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通信行业研究
通信行业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哪吒2进入全球票房TOP50 唯一非好莱坞影片 ·  11 小时前  
新闻广角  ·  演员黄晓明发文悼念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通信行业研究

【招商通信】通信行业信息周报(第46周):外资抢筹通信龙头;优质确定性成长股值得关注

华泰通信行业研究  · 公众号  ·  · 2017-11-12 22:45

正文

1 本周行情回顾

上周,沪深 300 指数上涨 2.99% ,通信行业(申万)上涨 6.71% 在申万一级 28 个子行业中,通信板块本周涨幅排名第 2 。从具体个股看,除停牌个股外,中富通、烽火通信、海能达、长江通信、高新兴涨幅居前,网宿科技、亿联网络、茂业通信、佳讯飞鸿、海格通信跌幅居前。

2017年年初至今,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24.22%,通信板块上涨6.86%。据11月10日最新收盘价,通信板块动态PE为65.65倍。

2 本周投资要点

1、 外资抢筹通信龙头,优质确定性成长股值得关注

年初以来,陆港通资金流入 A 股规模明显扩张,截止 11 10 日,陆港通已累计净买入 3376 亿元。外资入市带来对于传统龙头公司估值的修复,以美的集团、贵州茅台、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为代表的行业一线龙头受到外资青睐。

从通信板块来看,第三季开始陆港通资金配置明显向细分行业龙头集中,持股比例前十的标的大多为细分行业白马龙头,除去光迅科技与亿阳通信有小幅下降外,其他持股比例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专网龙头海能达的陆港通持流通股比例达7.62%(占全部A股比例的4.56%),与二季度相比增长5.85个百分点,排名第一。

站在5G的大产业周期角度,中兴通讯作为A股稀缺的“锚”品种,随着海外资金流入,直接受益。此外 随着海外资金的持续流入,对于一线龙头的争夺将持续,此时业绩确定性强成长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值得关注,例如物联网行业的【高新兴】、国内石英玻璃材料龙头【菲利华】等。

重点推荐:

1)白马龙头:【中兴通讯】、【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烽火通信】、【光迅科技】;

2)优质确定性成长:【高新兴】、【菲利华】、【梅泰诺】、【天源迪科】。

2、从联通下半年频繁招标,看通信产业链机会

事件: 1)2017年11月,联通省内10G紧凑型波分设备集中采购项目资金已落实,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总预算7.77亿元。2)2017年11月,中国联通启动2017年WCDMA网无线设备扩容工程。此次扩容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共计31357个基站,采购预算为17.485亿元。

招商点评:

1)落后计划资本开支,中国联通频繁招标

根据中国联通2017年二季报,2017年中国联通计划资本开支为450亿元,上半年实际资本开支为91亿元,上半年投资比例仅仅约20%,考虑到临近年底,中国联通将比对资本开支实际的完成情况和年初的预算进行相应的调节。今年下半年以来,联通频繁招标,开展大规模投资,如China169骨干网扩容工程,分组传送设备扩容工程设备采购,中低端交换机、路由器及高端交换机集中采购,100G波分设备采购,WCDMA网无线设备扩容工程等。

2)传输网络的扩容升级将是发展趋势,关注产业链相关机会

中国联通近期频频进行大规模招标,吸引了行业注目,另外两家运营商也陆续启动100G设备招标,8月8日,中国电信启动100G DWMD/OTN集采,约集采6100个100G线路侧和相应客户侧端口。8月底,中国移动启动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OTN/WDM设备集采,集采数量约为42196套。这表明传输网络的扩容升级将是发展趋势,运营商集中采购大幕拉开,为通信行情上涨奠定了基础。

随着国家政策大力推动5G,运营商联合主设备商在5G技术、产业化持续推进,未来5G商用阶段,中高频宏基站及小基站密集组网对光纤光缆需求量仍然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光纤光缆行业供求紧张局面将维持至2018年底,行业公司营业收入将持续快速增长。光模块方面,传输投资加大将驱动上游电信市场光模块需求拐点。从国内外主流光模块厂商对下半年的预判来看,对下半年城域网需求拉动在高速率传输光模块存在一定预期,而100G 设备全面集采将与之形成印证。此外,主设备商方面,在流量爆发需求驱动下,5G建设、传输先行,光纤光缆的需求正在逐步延伸至传输网建设,传输网有望率先进入景气周期,主设备商确定性受益。

