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战略前沿技术
【战略前沿技术】紧紧围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聚集前沿科技以及孕育产生前沿科技的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等,密切追踪科技前沿热点,敏锐捕捉战略前沿技术,传播前沿科技资讯。欢迎点击订阅!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战略前沿技术

美媒: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碾压美国,将赢得新能源战争

战略前沿技术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7-21 08:41

正文


美媒称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碾压美国:

250万人在太阳能行业工作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随着特朗普政府让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北京正在清洁能源领域投入巨资并创造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

参考消息网7月20日报道 美媒称,中国正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大步赶超其他国家。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7月18日报道,随着特朗普政府让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北京正在清洁能源领域投入巨资并创造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驻北京的气候和能源政策主任林明彻说:“即使是在煤炭曾经或依旧居主导地位的中国,政府也已经意识到未来的经济机遇在清洁能源领域。”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组织最新的年度报告,仅在中国就有250万人在太阳能行业工作,相比较而言,美国只有26万人在太阳能行业工作。

报道称,就在特朗普总统承诺要实现煤矿工人再就业的同时,中国正在向相反的方向前进。

报道称,煤炭仍然占中国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但北京已经开始关闭煤矿,并在去年设定计划削减煤炭行业约130万个工作岗位。中国政府还采取行动限制建造新的火电厂。此外,中国国家能源局宣布了煤炭消费比重降低的目标,还设定了到2030年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的目标。

分析人士预期,中国可以轻松完成这个目标。绿色和平组织在今年稍早时候发表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的清洁能源消费在2015年底上升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2%。而根据官方统计数据,美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占到总量的约10%。

报道称,为了实现2030年的目标,中国正向可再生能源领域投入大量资金,中国承诺到2020年向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2.5万亿元人民币。

据预计,这些投资将在该行业创造约1000万个就业岗位。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组织称,中国清洁能源领域已经有350万个就业岗位,显然是世界上该领域就业岗位最多的国家。

报道称,中国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主要制造国和出口国,全世界约三分之二的太阳能板都是由中国提供的。中国在风能方面也有很大建树,制造了全世界近一半的风力涡轮机。

中国最热的新项目是安徽省的一个大型漂浮太阳能发电厂,该发电厂是世界上最大的漂浮太阳能板设施。据建造该发电厂的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称,该电厂的发电量可供1.5万个家庭使用。

报道称,这个太阳能电厂漂浮的水面下方过去曾是一个煤矿采煤后的沉陷区,让太阳能板漂浮起来的概念正在快速流行起来,因为太阳能行业始终面临着一个问题——场地。

负责该项目的副主任姚少华(音)说:“政府不会允许我们随便在任意地方装上太阳能板。这个湖也没有别的用处,所以用起来没问题。”

最初在水上建太阳能发电厂比在陆地上建造要更加昂贵。但专家说,长期来看,水上漂浮的太阳能板可以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因为它们可以直接由下方的水冷却。

姚少华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都将认识到,我们需要对抗气候变化,我很确定这会流行起来。”

资料图:在安徽刘龙村“漂浮发电厂”,工作人员正在用金属丝固定漂浮太阳能组件。(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美媒:中国取代美国跃居

世界最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国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的《世界能源统计评论》,世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除去水电)2016年同比增长14.1%,是到目前为止最大的增幅。中国贡献了去年全世界年度增长量的40%,远远高于美国的16.9%。

参考消息网7月12日报道 美媒称,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占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的20.5%,美国则占20%。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的世界第一。

据美国24/7华尔街网站7月10日报道,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的《世界能源统计评论》,世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除去水电)2016年同比增长14.1%,是到目前为止最大的增幅。中国贡献了去年全世界年度增长量的40%,远远高于美国的16.9%。

英国石油公司的报告指出,尽管现在风能还占可再生能源增长中最大的部分,太阳能正在很快迎头赶上。风能发电量相当大的国家占比从15%增长到75%用了20年时间,太阳能则只用了不到一半的时间就达到了同样的普及度。对比鲜明的是,核能发电量相当大的国家占比在不到一半的时候就不再增长。

报道称,世界煤炭产量2016年同比减少6.2%,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减少。中国产量减少7.9%,美国产量减少19%。世界煤炭消耗量下降1.7%,是连续第二年下降。美国煤炭消耗量下降8.8%,中国煤炭消耗量下降1.6%。煤炭占全世界一次能源使用比例下降至28.1%,是自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报道称,碳排放量2016年同比上涨0.1%,在2014年至2016年的三年时间里,碳排放量增长是自1981年至1983年以来最低的。在那之前的10年里,碳排放量以每年平均2.5%的幅度增长。


