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真是一个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时代!
多少企业快速成功,以极快的速度暴富;
又有多少企业分秒之间陨落,骤然间发出惨遭屠杀的惨叫。
机会风口一来,因缘际会之间,多少企业烈火烹油,跃上前台;
风口一旦消失,又有多少企业上演高台跳水的悲剧,无可奈何花落去!
其实,江山才有才人出,对于企业的无常兴衰,要参君已司空见空。
但是,这次败退中国、颓势渐露的企业,仍让要参君心头一震:
居然是索尼!
二
巨亏62亿元!
重组、关厂、裁员、高层换血!
!
最近,一系列索尼大消息传来,炸得全世界目瞪口呆:
重组:
3月26日,索尼宣布,对家电、相机、手机等核心业务进行
大幅重组
,整合设立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
关厂:
3月28日,索尼正式宣布,
关闭北京工厂!
(这家1995年投产的北京工厂是索尼在中国唯一的智能手机工厂)。
裁员:
3月29日,媒体报道,2020年3月前,
索尼智能手机业务的4000名员工将裁掉一半
。
换人:
刚刚,被称为索尼“救星”、现任董事长
平井一夫又宣布,将在6月正式退休
,结束他 35 年的索尼职业生涯。
索尼之所以发生如此大变动,是因为索尼三大支柱之一的移动通讯业务发展一塌糊涂,手机业务更是亏得惨不忍睹。
索尼最新的财报显示,
去年四季度,索
尼移动部门亏损155亿日元,连续四个季度未曾取得盈利,过去四个季度总计亏损1010亿日元(约合61.9亿元人民币),并预计本财年还将亏损950亿日元。
是的,你没看错,巨亏62亿,这就是索尼手机去年交出的成绩单。
市场份额上,索尼也从全球到亚太再到日本本土迎来了全面的大溃败。
全球范围来看,
去年 7 月,索尼手机
在美国市场份额为0.3%排名第十
,欧洲市场份额为1.8%排名第九,而在印度则干脆跌出了前22名。
亚太市场则更不必多说,
自从2009年后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一众中国手机厂商崛起,从性能到价格再到本地化的营销全面压制,
索尼的市场份额早已跌出了前十份额
。
再看日本本土手机市场的销量,
日本2017财年的手机市场上,
苹果以43.4%的出货量占据首位,其次是夏普,接下来才是索尼
。
而在此前,索尼在日本的手机销量还保持着市场第二的份额。
是的,你没看错:
索尼,这个曾经金光闪闪、雄风阵阵的日本巨无霸,如今已经处在了风雨飘摇的十字路口,索尼手机业绩更是风雨飘摇,仿佛随时都可能坠入深渊,黯然落幕!
马化腾说过:
“巨人稍微没跟上形势,就可能倒下。巨人倒下时,体温还是暖的。”这话,就像是为索尼手机而说的
:
它衰败的速度如此之快,快得让所有人猝不及防,让所有人心惊肉跳,让所有人扼腕叹息!
这么一个血淋淋的惨剧,值得我们所以人警惕!
三
柳青讲过: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其实,这句话对企业家也很有启示。
说起索尼,中国人不会陌生。
1946年成立的索尼,曾是日本模式最典型的代表,也是乔布斯最崇拜的企业。
从游戏、影视、音乐,到电视、手机、录像机……其“遍地开花”的产品全都在市场上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索尼顺势成了世界消费电子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想想吧,当年的我们,随身带一个索尼Walkman听着磁带或CD,简直就是一件最潮的时尚范儿。
索尼手机也借势红遍了半边天。
当年,因为拍照质量和音乐播放的优势,索尼的音乐手机曾经与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并驾齐驱,成为最受全球年轻人欢迎的手机之一。
在2007年最风光的时候,索尼智能手机曾经占有全球市场的9%,是世界上第四大智能手机生产商。
可惜,索尼没欢喜多久。
当索尼的Walkman和手机还在“铁王座”上顾盼自如的时候,乔布斯的便携式音乐数字播放器iPod和智能手机,突然横空出世了。
这就是索尼“人生”的紧要处了。
可惜,面对这紧要处,索尼并没有走好这关键的几步!
随着更轻便、可以储存更多音乐的MP3的兴起,特别
是2001年10月乔布斯推出了便携式音乐数字播放器iPod,索尼Walkman一下子就被干飞了
,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2007年,乔布斯带来了全新智能手机iphone时,索尼智能手机也就此跌落神坛。
虽然此后索尼还有一些挣扎,但时机已失,索尼手机再也无法收拾雄风,彻底沦落为了小众品牌。
就这样,市场的变化,瞬息间风起云涌,十年不到的时间,索尼手机就已经从性能到市场迎来了全面的溃败。
四
有人或许会责难索尼不注重科技的创新。
其实不然,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新技术,索尼手机都是最新提出方向的公司之一,比如防水、智能拍照、4K显示、AI识别。
但
索尼的问题,在于过于重视那种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战术上的精益求精,却不善于
跳出既有概念,
洞察战略大势,把握技术和市场潮流,敏锐、灵活、高瞻远瞩地去开拓。
危机危机,处理好了就是机遇,处理不好了就是危险。
面对危机,恰恰是索尼的迟钝和行动缓慢,让索尼跌落了时代的顶峰!
1、比如当MP3出现时,索尼不是第一时间扑上去研发MP3,而是一条路上走到黑,聚焦于提升Walkman的科技含量。
最后的结果是:
Walkman的读带速度更快了,音质也更好了,然而也消失了。
直到MP3普及很多年之后,直到第一代苹果的音乐播放器iPod发布3年之后,索尼才推出类似的产品,但是这个时候却已为时已晚,因为MP3的时代也都已经快结束了。
2、再如,当乔布斯的iphone出现时,索尼竟然熟视无睹,更是一直到 2010 年才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 Android 手机。
而这时,风口已经过了,黄花菜已经凉了!
3、最可惜的是,索尼推出智能手机后,本来拍照美颜功能应该是它可以PK对手的一项核心的技术。
要知道,索尼的相机部门,可是拥有强大的可直接影响拍摄质量的CMOS传感器技术。
然而不!
索尼相机部门并不想把相机上的拍照技术用在手机上,因为不想让手机跟价值3000英镑的相机有一样体验。
结果索尼手机空负“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名头,拍照效果却是平平无奇。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索尼的这种迟钝,或源于日本公司奉行的终生雇佣、等级森严、老成持重的准官僚体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