风险提示:招标进度低于预期、设备商恶性价格战。

3、“一箭双星”,中国北斗开启全球组网序幕

事件: 11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我国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标着我国北斗步入全球组网时代。

招商点评

1)北斗三号卫星组网开始,提供全球定位服务

2000年,我国建成了由2颗卫星组网的北斗一号试验系统,面向中国用户提供服务;2012年,我国建成由14颗卫星和32个地面站组成的北斗二号系统,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服务;2017年11月5日,我国采用“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预计2018年前后,将发射18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0年左右,将完成30多颗组网卫星发射,实现全球服务能力。

2)航天发射大年,卫星通信需求逐渐释放

2014年以来,我国航天发射次数呈现出增长态势,2016年我国共计完成航天发射22次,仅此于美国的23次。根据近期航天科技集团的表示,2017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将跃升至30次,中国航天加速超越美国或将于今年开启。从发射的卫星类型上来看,未来几年将迎来新一轮北斗组网卫星高密度发射期。北斗三号组网建成后在为我国海、陆、空三军提供精准定位、武器制导以及信息交换的同时,也将形成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应用的技术融合,不断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推动航天应用需求从军用走向民用,打开我国卫星通信需求的天花板。

3)投资建议

2017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将跃升至30次,中国航天加速超越美国或将于今年开启。预计通信卫星、遥感测试卫星发射加速。另外北斗三号组网开启,将进一步完善全球服务能力。卫星通信正逐渐从国家需求走向民用需求,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打开。

重点推荐:【航天发展】、【国瑞科技】、【金信诺】、【菲利华】等

4、光迅科技:携手科大国盾布局量子通信;构建光芯片平台能力

事件: 11 3 日晚,公司发布公告,光迅科技同科大国盾成立合资公司(国迅量子芯),布局量子通信上游核心光电子器件。股权结构上,光迅科技以自有现金出资 900 万元,占股 45% ;科大国盾出资 1100 万元,占股 55% 。光迅科技不合并财务报表。

招商点评

1)量子通信市场广阔,我国技术全球领先

量子通信迄今为止是唯一被严格证明的绝对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技术在专网、金融、政府、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且重要的潜在应用,相关产业总产值有望达到千亿级别。

我国量子通信技术领先全球。近年来我国量子通信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9月29日,我国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全线贯通,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卫星“墨子号”提前完成三大科学任务,多个地区的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正在建设完善。纵观全球量子通信发展,我国无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量子通信产业链结构同光通信类似,光迅具备相关技术积累

实用化量子通信的系统实现需要借助经典光通信网络,因此其产业链结构同光通信行业具有一定相似性。量子通信行业上游主要是信号处理芯片、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等元器件和核心设备,中游主要包括网络传输干线设备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下游为各行业应用。

光迅科技作为国内光器件龙头企业,在传统光通信领域积累的研发经验为公司向量子通信领域的拓展奠定了基础。我们预计,本次合作中公司将主要进行量子通信应用的核心光电子器件及模块的研发,具体包括光源和探测器等器件。

3)打造光电芯片平台能力,行业应用边界逐渐打开

近年来,公司战略性布局光通信上游光芯片领域,打造光芯片平台能力。2013年公司收购丹麦IPX公司,掌握无源光芯片制造核心技术;2016年公司收购法国有源光芯片公司Almae,开展10G及25G有源光芯片的研发。自此形成了“有源+无源”光芯片的布局。

站在当前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认为光电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近期苹果iPhone X中Face ID的应用就是光电技术从传统光通信领域向消费电子领域渗透的案例。而在光电技术中,光芯片占据的核心的地位。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最终都将反映成为对于光芯片性能的不同要求。

短期来看,光迅布局上游核心芯片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光通信行业内的竞争实力;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公司光芯片平台能力的构建,将助推公司逐步打开行业应用边界,将公司业务范围向更广阔的领域进行拓展。我们认为本次公司同科大国盾合作正是公司光芯片平台化能力构建后,实现业务由传统光通信向量子通信领域拓展的验证。