资料图片: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鱼跃沟山风光互补发电场。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美媒称中国将赢得新能源战争:

美国悄然“让出”优势地位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中国已经开展一场持久专注、经费充足的运动,要赢得可更新能源主宰地位之战。这是中国即将赢得的一场战争,美国却不知道自己在打这场战争。

参考消息网5月4日报道 美国清洁科技网5月2日刊登《特朗普说对的一件事:中国要赢了》一文,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军事和外交机器仍然按照世界永远由碳氢化合物提供燃料那样部署,我们却在无声地把21世纪的能源力量让给中国。

中国已经开展一场持久专注、经费充足的运动,要赢得可更新能源主宰地位之战——战斗的目标或许是这个新世纪最大的经济和战略珍宝。在美国,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一场战争。但是,我们唯一的、持久的超级力量——创新力——使美国成为可更新能源的有利起点。我们的国家实验室和大学产生太阳能和风能,多数的突破仍然在美国境内发生。除非我们想让出优势地位,我们需要利用固有的优势和国家力量,在美国发展先进的未来能源制造业。

能源为何重要是一个值得问的问题,为什么美国长达40多年的外交政策一直围绕能够持续而廉价地获取能源而制定?当你需要的唯一投入是阳光和风,这种考量又会如何改变?更重要的或许是,能源制造链的哪个环节在未来最具战略意义而需要我们掌控?

首先,能源为什么重要?不错,能源占世界GDP的8%。不错,它对数十亿人的日常生存至关重要。但是,能源重要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是战略性行业的重大投入。正如一条强大的经验法则显示的,某样东西越惊艳,越未来主义,就越耗能。汽车耗费一些能源,飞机耗费的能源多些,火箭耗费的能源特别多。手表耗费一些能源,iPhone耗费的能源多些,超级计算机耗费的能源特别多,我们展望的技术丰富的未来远比今天耗能。

因此,要吸引最有趣行业的最优秀公司的最杰出人才,一个主要的战略优势将逐渐变成持续廉价获取很多能源的能力。反过来,对最新能源技术的获取如果昂贵或者不持续,那将妨碍任何经济体在未来行业竞争的能力。

其次,也是少有讨论的一点在于,当主流能源技术有广泛而免费的投入,即风和阳光时,全球能源市场的力量结构如何改变。在以碳氢化合物为基础的能源经济之下,谁有条件使用潜在能源,力量就掌握在谁手里。这种能源力量结构主宰了美国外交政策近半个世纪,但太阳能和风能彻底颠覆了这种思维方式。在由风和阳光提供能源的世界,主要的变化在于,由于输入供应不再是风险因素,剧烈的动荡和长尾风险从系统中去除了。其次的影响是,创造并拥有这些免费投入技术生产能力的人是全球能源市场的新主人。

这是中国即将赢得的一场战争,我们却不知道自己在打这场战争。

让我们通过水平集的方法看看中国在做些什么,而美国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中国把太阳能能力扩大了一倍。

中国有种种可更新能源刺激措施。

中国关闭了100多家煤炭厂。

中国扩大风能对美国的优势。

简而言之,中国已经确定这是一个关键的战略性市场,并且部署了所有可用的资源。中国在可更新能源领域的行动是指令型经济一大优势的案例研究:在赢利之前大力投资,锁定战略性的长期机会。美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对抗中国这场政府与私营部门共同采取的持续行动?首先,请注意,尽管我们对这个市场的相对关注不够,支持也较少,我们在2017年仍然处于一个反击的位置,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我们仍然保有巨大的技术创新优势。不过,按照眼下的趋势,如果不大规模使用可更新能源,今后十年我们只能拼命追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政府只能提供软弱支持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明确可行动的清晰目标,使美国在21世纪的能源市场争夺战中保持竞争力。

发展可更新能源制造业,一切都始于在国内保有尽可能多的能源工程师、技术人员、学生和科学家,这是我们国家优势的基石。就这个问题而言,直接明确的推断是移民政策,我们需要确保美国是创办可更新能源公司的最佳地点。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能源市场上给碳定价。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碳给社会带来代价,这个代价没有体现在碳氢化合物的价格上;要达到碳氢化合物的有效使用量,你必须把那个代价考虑在内。我们必须依靠新任国务卿和总统顾问马斯克的支持征收碳税,创造一个政治经济联盟给我们的能源选择适当定价,包括所有费用。

这些行动加在一起将把美国的战略和经济焦点从20世纪的能源行业转向21世纪的能源行业,给子孙后代创造他们需要也应该获得的能源业。(编译/赵菲菲)

资料图:阳光带来绿色能源。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