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
革鑫纳米-纳米硅领导者!
日前,两年一次的亚太材料科学院(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 -- APAM)会议在日本仙台东北大学召开。
会议选举出新的院士(Academician)45名。
其中我国大陆有13人当选,包括(以姓氏笔画为序):
毛新平(宝武研究院)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工、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院士。长期从事低成本高性能钢铁材料和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研究,取得多项成果。
介万奇(西北工业大学)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入选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现为中国功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航空学会航空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II-VI族化合物光电子材料晶体生长技术、性能表征及应用技术研究;复杂合金凝固过程基本原理与铸造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国防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航空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等3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合作完成专著1部,编著专著一部(《晶体生长原理与技术》科学出版社)。
刘日平(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材料研究会-金属间化合物与非晶合金分会理事、中国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Frontiers of Physics》编委、《材料导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块非晶合金,空间材料科学,非平衡相变与亚稳相截留。
吴峰(北京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应用化学学科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新能源材料、环境材料和绿色二次电池等方面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先后主持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防科研等项目26项,主持创建了国家863镍氢电池中试基地和北京理工大学绿色二次电池与相关材料设计、制备、评价与应用一体化的创新研究平台、校"绿色化学电源体系研究与应用"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SCI 、EI收录论文400余篇, 主编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编多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主持制定国家汽车行业动力电池标准3项。
单智伟(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领域、方向包括:1)探索并优化材料、尤其是微纳尺度材料的结构与性能;2)应用和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先进制备、测试与表征技术;3)以原位、动态、定量为主要特征的优异技术和设备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模拟,选择典型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和本领域以及相关领域专家与学者的有效合作,力求系统的建立起微纳尺度材料结构(成分,晶体结构,缺陷,尺寸,样品几何,表面,界面等)与性能(力,电,热及其耦合作用)间的定量关系,并为这些材料的最终应用提供坚实的实验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近年来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应用和发展定量的原位变形技术(压痕/压缩/弯曲/拉伸等)对目前材料研究中的一些焦点问题进行探索。
周少雄(北京钢铁研究总院)
钢铁研究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钢铁研究总院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纳米科学技术指导协调委员会委员,国家“十一五”863新材料领域“高温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技术”专题组长,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先进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非晶纳米晶软磁功能材料、稀土永磁功能材料等金属磁性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
张志东(中科院金属所)
中国科学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主任、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磁性材料及磁学研究部主任,博士生导师。最近在新型轻稀土巨磁致伸缩材料的合成、磁性超微粒子和纳米碳胶囊的制备、磁性薄膜的磁性交换耦合和量子阱效应研究、纳米复合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和机制研究、巨磁电阻材料的制备、磁制冷材料、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理论、三维伊辛模型精确解的猜想等方面取得研究进展。已在Nature, Phys. Rev. Lett.,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J. Amer. Chem. Soc., ACS Nano, Appl. Phys. Lett., Phys. Rev. B, J. Phys., J. Appl. Phys.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六百余篇,被国际同行引用五千余篇次。被邀请在国际学术刊物撰写有关稀土亚稳相、薄膜和超晶格中自旋波、双量子阱中的量子干涉效应、磁性纳米胶囊、新型稀土化合物、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理论、统计物理等方面的专题综述十二篇。
洪友士(中科院力学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材料力学性能与结构力学,主要学术成果有:钢中第二相颗粒的数量、尺度及分布影响变形、断裂和应力腐蚀开裂的机制;孔边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和塑性区分析并用于高双向循环应力下孔边裂纹扩展模型;合金材料中疲劳短裂纹萌生和发展群体损伤演化的规律与模型;亚微米/纳米金属材料的微结构和力学行为;合金材料超高周疲劳特性;水中悬浮隧道的动力响应和原型桥设计;等。
姚燕(中国建材院)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燕
黄维(南京理工大学)
代表中国科学界获得国际认可,是每一个心系祖国科学家的赤子之心。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在莫斯科正式获颁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成为建国以来第19位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国学者。
黄维院士获颁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
黄维院士是国际上最早从事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显示研究的知名学者之一,也是我国有机电子学和柔性电子学学科的主要奠基者之一。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艾伦·黑格在十多年前曾对他有过这样的评价:黄维在有机电子发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是这一领域的国际领袖人物。
徐坚(中科院化学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坚首次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直接成膜法,制备具有与荷叶表面微结构相似的聚合物仿生表面,对于开发新一代的仿生表面和涂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立了通过折光指数法原位在线检测凝胶化过程及凝胶内分子扩散过程的新方法。研究宽频低耗梯度渐变型聚合物光纤的结构性能关系。