4)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我们长期看好公司逐步构建起来的光芯片平台能力,这种能力的构建将帮助公司由传统光通信业务向更广阔业务领域的拓展,打开公司行业应用边界。

在传统的光通信市场上,电信市场方面,传输网建设带动光模块需求改善,物联网无线基站建设有望成为新亮点。数通市场,北美及国内客户有望持续突破。此外,自产芯片的研发推进将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我们预计2017年~2019年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47亿元、4.51亿元、5.6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5元、0.72元和0.89元。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 光芯片研发进展不及预期、行业应用需求尚未成熟、传统光通信行业竞争加剧。

5、本 周重点推荐组合

核心推荐

重点推荐白马组合:中兴通讯、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烽火通信、光迅科技;

真成长组合:高新兴、菲利华、旋极信息、梅泰诺、金信诺、东土科技。

3 本周行业重点新闻

1、5G最新进展

1)设备商5G进展

华为

1)华为和DOCOMO联合完成全球首个基于C-Band频段的5G高可靠性超低时延外场测试(来源:CCTIME飞象网)

近日,在日本横滨港未来21地区,日本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和华为使用工作在4.5GHz频段(C-Band)下的5G 宏站系统,完成了高可靠性低时延(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以下简称URLLC)外场试验,成为全球第一个基于3GPP NR(New Radio)标准成功使用4.5GHz宏站 的URLLC外场测试。

2)5G承载标准化迈出关键一步:华为主导的FlexE 2.0标准成型(来源:C114通信网)

华为提出的FlexE 2.0帧格式以及时间同步方案,在刚刚结束的5G承载关键技术灵活以太(Flex Ethernet,FlexE)国际标准会议中从多个提案中脱颖而出。作为FlexE 2.0的提出者和立项推动者,华为在解决FlexE 2.0帧格式技术难题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沿用FlexE 1.0的规格平滑扩展,大幅降低业界芯片开发难度,从而有效推动FlexE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支撑全球运营商的5G承载商用部署,5G承载国际标准化又迈出关键一步。


中兴通讯

1)中兴通讯为欧洲承建首张5G预商用网络:“5G先锋”厚积薄发(来源:C114通信网)

近期,意大利经济发展部正式公布5G预商用实验网中标结果,中兴通讯运营商Wind Tre、意大利领先有线运营商Open Fiber联合中标,在3.6-3.8GHz频段上,建设欧洲第一张5G预商用网络。

2 中兴通讯: 5G 时代需要集三大特征为一体的云基础设施(来源: C114 通信网

近日,2017 OpenStack全球峰会在澳大利亚悉尼隆重召开,中兴通讯在峰会同期召开了新一代云平台TECS 6.0专场发布会。中兴通讯NFV首席架构师陆光辉在发布会上提出,对运营商来说,打造一张基于开放的OpenStack平台,同时集智慧、融合、高速三大特征为一体的云基础设施,是面向未来网络演进,迎接挑战的关键。

3 IEEE 举办 5G 峰会,中兴通讯牵头 NOMA 技术研究受关注(来源: C114 通信网)

近期,由IEEE通讯社区主办,中兴通讯赞助的IEEE 5G峰会在南京举行。作为5G物理层候选技术中重要的革新技术,在主题讨论会上,中兴通讯袁弋非博士发表了非正交多址(NOMA)的主题演讲,受到极大关注。与会专家针对NOMA的应用场景、NOMA相对于正交多址的优势、发射机和接收机关键技术特征、标准化进程、以及测试计划和进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针对NOMA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和性能指标也深入交换了意见。


爱立信

1)爱立信携手澳洲电讯实现全球首个26GHz频段5G数据呼叫(来源:C114通信网)

爱立信和澳大利亚领先的移动运营商澳洲电讯(Telstra)完成全球首个26GHz毫米波(mmWave)频段5G数据呼叫,推动全球5G技术发展向前迈进重要一步。本次试验基于澳洲电讯核心网,这是首次在现网试验中使用26GHz频段,该频段将广泛用于澳大利亚、欧洲和中国的领先5G项目中,类似于美国使用的28GHz频段。这表明整个移动通信行业已准备好利用毫米波频段,而这将是亚太地区和欧洲取得5G成功的关键。


富士通

1)Fujitsu为5G进行超过密度分布式天线系统的现场实验(来源:讯石光通讯网)

