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方式逐步多元的当下,纪录片《起跑线》用平视的镜头记录儿童成长,再次把“何为人生真正的起跑线”的问题抛向大众。
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也愈发重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观点也进一步助推着社会对儿童教育的关注。
11月4日,由北京电视台卡酷少儿频道摄制的纪录片《起跑线》正式开播,该纪录片聚焦儿童教育议题,记录了近30个“00后”儿童及其家庭的故事,力求呈现当下中国父母为孩子铺就“起跑线”时的所思、所惑、所为,引发了诸多社会思考。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该为孩子营造一个怎样的教育环境,是父母最为关心的问题。《起跑线》通过《鼎新》《百花》《风向》《启蒙》《角逐》《同行》《重洋》七集内容,以每集45分钟的体量,将镜头触手伸向当下热点儿童教育议题,试图描摹出一副当下中国儿童教育“画像”。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参与艺考的人数已达到75万以上,“艺考热”仍在继续。《起跑线》第一集内容《百花》,便直面了这一命题。
生于艺术世家的戴镜洋,父母都是大学钢琴专业的教师,对比其他学艺的孩子,戴镜洋有着先天优势,也背负着更高的期待。她的人生之路早被设定:父母希望她能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最终考上中央音乐学院,成为一名职业钢琴家。
随着镜头的推进,我们难以界定戴镜洋在弹奏《车尔尼849练习曲》时,过程中的哭声和音符结束时的欢笑,哪一个是这个8岁女孩内心的声音,但这个在父母期待与自我兴趣中不断探索的女孩,无疑是众多艺术生求学之路的一个缩影。
《百花》分集导演冯阳提到,“艺术教育的投入和回报,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起跑线》)尝试挖掘出学艺背后的故事,通过观察这些典型案例,对当下儿童教育现状进行描摹和梳理。”
这种对于“典型”问题的探讨,一直贯穿于《起跑线》的各个分集之中。
比如,《风向》聚焦了当下“兴趣班热”的现状;《角逐》呈现了3个不同性格的小孩素质教育的培养;《启蒙》则探讨了较为新潮的“游学”现象……“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在七个不同主题的选择中,我们(《起跑线》)努力集合时下最热门的话题,试图给予家长们更为鲜活的思考。”《起跑线》制片人赵伊娇说。
“踏上人生旅程,他们会有怎么样的一条起跑线?”
为了回答这句回响在《起跑线》每一集的开场白,《起跑线》制作团队“摸索”出了自己的方法论——聚焦当下,真实记录。
在拍摄对象的选择上,导演组把目光聚焦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80后”。据介绍,这样的抉择是出于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他们诞生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和父辈相比,他们更愿意颠覆传统,尝试与众不同的家庭教育模式;另一方面,社会的快速发展、多样性的选择以及对子女期望值的攀升,也给他们带来教育上的巨大压力,更显焦虑。
另一拍摄主体,是诞生在中国正迈入小康社会时期的“00后”,他们成长环境更为宽松、个性更为张扬,同时也承载着父母更高的期望。
在赵伊娇看来,这样的选择有着较强的当下性和公共意义。“我们记录下这两代人在‘起跑线’上的故事,实际上也讲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在教育理念、育儿观念的跃迁。”
在选题立意、拍摄主体确立后,如何去操作,成为考验团队的下一步课题。
卡酷少儿频道的口号是“我们一起成长。”赵伊娇说,在《起跑线》的镜头下,这种陪伴感与频道口号是一脉相承的,“具体体现在创作手法是真实记录,创作姿态始终保持平视”。
“别晃,盯住,别折指!”在《起跑线》的第一个镜头中,戴镜洋被母亲戴彧不断呵斥,面对记者问“是否喜欢钢琴”时,戴镜洋并没有作出回答。当观众开始“质疑”起母亲是否过于严厉时,纪录片的镜头又把“话语权”交还到了母亲手里,“我不希望她(戴镜洋)长大以后哭着对我说,妈妈,你当时怎么没有让我坚持下去”,母亲诚恳的一席话也令观众体会到为母的不易。
“《起跑线》的第一要义就是保持客观中立。”据透露,经过长达近两年的拍摄历程,该片主创团队中的一些成员甚至改变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起跑线》通过深入内心的访谈,甚至是刻意平淡的讲述,记录下孩子们在不同人生起跑线上的故事,让观众随着情节的推进产生移情。
孩子的起点能否决定人生的终点?不同的教育者有着不同的答案。
在影视领域,这个议题也常被创作者当作探讨的对象。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纪录片《孩子的未来》中,主人公大卫表示,良好的基础教育对人生有着重要影响;印度电影《起跑线》,又以轻喜剧的方式,对父母过于追逐教育资源的行为进行了反思。
“教育本身难辨对错。”《起跑线》则以更为冷静的视角,通过对不同家庭、不同类型教育议题的关注与呈现,对这个问题进行正视和梳理。
不论是在父母期待和自我目标中徘徊的戴镜洋,还是在T台与课堂之间穿梭的梁好,抑或是犹豫要不要放弃三个月文化课学习国画的黄玺等,他们都在各自的教育环境中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通过对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客观呈现,《起跑线》也逐步延伸出更多的启示:也许真正的“起跑线”并不单是物质上的生活条件,更多的是快乐之上的健康人格的建立。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正如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在给长女梁思顺的书信中这样写道:
“对于前程,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作者:何久
编辑:李颀 侯雯慧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广电时评已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企鹅号、凤凰号、搜狐号、百家号、网易号、北京时间等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