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肿瘤细胞无损分析新方法的研究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是自发或因诊疗操作由实体瘤或转移灶释放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是肿瘤发生远处转移的罪魁祸首,但也是辅助癌症患者进行个体化诊治的重要靶标。从临床需求出发,目前对CT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计数检测、深度分析和体外培养-药敏测试这三个方面。然而,目前三方面的研究需要不同的技术平台,这将导致高昂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此外,大量的血液样本需求也为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因此,各平台之间的整合是今后的必然趋势。在整合的过程中,CTC的无损分析是其中一个关键点。针对这一关键点,我们课题组基于在核酸等温扩增、纳米探针、界面修饰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并结合电化学分析、荧光分析以及荧光成像等技术手段,开展了若干工作。在本报告中,作者将就这些最新研究进行分享,并从方法学角度探讨CTC的无损分析以及建立集“计数-分析-培养”于一体的CTC分析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朱小立,2008年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现担任上海大学分子识别与生物传感研究中心副主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主任、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Int. J. Nanotechnol. Nanomed. Res.等期刊编委等职务,曾获上海市晨光学者、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荣誉奖项,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在Theranostics、Analytical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60余篇科研论文,其中自然指数期刊4篇,他引800余次,参与编撰专著两部。
更多
如您对朱教授的研究非常关注,请您关注即将在2017年5月20-21日在北京 海军总医院 多功能厅举办的“生物标志物与液体活检论坛”(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朱教授将在会议上就他的研究同各位做深入探讨。
如您无法抵达现场,非常欢迎您提出问题,在下方直接留言。会务组会在的嘉宾提问环节提出,并给您邮件答复。感谢您的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会议官网,了解更多详情:
今年5月20-21日,我们邀请国内的一批一线科研及临床工作者安建雄、陈洛南、崔大祥、何农跃、康静波、李海洋、刘秀华、宋现让、孙英丽、王秋泉、王晓良、文路、张剑宁、张学工、朱小立、肇丽梅、汪进在北京召开生物标志物与液体活检论坛,会议将重点关注各类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生物标志物在药物开发中的作用、多种液体活检手段在生物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等,讨论生物标志物在精准医疗中的重要作用,为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加速国内发展。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生物360
会议时间:2017年5月20-21日
会议地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多功能厅
会议官网:http://i.bio360.net/w/2017biomarker/
主要议题:
1、生物标志物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2、循环肿瘤细胞的鉴定与检测、ctDNA定量检测、外泌体检测
3、基因组、蛋白质组、蛋白糖基化、DNA甲基化类生物标志物
4、多组学整合的疾病标志物检测与疾病基因预测
5、磁分离、纳米管探针等手段在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6、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疾病等相关生物标志物
7、非编码RNA生物标志物
8、网络生物学与动态网络标志物
9、DNA甲基化位点作为无创液体诊断标记的研究
10、质谱分析应用于生物标志物鉴定
11、用统计和机器学习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12、基因芯片、测序、单细胞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在生物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直达会议注册报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