裡是中國臺灣!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巴塔哥尼亚高原自然地理考察 | 活动报名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G331吉林段,浓缩了极致景观的边境线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天气越来越任性 我们该怎么办? ·  2 天前  
星球研究所  ·  新疆,没有“孤岛”!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大清华讲座

分心不是我的错,是高科技惹的祸!

北大清华讲座  · 公众号  ·  · 2017-09-28 23:59

正文

请点击上方蓝字 ↑【北大清华讲座】加关注,知识改变命运!




分心不是我的错,是高科技惹的祸!

《专注:把事情做到极致的艺术》



我们生活在充满科技的世界既是福也是祸。


一方面,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或联系对方;另一方面,我们的注意力也总是被丰富的、多感知的、科技化的环境所吸引。


现在,我们能看高清的视频,经常是3D视频;我们可以听高保真的立体声,就像真实世界中的一样清晰;使用的设备们可以震动、滚动、叮铃作响,我们的注意力也就如此被吸引了。


科技总能找到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方法,因为它吸引“眼球”,而吸引“眼球”则有钱赚。扫一眼手机,一个个红底儿白字儿的小数字圈提示着你:4封未读邮件,10个微信提醒,8条新闻3条天气提示……iPad和笔记本电脑也一样,会用数不过来的未读信息通知和闪烁的图标嘲弄你,你甚至不知道该先点哪个图标才好。



1

手机影响亲密关系


注意力不集中对我们和亲友间关系的影响是最难进行研究的部分。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雪莉·特克尔博士(Sherry Turkle)表示,人们不专注的行为正让我们远离“真正的亲密感”,只让我们感受“片段的亲密感”。她谈到这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对于那些只顾玩手机,人在却‘心不在’的心不在焉的父母,年轻人们一定会和他们产生矛盾。”



身边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


朋友们“静静地坐在一起”,沉浸在智能手机的虚拟世界中,却对现实中的人不理不睬;


家长们带孩子出行,却一直在回应手机提示音和通知,而非和孩子进行自由玩耍的活动。


配偶们辗转在iPad、手机、电脑、电视内容之间,用第二屏幕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皮尤互联网与美国人生活2014年调查项目发现,在已婚或同性婚姻者的手机用户中有四分之一的人觉得“他们的配偶或另一半和自己在一起时只顾玩手机”。




2

人人都缺乏专注力


其实人人都缺乏专注力。


人们和科技产品之间的关系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疾病”产生,科技产品不仅影响我们的认知、举止、人身安全、亲友关系,导致专注力下降,但还不止于此:手机震动的幻觉症、害怕错过症(担心错过社交媒体最新动态)、无手机恐惧症(担心别人找不到自己)。


你有多久在不扫一眼手机、不看网页浏览器、不开着电视的情况下看书、读长文章,或是阅读一两页的文字?


眼动追踪研究显示,我们在浏览网页或其他屏幕上的文本时,和读书时的方式不一样。我们的眼睛不是依次扫过各行各个文字,我们的眼动轨迹呈现“F”型。我们会先阅读文本的上部和左部,然后突然阅读中间的文本,而不是一行一行地读完整页文本。加上网页上的超链接、广告、多媒体视频、滚动条以及其他抓人眼球的干扰,无怪乎我们专注于某件事的时间很难超过几分钟。


3

高科技产品影响课内外教学


许多研究都对课堂内外科技的使用和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也调查了科技使用对专注力的影响。

课内科技产品使用与教学的关系


如今的大学生平均每人都有7个高科技设备,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至少会携带3种设备——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调查发现,大学生智能手机上每5个应用程序中只有一个可以归为“效率”应用。大部分应用都同时使用,且十分之九的学生会在课上用电脑做与课业无关的事情。







课外学习时科技产品的使用情况



来自墨尔本大学的特里·贾德(TerryJudd)教授监控了1229名在机房学习的学生的3300条计算机日志,发现学生在完成任务上所花时间平均只有2.3分钟。而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多任务处理,即同时处理好几项事物;只有不到10%的日志没有出现学习内容之外的任务转换,其中大部分为查看邮件、发短信、玩社交媒体。


