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忘川边的但丁
文学历史,谈天说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忘川边的但丁  ·  少年,你没有必要,非让别人和你想的一样 ·  2 天前  
哈佛商业评论 财经出品  ·  案例丨沐瞳科技:创造场景收益,以迭代走向突变 ·  4 天前  
独立出海联合体  ·  《漫威争锋》上线3天玩家数超1000万,带动 ... ·  5 天前  
独立出海联合体  ·  《漫威争锋》上线3天玩家数超1000万,带动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忘川边的但丁

少年,你没有必要,非让别人和你想的一样

忘川边的但丁  · 公众号  · 游戏开发  · 2024-12-13 20:16

正文

为什么,连玩游戏都没教会你宽容?
各位好,今天打了一天游戏,末了写个简评吧,就关于游戏的。
当地时间12月13日,有“游戏界奥斯卡”之称的的2024年TGA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落下帷幕。由中国游戏公司“游戏科学”开发制作的《黑神话:悟空》荣获了“最佳动作游戏”和“玩家之声”两个奖项,但在年度游戏的角逐中惜败给了《宇宙机器人》。这个未竟全功激起了很多国内玩家的不满,你此刻到B站上去看看,骂TGA评委组什么的视频都有,有眼无珠、文化歧视,甚至“恶意打压中国游戏”等等,仿佛TGA没有颁给《黑神话》那两个其实同样很重要的奖。
作为一个自己也比较喜欢《黑神话》这款游戏,还专门以此为由头写了“西游解读”系列的人,说说我自己的一些观点。
首先,在这个奖开出之前,我也想过《黑神话》有没有荣获大奖的可能性,因为今年优秀的3A游戏大作不是很多,随着全球游戏市场增长放缓和用户时间的碎片化,许多游戏厂商开始转变策略,倾向于开发更加简单、成本更低、开发周期更紧凑的中轻度游戏,以降低风险成本。在这个格局下,精心制作的《黑神话》是有机会去搏一搏TGA大奖的。
但最终的结果是大奖颁给了《宇宙机器人》,该游戏似乎是一款偏向合家欢的轻度游戏作品,我觉得这个颁发本身应该可能也反映了TGA的一个导向态度——如今的游戏业界确实正在“变天”的过程中。
而退一步讲,《黑神话:悟空》这部游戏作品,虽然我们中国玩家玩起来感觉很过瘾,其中的脚本、环境设计也无不蕴藏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些底蕴对一个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玩家来说,其实也就意味着门槛。
甚至说到底,《西游记》这本小说,当年在明末甫一横空出世,就被立刻誉为“四大奇书”,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明写妖魔神怪,暗刺世间百态。它的流传与受读者喜爱,本身就是在明清特殊的文字狱背景下才出现的奇景——直接骂昏君奸臣压迫的老百姓民不聊生,皇上要砍你脑袋,所以作者才以漫天神佛和他们坐下的那些作威作福、欺压良善的妖孽暗喻之,让猴哥的一根金箍棒把这些妖孽都打遍。这小说这么“擦边”的写,读者读来才会觉得真过瘾。
可是这种过瘾感、暗喻感,我觉得一个生活在其他文化当中的人是很难把握到的——为什么你们中国人看到一只猴子打上天庭、搅个天翻地覆就这么大呼过瘾?过瘾在何处?解恨哪里?
老外没有我们这个文化背景,不懂吴承恩为什么要写的这么隐晦,你得解释给他听。
而这个解释工作,是《黑神话·悟空》所无法完成的,你把西游记原著的背景交代的太明白了,甚至要跟老外讲清楚为什么作者要借神魔暗喻人间的不公,而不是直接去写什么《论法的精神》,那这游戏对于熟悉西游的中国玩家来说,就丧失了那种深邃含蓄的感觉。
所以主体玩家必须在中国玩家和国际玩家之间进行取舍,我想这是主创在选择《西游》这个题材时就一定已经想清楚的代价。
而如果剥离了《西游记》本身赋予游戏的深度,你会发现《黑神话·悟空》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作为一款魂类游戏,它极为难以上手,当玩家被他遇上的第一个小boss打死多次之后,他会面临一个心理选择:这款游戏到底为什么值得我继续玩下去?毕竟如今的魂类游戏也不少,为什么一定要玩这一款?而在这个时候,支撑我们这些中国玩家玩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是《西游记》、因为它是中国国产3A游戏,因为我们浸润在《西游记》的文化氛围中。
但你不得不承认,这个继续游戏的动力,很多西方玩家可能是没有的。
所以虽然《黑神话·悟空》在中国游戏圈里让人感觉无比惊艳,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理解国外玩家的评价未必有国内这么高。以他们的眼光看,这可能只是一款出色但也寻常的游戏大作而已。从这个角度讲,《黑神话·悟空》能够获得“玩家之声”这个奖项,在证明中国游戏市场体量巨大的同时,其实已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TGA这次颁奖的较为公允了。
