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我家琪琪都3岁多了还不爱说话,这么怕生内向,以后社会上吃不开可怎么办啊!”
“我家若若就太调皮了,特别暴力爱打人,都说3岁看大,我真当心她以后长大也是这个样子”
......
上次小区里,我就见到两位宝妈在讨论自家娃的表现,担心孩子的未来,日常的留言和私信里,我也经常能见到类似的疑惑。
那么俗话说的
“3岁看大,8岁看老”
,到底是真的吗?
其实,
人的个性一生都在变化
,德国心理学家巴尔特斯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一生的过程,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受到
生活经历、人生选择
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拿孩子现在的表现断定孩子的未来,未免太过武断!
但是,“3岁看大,8岁看老”这句流传千年的老话,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
也不是。
研究表明,
宝宝从出生到3岁,大脑发育已达到成人脑重的
70%
,而
3-8岁
会完成剩余的
30%
。
因此从开发大脑、科学启蒙的角度来看,俗语所说的“3岁看大,8岁看老”并非毫无科学依据。
3-8岁这5年对孩子的
启蒙教育、开发智力
,将会决定孩子一生。
怎样给娃启蒙教育、开发智力?
启蒙,即: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易经》有“蒙卦”,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启蒙,是
觉察力
、是
好奇心
。
启蒙,是
直觉力
、是
尝试能力
。
启蒙,是
想像力
、是
辨析力
。
启蒙,是
自我驱动力
、是
判断力
、是
选择力
。
启蒙,是
知识体系
、是
创新能力
。
你知道吗?很多时候,我们孩子的启蒙来自于问的
“十万个为什么”
的答案,而这是一个超级大难题;
比如小朋友小时候会问:
为什么地球是圆的?
为什么天是蓝色的?
为什么月亮上不能住人?
为什么海水是咸?
为什么汽车会行驶的?
为什么宇宙会爆炸?
为什么说时间是相对?
.....
▲ 《这是什么》部分课程封面
相比于读英文、认字,科学启蒙知识看起来似乎没那么「有用」,但每每听到月亮、宇宙、海洋......这些话题时,我都能感受到孩子眼中的光彩。
那种光彩,是好奇心是对未知世界的热忱,是孩子对广阔世界的第一次满怀期待,我想这就是
科学启蒙的价值
。但是,这些十万个为什么,有时候解释起来特别费事,还有时候真的自己也被问懵了,只能转移孩子的问题。
今天,我要真心实意的推荐我们和白泽团队联合了
100位专家
,好几年心血出品的
硬核儿童科学启蒙动画课
(第一季十万个《这是什么》共100集,每集6到10分钟)
。
一个由
国内顶尖的科学家、媒体主编、儿童教育和心理学家、插画师、动画师
组成的研发团队,几年心血,耗资
几百万
制作了这一套100节课的儿童科普启蒙动画《这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大家可以先看一下课程的混剪,感受一下画风,非常好玩有趣。
▲ 1分钟课程混剪
这个快节奏浮躁的时代,白泽团队踏踏实实努力几年,制作团队在
很多旁人不会在意的地方
(待会儿我举几个例子),花了非常多心思和力气,很令人敬佩!
