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LinkedIn
LinkedIn (领英) 创建于 2003 年,致力于向全球职场人士提供沟通平台,协助他们事半功倍,发挥所长。作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会员人数在世界范围内超过4亿,每个《财富》世界 500 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职业咨询/导师答疑】1V1模拟面试/语音答 ... ·  3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人民法治》杂志社招聘总编辑助理、记者和编辑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全职岗位表格】在线文档持续更新:新闻媒体/ ... ·  昨天  
INTERNATIONAL IDEAL 筑梦求职  ·  形势大好:香港2025春招抢人抢疯了了 ️ ·  昨天  
INTERNATIONAL IDEAL 筑梦求职  ·  形势大好:香港2025春招抢人抢疯了了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LinkedIn

人在职场漂,如何不挨刀

LinkedIn  · 公众号  · 求职  · 2017-03-30 19:26

正文


受深远的中国传统君臣关系的影响,很多人都默认上级和下属之间是一种君、臣甚至主、仆关系,因此下属会对上级言听计从,认为这样就会被上级视为心腹,委以重任。


这种想法“对”,也“不对”。因为对于上级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能办事的得力助手”,更是一个“会办事的股肱良才”。


对于下属来说,一味言听计从、百依百顺,除了会让上级觉得“苦劳有余而功劳不足”之外,还容易不幸地因为失去自我而成为“职场炮灰”。




很多“玩世不恭”,或是“厚黑学”的拥趸们总认为职场等于一个江湖,充斥着各色人物以及尔虞我诈,因此在职场上“被穿小鞋”,“被背了黑锅”,甚至成了“职场炮灰”也是家常便饭。


作为一名职场老司机,我有机会与很多人共事,带领过不同类型的团队,更接触过不同的老板,其间还有一段时间是同时向2位老板汇报,直线和虚线结合汇报更成了常态。


关于避免成为“职场炮灰”这个令人心塞的问题,我的心得是要学会“自带避雷属性”。



本文作者谷成明,辉瑞中国医学事务副总裁。公众号闻谷知新,领英洞察作家。





一、 不进“雷区”


避免成为“职场炮灰”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进雷区,不踏雷。


首先要弄明白哪里是自己的“领土”,哪里是“雷区”。


所谓领土就是自己份内的事,要明白自己的JD(job description),自己工作的定位、角色、内容,都需要在工作开展之前非常明确。


国人有时碍于情面,总想着边干边商量,可有时权限不清,外加工作中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很难界定清楚这活该干不该干,很容易陷入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状态。


最后,干活的人不仅不甘心“挣一份钱操两份心”,还容易踩中地雷。



职场中越是不愿开拓进取的人,越容易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越容易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别说进入TA那片工作区域,你就是靠近一点TA都要和你拼命。


因此大家一定明白哪些事该干、哪些事不该干、哪些事主导干、哪些事辅助干。


不然干砸了,别人会指责你“没那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背后看你热闹; 干好了,便会抢了别人的戏,甚至砸了别人的饭碗,不仅拿不到认可或Credit还会惹得人家不高兴。


二、 带好“避雷针”

长期工作不进雷区是不可能的事,有的时候是身不由己。


Political的事在哪都有,程度不同而已。


“跟对人,站好队”也常常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我们容易把“站队”作为显示“衷心”的手段,以求“也许有好的发展”,殊不知,在并不知道互撕双方的真正实力、初衷和目标之前就盲目地站队,最后并不一定会有想象中“好的发展”,反而很有可能成为“职场炮灰”。


因此,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有自己的价值观,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尽量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即使一时不会受宠,但也可以避免成为“职场炮灰”。


有时候,先活下来,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三、做好向上管理(Up Management)


江湖上有句话叫“从来都是下属适应领导,没有领导适应下属”。


但是我的职场经验告诉我:领导虽然改变不了,但是你可以改变你和TA的关系。


如何改变你和TA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了解TA的决策习惯、决策模式,换句话说,除了每天的工作之外,你需要留点精力和时间去反思一下你与TA的合作方式。


你是否真正了解你上级的目标和目的?TA为什么这么做?



这并不是让大家整天去揣摩领导,盯着领导的个人好恶,而是要注意工作方式,更好地完成团队的目标,让自己和团队的工作更有效率,与领导的沟通更加顺畅。


因此花一些时间思考一下你和领导的相处,体会TA的决策习惯和决策模式,这对你的职业发展总是有利的。


随着公司内部职能设定扁平化的全球趋势,进阶后的公司既有直线汇报关系,又有虚线汇报关系的职位。


这种情况下更加需要你明确自己的角色(Role),责任(Responsibility)和目标(Objective),两条线如何汇报,何时以何种方式汇报都需要提前“避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