而“最佳动作游戏”这个奖项,我觉得应该说《黑神话》非常幸运的没有在2022年与《艾尔登法环》同台竞技,因为剥离文化情怀,单从游戏手感、可玩性乃至游戏自由度而言,我个人的体验,是觉得前者不如后者。
你看《黑神话:悟空》美术总监杨奇登台领奖时,除了感谢团队和玩家,还特意说了一句“感谢组委会在我登台领奖的时候,没有设置空气墙。”似乎主创自己也知道,《黑神话》整体上还是比较线性的,没有实现《艾尔登法环》那种突破。
至于“年度游戏”这个奖,我觉得本来就应该抱有一种“得了更好,没得随意”的心态。
因为这本就是TGA的一家之言,“年度游戏”本就不是“年度最佳游戏”,就算TGA加上“最佳”那也只是他们心目中的最佳,不代表任何其他意义。
去年TGA年度游戏颁给了《博德之门3》,但我个人就对那个游戏极为不感冒(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桌游跑团的传统吧),觉得它远不如《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但那又如何呢?TGA这个奖颁给谁,不会决定《博德之门》和《塞尔达传说》这两个老IP继续出新作,道并行而不悖,大家各做各的就是了。
博德之门是一个立足西方跑团文化的游戏。
说到底,玩游戏和看电影、看小说甚至欣赏异性一样,其实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我觉得这个游戏好,你觉得这个游戏一团垃圾,那咱各玩各的就是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干嘛非要在这件事上彼此统一思想?
所以我一直觉得,适度的游戏是培养一个人的宽容精神的,因为当你沉浸在一款好游戏当中的时候你相当于站在主角的视角中,去体验了另一个人的人生。有些家长读者让我给孩子推荐阅读书目的时候我甚至都会给他们推荐一些好游戏,因为孩子玩了《黑神话·悟空》就可能会去读西游记,完了《刺客信条·大革命》就有可能想去了解法国大革命史,我对我最喜欢的罗马历史兴趣的肇因,就是因为小时候玩过一款《凯撒大帝3》。所以游戏是拓宽游戏者的眼界、移情能力、甚至对这个世界的宽容度的。
但是今年TGA颁奖后,中文互联网上这场汹汹辱骂热潮,却让我产生了自我怀疑——比我们这一代人更年轻的这一代年轻人,他们中很多人好像并没有从游戏以及其他更现代的生长环境中习得开阔的眼界和宽容感,恰恰相反,很多人的思维反而变的更促狭、逻辑变得混乱了。
就说一部分人对TGA这个国际奖项的态度,好像就很纠结——一方面,他们觉得这就是索尼、微软、任天堂等西方游戏大厂搞出来的“自娱自乐”,“根本不配评价游戏的优劣”。但另一方面,人家不把某个奖项颁给他们觉得好的游戏,他们又撒泼打滚、攻击谩骂……
我有三个问题特别想问:
第一,你们这到底是看重还是不看重TGA的评奖呢?是在乎还是不在乎国际评价呢?自信还是不自信呢?
第二,在游戏世界里搞民族沙文主义,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第三,到底是什么,让你们养成了如此专断的思维习惯?觉得别人喜欢玩的游戏必须和你喜欢的一样?甚至别人所想必须如你所想呢?
还是那句话,在很多大V都觉得玩游戏是“电子海洛因”,“玩物丧志”的时候,我是一直认为适度游戏是有益孩子身心的,因为游戏中内含一种宽容和多元性,与现实中你考试往往只能答一个标准答案不同。一个好游戏中的同一个关卡,你可以有无数个过法。
我们爱游戏,是因为游戏比考试更真实的还原了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那个多姿多彩、允许不同答案、不同生活与思考方式的世界。
我们如此爱游戏,本质上是因为我们爱自由、爱宽容、爱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爱我们信马由缰而他人不可约束。
它们就是我们人类的天性。
而好游戏,就是这人性的赞歌。
可是又是什么,却让一批游戏玩家变得如此促狭而不宽容呢?
我们常说很多人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而我觉得一个不能对他人宽容、一定要他人想他所想的人,他的游戏,真的才是玩到狗肚子里去了。
我觉得《黑神话·悟空》值得一个年度游戏,它就是很多人的年度游戏。
可它是不是TGA的年度游戏?
有什么所谓?
《西游记》里悟空怎么说?“天地本不全”,何况是个游戏?
能拿两个奖,挺好了。
自己玩的开心,也让别人开心,不挺好的么。没必要在玩游戏这种事上,也要强迫他人和你想的一样。
对不对?
全文完
本文3000字,自己兴趣方向的随笔一篇,不知您是否喜欢。
今天的配乐,是受获格莱美音乐奖的文明6的“爸爸野兔之歌”,我很喜欢,也愿您喜欢:
西游记的解读我会继续写下去,没看的朋友可以从这篇补起:
西游记里的真经,第十九回已经取到了
创作不易,喜欢请三连,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