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联达造价圈
广联达造价圈致力于为广大造价从业者提供最专业的知识、技巧,和最前沿的行业资讯,争做造价从业者最靠谱的朋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T中文网  ·  “海拔1049”:阿尔卑斯山深处的艺术能量 ·  10 小时前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  做好稳外资“加减法” ... ·  22 小时前  
新消费日报  ·  老铺黄金要调价了! ·  昨天  
中欧商业评论  ·  杭州为什么难以追赶?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联达造价圈

数字化应用为什么是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

广联达造价圈  · 公众号  ·  · 2020-03-13 17:00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 注我们,记得“星标”或“置顶”呦~


广东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站作为全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试点地区,全面落实市场化改革的政策要求,将数字化技术与实际业务相结合,为造价从业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广东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站副站长卢立明在采访中表示:数字化是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逐步发展“网上造价站”转型,为政府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应用服务,不仅让企业、让群众更好实现网上快捷办事,而且还要实现平安办事、健康办事的新目标。

广东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站副站长卢立明

记者:卢站,您 能给我们谈一谈当前疫情形式对整个建筑行业和造价领域有哪些影响吗?

卢立明:建筑业和建筑业的从业者都受到不小的影响。2019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24.8万亿元,作为国民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建筑业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项目实施进度延期 ,人员流动少,材料无法正常运输,行业的供应链处于非正常状态。所有项目需要重新调整之前的计划和方案,变更项目实施节奏;

二是工程投资成本增加 ,工期延误、停工损失、防控费用增加、人材机价格上涨等对项目的成本、投资效益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合同双方在工程造价方面极有可能产生工程纠纷;

三是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某些优秀的餐饮企业认为他们能扛住三个月的不营业,我们建筑行业各关联企业又能扛多久?今年上半年,大部分企业会出现产值下降,有些企业甚至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经营停滞,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应对挑战的能力,都会在未来几个月得到体现。疫情过后,企业的生存状况、从业人员的稳岗状况都将影响着建筑业的稳定发展。

但是总体上,我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总结反思这次疫情影响,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的各项工作部署下,建筑行业一定能从这次疫情中汲取经验教训,一定会有深刻反思,不排除这次疫情将成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拐点。


记者:目前造价站的工作是否受到影响?我们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这些影响呢?

卢立明:目前我们站里的主要业务分两类, 一是日常造价管理工作,定额的动态调整、应用解释、造价纠纷调解、信息发布等,二是专题业务工作,以个别专项定额的修编、造价改革系列工作为主。 目前各项工作都在按部就班实施,需要实地调研等线下工作可通过其他途径实现,特别是造价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不会受到影响。

至于说采取了哪些好的方式来减少影响,可能不得不提的就是一些线上办公的工具以及一些系统和平台,比如像我们站里之前建立了 定额动态管理系统 ,社会对定额使用过程中的疑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反馈给我们,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让各专家在线参与定额的修编工作。另外地我们建立的 工程造价纠纷处理系统 ,合同当事人对造价的争议和相关依据资料都可以在线提交。并且,我们为两个系统已经建立了众多社会专家共同参与的机制,所有交流沟通和工作成果都在系统内传递、留痕,所以日常业务都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此外, 各地市站的工作也大部分采用了互联网平台,像概算价、合同价、最高投标限价和结算价的备案、价格信息的采编发布等工作,都能保证正常服务。 这些措施,到今天回头看,我们走对了,我们落实了数字政务服务的改革要求,不仅实现群众办事不用跑,还实现了提供服务工作的人员一样不用跑,都是可以在线协同处理。

也正因如此, 今年广东开展的工程造价改革试点各项工作,明确所有的改革成果最终都是落地到“在线化” ,像未来我们实施的网签合同服务、信用信息管理、建材价格信息管理等,逐步在向“网上造价站”转型,最终是要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应用,为政府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应用服务,不仅让企业、让群众更好实现网上快捷办事,而且还要实现平安办事、健康办事的新目标。


记者:从您的分享中可以看出站里正通过一些信息化平台来为行业提供服务,那站里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考来建设和应用这些信息化平台的呢?

卢立明:这次疫情期间,我们之前建立的这些数字化信息平台及系统,给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我们是否应该适时做些调整或者变革,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第一,不确定性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种常态。 以往基于稳定的、确定的逻辑制定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应该得到重新审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工作机制和模式必须是柔性的、动态的、自我调节的。现阶段我们需要思考将工作方式从聚集式转变为分散式,管理方式由线下式转变为线上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