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 = 体重(kg)÷ 身高²(m²),这种身高体重指数以及「腰臀比」,常被误认为是评估胖瘦使用的。
美国注册营养师张雯霏向我解释:
「世界上没有美的标准,只有健康的标准。评价与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才是 BMI 和腰臀比的主要目的。」
医学和营养知识有时对于控制食欲没有什么直接帮助,情绪和行为的综合调节,再配合一段时间的耐心调整,往往比生硬粗暴地干预,效果会更好些。
对于一些急于想解决问题的姑娘,往往心理压力越大,越难控制暴饮暴食的难题。
回国后,张雯霏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很多女孩都有进食障碍的迹象,但她接触到的、正视进食障碍并且开展治疗的人并不多。
她在知识技能分享平台「在行」上的最热门的话题是「减肥」,经常用周末时间做一些聚会和小组分享,她发现,虽然有的人并不了解「进食障碍」是什么,也不清楚它可能造成的危害,但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自己情绪化进食、吃多了零食有罪恶感甚至吃完以后特想催吐的苦恼和困惑。
在她的印象里,这类人群有一个综合形象:年龄在 25~35 岁之间,女性居多,她们年轻可爱,有些或许有些微胖,但大多数人根本不属于超重,却经常有很多关于饮食、情绪、身材认知相关的疑惑和问题。
有的姑娘非常漂亮,身材苗条,也会来咨询科学减肥和进食障碍的问题。
有的学员会问她们:「你这么瘦,为什么也来减肥?」
其实,这些姑娘的苦恼,很多人并不能理解。
对于一些外表苗条漂亮但有进食障碍的姑娘,她们姣好的身材,或许是用过度运动代偿、饭后催吐的方式来艰辛维持的,而她们其实并不想这样继续下去,即使她们苗条漂亮,也是需要帮助的。
在进食障碍与减肥之间,是一个灰色地带。
「每个想要减肥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类似的小问题,当这些问题变得严重,就很可能发展成进食障碍。」
逐年增加的厌食症发病率
美国公共电视一档著名的新闻调查栏目《前线》曾经问英国版《时尚》的编辑亚历山德拉·舒尔曼,年轻女孩用不可能具备的形象衡量自己,时尚产业是否应该为创造这些形象负责?舒尔曼满不在乎地说:「实际上,没有多少人告诉我,他们看了我的杂志后决定变成厌食症患者。」
事实真的如此吗?
苏珊·鲍尔多在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不能承受之重》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