Fujitsu Limited 和 Fujitsu Laboratories Ltd.今天开始实地试验超高密度分布式天线,这个技术旨在增强5G移动通行的能力。本次实验在Fujitsu Shin-Kawasaki科技广场中央基地Fujitsu网络业务部进行,会与NTT DOCOMO一起进行试验。


亨通光电

1)亨通携手北京邮电大学提前布局后5G时代(来源:讯石光通讯网)

11月7日晚间,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与北京邮电大学-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联合实验室技术团队合作成立江苏亨通太赫兹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亨通太赫兹”),携手布局无线通信产业,共同致力于超高速无线通信系统解决方案、无线通信领域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重要举措。


2)运营商5G进展

1)SKT开发新技术,可使5G数据流量提高10倍(来源:CCTIME飞象网)

11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韩国移动运营商SK Telecom周二表示,该公司已经开发了可使5G数据流量加速10倍的技术。SKT网络技术研究所负责人朴金said表示,由于需要庞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技术的发展对于5G的商业化至关重要。而该技术使分组交换设备能够在5G网络中以极快的速度处理大容量流量。

2)千兆匠心网络,天津联通进入1Gbps时代(来源:C114通信网)

2017年7月15日,天津联通成功完成海河教育园室外基站1Gbps方案测试验证。天津联通在现有商用网络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华为公司4.5G新技术,包括三载波聚合(3CC)、4*4 MIMO和256QAM高阶调制等最新LTE技术方案,全面进行技术升级,实现理论速率达到1Gbps以上,为后续5G网络提供技术上的储备。

3)沃达丰携手华为部署意大利首个5G新空口连接(来源:讯石光通信)

近日,沃达丰携手华为在米兰完成意大利首个5G新空口连接测试,本次测试在位于米兰的Vodafone Village进行,使用基于3GPP最新标准的5G原型机,采用Massive MIMO技术,极大提升了频谱效率,带来小区容量倍增,同时也增强了站点覆盖。测试结果表明,5G单用户速率高达2.7 Gbps,空口时延仅1毫秒。下一步双方还会验证C-band上下行解耦等5G关键技术,并进行5G新业务的演示,为后续5G网络的预商用以及商用提前做好准备。


2、物联网最新进展

1)NB-IoT快速成熟背后:中国移动不断推动技术和产业创新(来源:C114通信网)

11月7日消息,在今年的MWC上海会上,中国移动提出今年内实现全国范围内NB-IoT全面商用,全年智能连接数增加1亿,总规模达到2亿户的目标。

2 Silicon Labs 多协议无线软件提升下一代 IoT 连接应用(来源: CCTIME 飞象网)

Silicon Labs(亦称“芯科科技”)日前为其Wireless Gecko片上系统(SoC)和模块产品组合发布了新的动态多协议软件,可同时在单一SoC上运行zigbee®和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汇集了这两种协议的关键应用优势。这种多协议解决方案可实现物联网(IoT)应用的高级功能,且不会带来双芯片架构的额外复杂性和硬件成本,从而将无线子系统物料清单(BOM)成本和尺寸降低达40%。

3 Arm 宣布推出 Mbed Edge 技术 拓展物联网设备管理能力(来源: C114 通信网)

Arm近日宣布推出了Arm Mbed Edge技术。Mbed Edge技术是Mbed Cloud的一部分,它将Mbed Cloud设备管理能力延伸到了物联网边缘。Mbed Edge技术主要负责物联网相关设备的通信工作,同时也可以使用Mbed Cloud技术去处理物联网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其他工作,通过增加了Mbed Edge能力后,Mbed Cloud现在能够实现三大功能,包括连接和管理异构连网设备、网关管理和诊断以及边缘计算。

4 沈阳电信完成 NB-IoT 网络覆盖:可支持 4.7 亿终端连接(来源: C114 通信网)

近日,沈阳电信正式发布物联网NB-IoT和“企业上云”行动计划。据了解,目前沈阳电信已完成全800M区域NB-IoT网络覆盖,已开通基站1576站,每个扇区最大承载客户端为10万个,网络能力可支持4.7亿终端连接;未来还可根据市场需求,跟随800M网络同步部署,积极为沈阳市“企业上云”做出贡献。