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摄影机和眼动仪对大学生长达3小时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学生听音乐的时间平均超过1小时,平均会出现35次持续6秒或以上的干扰,在仅仅3小时中就总共出现26分钟学习中断。干扰的最大诱因就是智能手机,学生们在3小时的学习中查看智能手机次数接近9次其他主要干扰项包括上网查找和学习内容无关的信息,以及上网查看邮件。



4

专注:把事情做到极致的艺术


“如果某个视频需要5秒以上的时间缓冲,那么一般观看者就会放弃观看,而等待缓冲的时间每多一秒,选择点击其他链接的观看者就会增加6%。”来自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和阿卡迈科技公司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收集2300万在线视频浏览次数的服务器调研数据,证实人们普遍缺乏耐心。这些定量数据是在观看者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收集,证实了强调“四秒钟法则”的调查和实验数据。


我们的确很焦躁,无论在干什么,或和谁在一起,可能都会每隔三五分钟就查看一下自己的手机,这时候就能知道这焦躁来得不假。


究竟该怎样保持专注成了当前大众最需要关注的问题,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学、生理学和精神病学系教授:亚当•格萨雷,与“今日心理学”博主:拉里•罗森在他们合著的图书《专注:把事情做到极致的艺术》分别从心理学和神经学角度给出了科学而实用的策略:


A.我不是不努力,只是不够专注!



首先我们要明白,人无法专注是由于自我的认知限制和现代科技产品的干扰,而不是诸如“我不够努力”“我很颓废”“我的拖延症没治了”之类的原因,这种负面情绪所带来的危害比不够专注本身更严重。那些能相对保持长时间专注的人,并不是有更好的生物本能,而是能够掌握一定的技巧来自我调节。


大家都知道专注的好处,也希望于能保持长时间的专注,这样不仅能提升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对心理改善也大为有益,因为大脑在专注学习或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做适当放松与调节,会感到非常轻松与愉悦。






B.杜绝电子产品干扰



正如面对诸多容易上瘾的产品,类似烟、酒、游戏一样,不要认为自己能够抗拒电子产品的干扰,电子产品的设计初衷,多数是包含“更有趣”的元素,正确的处理办法是尽量减少甚至杜绝身边与工作、学习不相关的科技产品。


尤其是对大脑发育不完全的青少年儿童来说,过多的产品和应用或许能起到开阔眼界的作用,但同时也会让他们分心,无法保持专注。



C.训练记忆



定期对工作记忆进行训练,避免过多依赖于听、说工具以及搜索引擎,长期如此会影响工作记忆能力,从而对专注力形成干扰,多尝试读、记、写的训练。



D.减少多任务切换



尽量减少多任务处理的环境,比如有的青少年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当然,让人长期专注于单一事务违背我们的大脑认知模式,并不是说不能同时处理,只是要尽量减少。


多屏幕的切换,如电脑、手机、iPad等的频繁切换,不仅不能提升效率,反而容易让人陷入拖延和混乱的状态。



E.提升专注能力



通过一些学习模式的塑造、认知训练、冥想、体育锻炼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提升专注能力。


另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亚当•格萨雷和拉里•罗森提出的并不是要求我们放弃电子设备,而是建议我们以更平衡的方式使用它们。


不妨先从放下手机,关掉电视,断开网络,与家人或朋友专心吃一顿饭开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行购买


推荐文章
星球研究所  ·  這裡是中國臺灣!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G331吉林段,浓缩了极致景观的边境线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天气越来越任性 我们该怎么办?
2 天前
星球研究所  ·  新疆,没有“孤岛”!
1 周前
毒舌电影  ·  整整46部,十月新剧全在这
8 年前
北大清华讲座  ·  【原创】尼泊尔之行
7 年前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  ·  分析一天1000万北京地铁客流,我们发现...
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