长按识别,免费试看课程▼
而他们做到了,就冲这个,我也必须推荐,希望通过我们的真心推荐,让这个课程在更多孩子心中
种下科学的种子
,种下孩子对未来的期盼。
比如,
《这是空间站》
这一集,关于空间站搭建过程,不过40秒的画面,但为了
精确还原空间站在太空中搭建的顺序
,团队和和专家共同探讨,查阅了非常多的资料,才敢把这个动画做出来。
▲ 《这是空间站》40秒展示
比如,
《这是三叶虫》
这一集,三叶虫有14条腿,每条腿都要做动画,以还原三叶虫行走的真实的样子。为了贴近三叶虫的脱皮过程,制作团队跟专家一起做了很多
细节的考证
。
长按识别,即可订阅课程▼
课程背后的诸多小故事
白泽课程团队,是由
科学家+媒体主编+儿童教育和心理工作者+插画师+动画师
共同组成的团队。
有些科学家对费用并不在意,但是非常爱惜自己的名声,之前专注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公众演讲和媒体采访的邀约一概不接受。当他们被打动,看到科普对于孩子和未来的意义后,便以严谨的态度投入到这套课程的制作过程中。
「一位
80多岁
的
航天科学家
,每次都是自己坐车来公司,一个一个字地看,一个一个片段地审核,给制作团队全员做航天科普,只为
保证内容的准确性
。」
「还有一位
植物科学家
,一直在
高原
做研究工作,白天需要去
野外考察
,所以沟通时间只能在半夜。连续半个月,每天晚上12点,科学家会准时上线,进行
审稿和沟通
。」
我们中国在科普启蒙方面可能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所以,当看到国内有这样的团队,集结优秀的人,如此用心的做原创的优质科普启蒙视频,内心是很感动的,也希望我能尽力帮助她们获得更多人认可。
因为是儿童内容,
陪伴和兴趣
非常重要,所以需要一个人格化的角色去陪伴孩子,同时作为引导者,将人物和情节融合,为此,设定了一个黄帽子圆圆脸的小男孩儿形象。
他叫
白泽
,名字起源于中国远古祥瑞神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我们来说,有中国独特的美感和意义。
团队甚至专门为白泽做了一个人物小传,为之建构了一个世界观。
100集
精致视频动画
每集不到1元
+
7大
儿童成长体系
5大
能力启蒙培养
+
100位
领域内专家精心打磨、严格审核
原价:
499元
朵妈课堂用户专享优惠:
99元
圣诞、元旦限时折扣价
89元
(
2019最后一波福利
)
活动时间
:
12
月
19
—
1
月3
日
(名额有限,手快有手慢无
)
长按识别,免费试看课程▼
课程是怎么制作的?
《这是什么》有
几千个知识点
,但它一点都不枯燥,是
一套轻松、童趣、直观的科普类动画课
。
我们可以通过《这是电梯》这一节来感受一下内容的讲述方式:
▲ 《这是电梯》完整版
每一集动画都是按
4个板块
设计的:
1、
趣味导入
: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导入;
2、
想像力空间
:从生活中的场景带孩子一起发挥想象去互动;
3、
辨析空间
:复原的真实场景、真实事物剖析;
4、
魔法力时刻
:让想象力迸发,鼓励孩子发挥想
这种设计符合孩子在启蒙阶段的发展特征,这时是他们对世界的探索欲最强烈的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
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受固定限制,充满创意,且富有超乎寻常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非常敏感
。
《这是什么》回答了一个问题:
每一个孩子最初的科学养成并不是靠所谓的学习,
而是靠
感知经验
的积累。
孩子在幼儿时期积累的感知经验越多、越真实,就能越精准地把握并概括事物的
本质
,从而具备
创造能力
。
而每一集课程的最后结尾,都会介绍该集的科学知识审核专家,保证权威:
《这是什么》搭建了一套全新的
儿童科学+启蒙教育体系
:
从满足儿童基本的
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
——出发,培养孩子的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驱动力和创造力,实现一个
「WHOLE CHILD(完整孩子)」的养成。
所谓「WHOLE CHILD」,就是一个纯粹的,未被困在起跑线上的孩子。
《这是什么》系列儿童科普视频,有
宇宙、动物、植物、安全、心理、生理
等常见选题,也有如
量子、人工智能、3D打印等
前沿内容。
内容是从七大方面阐述:
空间、细小物体、身体、工具、安全、求知、榜样
。
「孩子最初的知识养成,不是靠知识堆积,而是靠感知经验的积累,幼儿时期积累的感知经验越丰富越真实,就越能精准地把握并概括事物的本质,形成概念,从而具备创造能力,拓展直觉想像力。」
随着孩子长大成人,
很多孩童时期天然具备的能力,其实反而是遗失的
。
比如,对
细小事物敏感
。我们成人很少会停下脚步,去观察路边的一群小蚂蚁,因为我们不感兴趣。但是孩子可以一动不动看半天。
因为在孩子这个发展阶段,就是对
细小事物充满了关注
,那么,跟他们讲
蚂蚁、豆子、蒲公英
,就是一个很好的启蒙入口。
比如,对很多小朋友,小时候是「
天文学家
」,对星空有亲近感,愿意冒险,但是长大了就不是。
我们的成长经历中,不少人在高中阶段,看到物理、地理课就觉得枯燥头疼,进而
厌学
。
如果在孩童时期,有人曾用美妙的故事告诉我们,月球、空间站、海洋的
科学知识
,也许会多一些畏惧心,多一些亲近感。
比如,
求知敏感
。许多前沿的科技其实被应用到生活中很久了,但是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那么就很难将科学的伟大感,对我们生活的巨大改变,这种概念传授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