3、光通信最新进展

1)华为海洋与回归线科学签署PEACE海缆建设合同(来源:CCTIME飞象网)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与回归线科学有限公司今天共同宣布,正式签署PEACE海缆项目建设合同。双方共同宣布合同正式生效,项目立即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四季度完工。

2 亨通首个特种光纤工程中心正式开建 年产能力将达 12 万芯公里(来源:讯石光通讯网)

近日,在2017年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说明会上,亨通通信产业集团江苏亨通光导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项目入驻协议,正式开建亨通首个特种光纤工程中心——新一代光纤通信材料工程中心,该中心也是吴江首个特种光纤工程中心。据了解,亨通新一代光纤通信材料工程中心总投资9000多万元,项目一期预计2018年中下旬完成,投产后,亨通将具备年产12万芯公里特种光纤的能力,满足亨通产业链需求,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

3 )亨通国际化如虎添翼:拿下全球首个光纤光缆莱茵授权实验室资质(来源:讯石光通讯网)

“TÜV莱茵授权实验室”颁证仪式及研讨会11月6日14时在吴江七都举行,亨通光电旗下光电传输检测实验中心通过莱茵TÜV授权实验室认可,成为全球首个光纤光缆行业TÜV认可企业实验室。这既是亨通光电检测、研发、产品能力具备国际化水平的证明,更是中国线缆产业“走出去”过程中的里程碑式突破。

4 )中国电信践行一带一路,启动丝路光缆项目(来源:讯石光通讯网)

近日,中国电信与吉尔吉斯、塔吉克和阿富汗的合作伙伴完成了“丝路光缆合作协议”的签署,并启动了“丝路光缆项目”。为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中国电信正进一步加强与区域国家合作伙伴在通信和信息化领域的合作。“丝路光缆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一带一路”区域数字丝绸之路的关键工程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5 2017 西安国际光电子集成技术论坛圆满举办 共话全球光电子集成技术演进路线(来源: OFweek 光通讯网)

11月8日,由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共同承办,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执行举办,光纤在线协办的“2017西安国际光电子集成技术论坛”,今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全球光电子集成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30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6 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即将正式挂牌:光迅科技牵头 面向 中国制造 2025” 打造国际一流平台(来源: C114 通信网)

日前,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通过专家论证,即将正式挂牌。这一信息光电子制造业创新平台由武汉光迅科技牵头,将是“中国制造2025”全国正式授牌的第二批创新中心、同时也是湖北省获得的第一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承载着我国信息光电子制造业“关键和共性技术协同研发”并“实现首次商业化”的重任。

7 光迅科技与科大国盾成立合资公司,光器件龙头切入量子通信上游器件(来源:光纤在线)

光迅科技日前公告,与科大国盾量子合资成立“山东国迅量子芯科技有限公司”,布局量子通信上游核心光电子器件。作为我国量子通信龙头企业,科大国盾是量子通信设备的重要提供商。光迅科技是我国光器件龙头企业。此次二者共同设立国讯子公司,将加速量子通信技术落地和产业化。

8 中兴通讯携手 BBV Bouwfonds 为德国农村地区拓展光纤网络(来源:讯石光通信)

近日,中兴通讯和德国运营商BBV以及投资管理公司Bouwfonds在德国法兰克福签署协议,为德国网络欠发达地区建设面向未来的高性能光纤网络。拓展的网络将使用中兴通讯的最新技术,由中兴德国分公司承建, BBV负责营销和运营。


4、运营商最新进展

1)中国移动启动2017-2019年瘦客户机硬件产品集采购项目(来源:C114通信网)

日前,中国移动启动2017-2019年瘦客户机硬件产品集采购项目。据悉,本次招标内容为瘦客户机,是一种安装专业嵌入式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的接入终端,它可连接显示器、鼠标、键盘等外设。采购规模:高配14478台、中配9108台、低配7664台。

2)中国联通启动2017年WCDMA网无线设备扩容工程。(来源:C114通信网)

此次扩容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共计31357个基站,采购预算为17.485亿元。

3 2017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大会在珠海举行(来源:飞象网)