前不久,化学所徐坚团队在绿色环保海洋抗污材料制备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氧化亚铜在海洋防污涂料、吸附有机污染物、气体传感器、光催化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然而,作为一种中间价态的铜的氧化物,氧化亚铜极易在潮湿空气中发生氧化,因而贮存和运输稳定性差。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徐坚研究员、赵宁研究员课题组在经典的“Cu2+-Cu(OH)2-Cu2O”制备氧化亚铜(Cu2O)的反应中引入植物多酚单宁酸(TA),制备得到了Cu2O-TA杂化微球。细致研究了该杂化微球的结构、组成、形成过程以及各种影响因素,提出了该杂化微球的形成机理。TA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起到了三个作用:促使Cu2O种子形成、稳定Cu2O纳米晶和作为Cu2O的保护层。由于TA的抗氧化性,所制备的Cu2O-TA微球表现出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这种Cu2O-TA微球制备方法简单、反应过程绿色环保、化学稳定性优异,将促进氧化亚铜在更广阔领域的应用,如氧化亚铜基抗菌塑料的加工。本研究成果发表在CrystEngComm, 2017, 19,1888
褚君浩(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东华大学理学院院长,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褚君浩院士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开展了用于红探测器的窄禁半导体碲镉汞(HgCdTe)和铁电薄膜的材料物理和器件研究。主要研究固体物理、窄禁带半导体物理。系统研究了窄禁带半导体的基础物理,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能带结构、晶格振动、杂质缺陷、二维电子气研究方面取得系统的研究成果,HgCdTe基础物理部分研究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提出的禁带宽度公式被国际上称为CXT公式(褚、徐、汤)。
潘复生(重庆大学)
庆市科委副主任(正厅局级)、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政协重庆市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重庆大学材料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镁业协会副会长、重庆市材料学会理事长。研究方向:专长镁合金、铝合金、工具钢、复合材料、稀土和复合矿综合利用、计算机在材料中的应用、薄带铸轧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随着事业发展并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2017年首次增加了副院士(Associate Academician)11名。
我国大陆增加的有4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立平(中科院宁波材料所)
9月13日,我国重防腐涂料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此突破也受到了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王立平研究员和薛群基院士团队经过数年技术攻关,成功突破石墨烯改性防腐涂料研发及应用的技术瓶颈,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石墨烯改性重防腐涂料。目前该成果通过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鉴定,关键技术指标盐雾寿命超过6000小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成功应用于国家电网、石油化工、海洋工程与装备等领域。
孙明月(中科院金属所)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加工与模拟研究部副主任,中国塑性工程学会大锻件学委会委员,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船舶工程》编委,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主要从事大锻件/特钢材的控形控性先进技术研究。与企业紧密合作,突破若干技术瓶颈,实现了大型船用曲轴、百万千瓦核电压力容器、千吨级加氢反应器筒体、海洋平台齿条板等大型锻件的国产化,打破了我国系列重大装备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为企业新增产值10亿元。首次提出金属构筑成形方法,颠覆了传统锻件热加工流程,吨钢降低制造成本20%、减排20%。承担和参与国家核电和机床重大专项、国家863 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9篇,授权专利28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0)、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排名第1)、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2)、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等科技奖励10余项。
宋影伟(中科院金属所)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项目研究员,研究领域:镁合金的微观腐蚀机制,镁合金的表面防护技术,金属表面处理(化学镀,电镀,氧化等),材料的耐蚀性评价,医用生物可降解涂层。
周峰(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峰,主要研究方向工程材料表面涂层技术、表面有序微纳米结构化、防污减阻降噪材料、智能聚合物刷与传感传动应用。发表包括JACS、NanoLetters、AngewChem、AdvMater和AdvFunctMater等刊物中英文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文章70篇,申请中国专利十余件。
APAM现有11个会员国和地区,包括俄罗斯、韩国、日本、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蒙古、乌兹别克斯坦,现有院士(早期称Member,后改为Academician)500余人,其中中国大陆共有86人曾当选,包括(排名不分先后):陈能宽、林兰英、钱人元、徐僖、柯俊、师昌绪、肖纪美、颜鸣皋、严东生、冯新德、姚熹、蒋明华、周本廉、闻立时、胡壮麒、李恒德、王拂松、傅恒志、邹世昌、周尧和、李依依、金展鹏、周廉、朱道本、柯伟、洪茂椿、郭景坤、王震西、叶恒强、白春礼、谢思深、卢柯、包信和、成会明、刘维民、李卫、俞大鹏、谢毅、褚君浩、黄维等中国两院院士,以及40余名非中国两院院士。
过去25年来,APAM针对各国和地区关键材料的需求,促进各国和地区单边及多边交流与合作,推动创新与创业育成,促进亚太各国和地区政府支持并进行人才培训,协助提升亚太青年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上的参与层次,激励具有前瞻性的研发,进而创造材料科技的新生事业,并促成相关工商产业规模发展。
我国大陆前两届当选的院士包括(以姓氏笔画为序):
2013年16名:刘维民(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会明(中科院金属所)、孙卓(华东师范大学)、李卫(北京钢铁研究总院)、李殿中(中科院金属所)、沈鸿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建敏(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亚非(上海交通大学)、杨德仁(浙江大学)、周延春(北京航天材料与工艺研究所)、俞大鹏(北京大学)、易小苏(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罗毅(清华大学)、高超(浙江大学)、徐骏(南京大学)、薛徳胜(兰州大学)。
2015年8名:王志光(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王俭秋(中科院金属所)、孙军(西安交通大学)、戎利建(中科院金属所)、陈立东(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谢毅(中国科技大学)、温兆银(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蒋青(吉林大学)。
本文综合自:科学网等网络。
本文内容转载于DT新材料一DT高分子在线,仅用于对相关内容的学习交流,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手机/微信:13989848845)
微信ID:gexinshiji长按二维码关注革鑫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