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河谷
极高的海拔、极强的光照条件
和巨大的昼夜温差
谁能想到一颗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柑橘
需要如此苛刻的种植条件?
初闻微具香气,易剖皮分瓣
入口果肉化渣,爽口多汁
黄果柑
可能是柑橘品种里最晚熟的品种
从结果到成熟
需要度过漫长的12个月
之所以如此神奇
还要从它的诞生地说起
雅安·石棉,这座不到13万人的小城,却生活着包括汉族、藏族和彝族在内的22个民族。这里又被誉为阳光之城,有着300多年的黄果柑种植历史。
512汶川地震和420雅安地震
并没有摧毁这里的阳光
如今
这里春回大地生机盎然
更滋养了治愈人心和味觉的
——
黄果柑
农妇果园,不止甜
这份神奇背后的勤劳栽培者
是一群来自石棉震区的女性
从20多岁的返乡青年到80多岁的耋耄老人
她们多为留守农村的母亲
以农耕为生,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
每一户石棉黄果柑的种植者
都是经过严格认证、建档管理的诚信生产者
种植阶段的技术指导
全程死磕的严苛品控
让原本默默无闻的黄果柑有了新销路
隐秘而伟大的留守母亲们
靠自己的双手,收入提高了
在当地也慢慢地撑起了半边天
宋文秀奶奶是共建农户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已经82岁高龄了。老人常常感念如今的美好生活,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还为乡亲们创作了一首《果园赞歌》。
像她这样的农户,石棉还有220多户,其中大多是女性农户——丈夫大多数时间在外地打工,她们背起了襁褓中的孩子,也背起了无数个夜幕降临后,山峦里初忽明忽灭的灯火。
在彝族大姐刘林心的眼里,2亩黄果柑和3个孩子,是一家人最大的财富。13年前,她和家人一起,从凉山州冕宁县搬至石棉。5年后,刘大姐种下第一棵黄果柑树,如今这些果子每年能带给她一万元的收益,解决了3个孩子生活所需的基本费用。
比农妇们更希望黄果柑卖出去的,还有2岁的小帅。小帅很幸运,妈妈留在村子里种柑,不用再进城打工。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一样,在原本是留守儿童的小帅眼里,没有哪一种水果比黄果柑更甜,黄果柑就像妈妈的笑,陪伴着他慢慢长大。
2016年,石棉黄果柑首次“触网”即创下150分钟10万斤售罄的众筹纪录,包括杨幂、朱丹在内的众多明星大V都主动地为这些勤劳的母亲点赞。
说了这么多
有滋有味有故事的黄果柑
究竟是什么样子?
稀有品种。
黄果柑又名青果,是橘和橙天然杂交形成的稀有品种资源,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个具有知识产权的杂柑,已获得
“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
”
,至今已有
300
多年种植历史。
14
°黄金酸甜比例。
生长在年日照时长
1250
小时的阳光之城,
12
个月的漫长生长周期造就了黄果柑独特的口感——肉质细腻多汁、清新爽口、香味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