2017年11月7日,中国联通网络技术大会在广东珠海举行。本届大会以“创新转型,迈向互联网运营”为主题,结合网络软件化与虚拟化、智能化、应用云化及维护集约化的大趋势,聚焦4G网络部署和优化,深入探讨网络创新转型及互联网化运营。来自电信运营商、ICT制造商、互联网公司、研究机构、咨询机构约360位专家学者就NB-IoT建设、IDC/DC部署、大数据挖掘、节能减排等领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讨。

4 中国电信与阿富汗电信启动丝路光缆项目 容量银行 创新模式服务 一带一路 信息化建设(来源: C114 通信网)

日前,中国电信与吉尔吉斯、塔吉克和阿富汗的合作伙伴完成了“丝路光缆合作协议”的签署,并实质性启动了“丝路光缆项目”。中国电信为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正进一步加强与区域国家合作伙伴在通信和信息化领域的合作。“丝路光缆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一带一路”区域数字丝绸之路的关键工程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5 联通:已完成超 7000 个机房改造,通信能耗降 8% (来源: C114 通信网)

11月8日消息,在昨日举行的“2017年通信行业节能减排大会暨节能创新成果应用交流会”上,中国联通集团运维部副总经理崔荣春致辞表示,中国联通已经完成了7000多个机房的整合改造。不考虑新增设备情况下,通信能耗同比下降8%。

6 中国移动公布 2017–2019 瘦客户机软件集采结果:微软、华为等四家企业中标(来源: C114 通信网)

日前,中国移动公布2017-2019年瘦客户机软件产品集中采购项目结果。本次集采共分5个包段,其中,包1中标者为微软操作系统(瘦客户机)共31250套;包2中标者为华为虚拟桌面共17362套;包3中标者为Citrix虚拟桌面共2200套;包4中标者为Vmware虚拟桌面共6300套;包5中标者为微软基础软件(VDA+Windows CAL)共16181套,微软远程桌面(RDS CAL)共700套。

7 打造智慧营业厅 中国电信开启 2017 RFID 设备集采(来源: C114 通信网)

为落实企业转型3.0要求,以做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为战略定位,聚焦客户信息化创新,加快推进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中国电信日前发布公告,开启2017年RFID设备及相关服务采购。据了解,本次采购1000个有源RFID读写器,10000个有源RFID标签及相关服务,设定最高参选限价(不含税)为170.95万元人民币。

8 )中国移动公布 2018–2019 WLAN 集采结果:锐捷获全部份额(来源: C114 通信网)

据悉,本次集采产品包括3种型号接入点AP,以及2种型号接入控制器AC。其中,AP产品的需求量为114633个,AC产品的需求量为232台。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移动此次集采需要的AP/AC产品并不需要支持最新的接入技术,仅需要支持802.11ac。


5、设备商最新进展

1)烽火中标中国电信云公司2017年归档服务器项目(来源:光纤在线)

近日,烽火再传捷报,在中国电信云公司2017年福州对象存储资源池紧急扩容工程(归档服务器)项目中,烽火凭借扎实的技术实力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从众多竞标者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 本次项目中标产品为FitServer R4200系列服务器。

2)中天科技中标全球最大带电施工总包项目(来源:光纤在线)

中天科技旗下中天科技印度有限公司成功中标印度拉贾斯坦邦电力公司RRVPN旧线路带电施工总包项目,充分彰显了中国线缆智造企业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奠定了中天科技作为全价值链集成服务商的全球领先地位。

3 博通千亿美元收购高通(来源: C114 通信网)

2017年11月6日晚上,美国两家权威媒体彭博社和《华尔街日报》报道,半导体行业巨头博通拟议提出主动收购要约,斥资超过1000亿美元收购移动通讯和芯片巨头高通。消息一出,立即在业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根据最新的报道,高通公司已经收到来自博通的主动收购要约,收购报价为每股70美元,包含60美元现金和10美元博通股票。高通公司董事会正在对此收购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进一步推进合并事项。

4)中兴通讯在2017 OpenStack悉尼峰会上正式发布新一代云平台TECS 6.0(来源:C114通信网)

2017年11月7日,中兴通讯在OpenStack悉尼峰会上正式发布新一台云平台TECS 6.0。该产品基于最新的OpenStack Pike版本,在特性继承上,领先于市场各大主流云平台产品。TECS提供了面向云原生的微服务架构、采用了边缘DC分层设计和FPGA硬件加速技术,并具备了ICT混合资源编排的能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