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eso怎么看
科技,互联网,生活及其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微软Office 12年来首次在美涨价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施罗德据称将裁员3%,涉及约200名员工 ·  2 天前  
界面文化  ·  2025年,这些新书值得我们期待(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keso怎么看

内容付费为什么会在2016年突然兴起?

keso怎么看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4-26 15:17

正文

2006年5月29日摄于北京


2016年上半年,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分答、知乎Live、得到、喜马拉雅FM的付费节目等一大批内容付费产品,集中冒出来,并迅速形成各自的规模化市场,颇有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阳春景象。内容付费为什么会在2016年突然兴起,并蔚然成风?吹开千万树梨花的那一夜春风,到底是什么?


业内有不少分析,从知识产权环境的改善,到中产阶级的普遍焦虑,再到消费升级中的精神消费部分,直至流量红利吃光了之后的内容价值再发现,各方专家纷纷阐释着自己摸到的那头大象的实际样子。知识专家方军则将内容付费勃兴的原因归结为两点:第一是从"物质"消费升级,到"精神"消费升级;第二是因为"丰饶",而非"稀缺"。这两点我都有不同看法。


物质消费确实存在阶段性,从短缺匮乏到过剩丰饶,从追求有到追求好。但精神消费并不存在这样明显的阶段性,或者说,精神并不像物质那样,有一个从短缺到过剩的过程,因而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精神消费升级。而且,所谓消费升级,就物质而言,是从吃饱向吃好升级,那么,精神消费升级又是从什么向什么的升级呢?更难以理解的是,稀缺的时候,内容不值钱,丰饶了,反倒值钱了?这是什么逻辑?


我认为,要考察内容付费为什么会成为一种现象,必须关注用户的付费意愿是如何达成的。在去年的文章《付费作为一种意愿》中,我讨论过这个问题。在iPod引爆音乐市场之前,数字音乐付费通常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经过各种尝试之后,市场上留下的是一批批先烈倒下之前的背影。


Apple在iPod上做了什么?它只是通过软件、硬件和服务的紧密关联,将数字音乐的发现、购买、下载和同步,整合成一个极为平滑流畅的完美体验。换句话说,用户的付费意愿一直在那,但过去从来没人把包括付费过程在内的数字音乐消费的整个流程,当成一个完整的用户体验看待。


当消费过程变得极其便利,付费意愿就会被大面积激发。从这个角度说,便利就等于付费意愿。文化精神类消费,本来就属于吃饱了撑的一类的奢侈性消费,对便利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为了付个费,用户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再强烈的付费意愿,也会被消磨殆尽的。


2011年,微信诞生的那年,科技作者阮一峰在自己的博客上做过一次博文打赏实验。从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这期间在每篇博文后面,他都挂上打赏链接,希望读者自愿为每篇文章打赏0.99元人民币或0.99美元。后来,由于支付宝对每笔交易最少要收取1元人民币的手续费,阮一峰被迫将人民币打赏额调整为9.9元。一年间,阮一峰共撰写博文88篇,收到打赏1079笔,美元打赏255.97美元,人民币打赏4106.04元,总计约合人民币5700元。平均每篇博文收到打赏12笔,金额65元。


阮一峰博文的平均阅读量是每篇2万人,在没有微信这样的高活跃度平台支持的情况下,已是很高的平均阅读量。阮一峰认为,在当时的外部条件下,中介机构不支持小额支付,且收费太高,支付操作非常麻烦,而且付费用户并未获得体验的提升,因此付费阅读还不可行。但即使在那么不利的外部条件下,仍有人克服困难完成支付,“如果交易费用更低、支付过程更便利、付费后能得到实际利益,我觉得付费阅读是可行的。”阮一峰说。


我举阮一峰的例子是想说明,用户是否为内容付费,跟消费是否升级,以及内容是否丰饶毫无关系,但不流畅、不平滑、不便利的消费体验,一定会大大抑制用户的付费意愿。


回到2016年,你会发现,那些内容付费产品几乎都跟微信以及微信支付进行了深度绑定,用户一键注册、一键支付,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和交易门槛。像“1元偷偷听”这样的产品特性,更是极度依赖微信支付对小额支付的支持。很难想象,没有微信支付的成熟和普及,内容付费会在2016年成为一个现象。


2013年8月诞生的微信支付,在经历了2014年的打车软件大战和微信红包的洗礼之后,迅速成为一种主流支付手段。这其中,被马云称为“偷袭珍珠港”的微信红包,自2014年1月问世后,不仅迅速改变了手机支付的市场格局,更改变了用户的支付心态,发红包、抢红包很快就成了国民娱乐项目。


经过微信红包的训练,严肃的、郑重其事的支付行为,变成了轻松的、欢天喜地的游戏行为,这种观念的改变对后来的各种内容付费影响至深,几乎相当于对用户预先进行了付费心理辅导,付费行为带来的那种紧张感,被微信红包轻轻化解了。


一个人花钱买软件,会被看成大傻瓜;少数人花钱买软件,会被看成有钱人;多数人都花钱买软件,花钱买软件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


当分答、得到们一上来就面对一大批拿钱不太当钱的用户,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如果它们认为本该如此,那又是一件多么没良心的事。支付环境的成熟和支付心态的改变,让久已存在的付费意愿得以释放,最适合的那个时间点,只能是2016年。所以,内容付费成了气候,跟内容本身关系可能并不大。




本文首发于36氪“开氪”收费专栏《keso的互联网洞察》,欲第一时间读到最新文章,下载36氪app,在“开氪”专栏中订阅。


iOS用户专属赞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