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正午故事  ·  张辛欣:疼痛、AI与中医加持 | 正午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藏在60秒微信语音里的“强制的爱” ·  3 天前  
真实故事计划  ·  潮湿的北京有了第一批受害者 ·  4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熬夜之后喝人参茶,“朋克养生”真的靠谱吗? ·  4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十一”旅行打卡前,推荐认真阅读这篇“攻略”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中国美术馆直追“故宫跑”,门前长队等看压箱底的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傅抱石……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11-24 18:47

正文

展览包括齐白石32件、徐悲鸿7件、林风眠8件、傅抱石19件、李可染12件、庞熏琹7件、叶浅予23件、吴作人42件和吴冠中38件作品,近乎于一部完整现的中国现代绘画史。这些作品只展出十天时间,展期至11月26日止。

北京东四西边有个十字路口,西北角是中国美术馆,东北角是三联韬奋书店,东南角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从绘画到图书再到戏剧,这个看似充满了上世纪现代主义审美的十字路口往往被年轻一代所忘记。然而最近两个月,这个十字路口发生了巨大变化。人艺的《茶馆》和《窝头会馆》因在年轻观众中爆火而排起购票长队,24小时营业的三联书店终于迎来了全面装修,充满现代感设计的中国嘉德中心在十字路口西南角刚刚建成,频频办展。与此同时,中国美术馆也在近日发力,掏出了压箱底的收藏,做了一场中国现代绘画的超级大展。

于是就有了这几天的景象,中国美术馆门前排队的队伍从五四大街拐了个弯一直排到了美术馆东街的三联韬奋书店对面。观众对中国美术馆如此热情,上一次还要追溯到1978年的展览《19世纪法国农村风景画》,彼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渴望外界知识的青年们拥挤在展馆里,文化大发展的十年就此开始。

中国美术馆门前排队的队伍(张星云 摄)

《美在新时代》的展览,名字很普通,但中国美术馆将自己的经典馆藏悉数展出。从齐白石到傅抱石,从写实主义的徐悲鸿到现代主义的林风眠,可以说将中国现代艺术史主要流派全部呈现。观众可以从如此众多的大家作品中看到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基本母题——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中西合璧的探索,还可以感受每位大师在命运和创作面前所做的选择。

我们以部分展作,和读者分享。


齐白石


齐白石晚年作画产量极高,因此并非幅幅精品,而此次展览的32件齐白石作品质量极高。

齐白石出身农家,家境贫寒,早年以雕花木匠和民间画工为生。57岁方至北平,在法源寺以卖画度日,后在北平画坛领袖人物陈师曾的鼓励下,“衰年变法”。在继承中国传统文人画精髓的同时,虫、鸟、虾、雄鸡、大白菜等民间题材无不入齐白石之画,因此自成一派,得成大名。当年徐悲鸿出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尽管当时一众留洋教授极力反对,他依然坚持聘请齐白石任教授。

齐白石 公鸡 147.4×34.4cm 1935年 国画 中国美术馆藏

齐白石 篆书“百花齐放”35102.5cm 1953年 书法 家属捐赠老舍、胡絜青藏画


徐悲鸿


此次展出了1978年徐悲鸿八骏图邮票所用的原作,其画前的观众数量也是最多的。

徐悲鸿1919年考取公费留学法国,习西画,1927年回国后曾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将西方绘画的写实主义和中国画的笔墨、题材和精神相融,在油画和中国画领域皆有中西融合之先行者的成就。比如他在法国留学时在动物园画过大量马的速写,并将马坚实的造型结构和中国画的笔墨相融合,成就了画马的名声。

徐悲鸿 奔马  105×60.8cm  1944年 国画 中国美术馆藏


林风眠


此次展览中,除了他标志性的纸本设色风景绘画之外,还有四幅60年代所做的水彩花卉、静物画,观众们可以一睹其颜色的使用。

1918年,林风眠与蔡和森、蔡畅、向警予等革命志士乘同一条船去法国,先后学习于第戎美术学院和巴黎美术学院。1925年回国后,林风眠就此开创了一种新的中国画风格,用西方绘画的构图和表现方式,通过中国画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他先后做过国立北平艺专和国立杭州艺专的校长,其充满现代感的纸本设色影响了几代中国画家,“法国三剑客”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皆是他的弟子。

林风眠  油灯花果     67.9x67.2cm 1960年  水彩



庞薰琹


此次展览7件作品涉及油画、国画以及水彩画,形式丰富。从他40年代在云贵地区搜集少数民族服饰纹样时所作的水彩画中,可以看到法国艺术的影响。

1925年赴法的庞薰琹深受西方现代绘画影响,回国后他曾受聘于国立北平艺专。1949年后他没有去画工农兵等主流政治题材,一心做图案设计、装饰设计、陶瓷设计,甚至印染花布,1956年出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属于新中国工艺美术开创者之列。他在自传中写到:“我从不给学生改画,更不愿意别人在我的画面上修改。”

庞薰琹 背篓40x30cm 1946年 水彩  中国美术馆藏


傅抱石


有别于西洋派,1933年傅抱石在徐悲鸿的帮助下东渡日本留学,于帝国美术学校攻读东方美术史并研习绘画,1935年回国后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他的山水画,大块面泼墨,大块面皴擦,被称为“抱石皴”的散锋笔法逐渐形成。傅抱石身前身后都对同时期的一代画家有着深远影响,其作品在海内外收藏市场也地位极高。

傅抱石  云中君 1954年 36.2×48cm  国画 中国美术馆藏

傅抱石 待细把江山图画  100×111.5cm 1961年 国画 中国美术馆

傅抱石 黄河清 51.2×76cm 1960年 国画 中国美术馆藏

傅抱石 金陵山水 89.1×56.8cm  1947年 国画 中国美术馆藏



李可染


没有留学经历的李可染被认为开创了新中国山水画。他1946年应徐悲鸿之邀曾任教于北平艺专,同时拜齐白石、黄宾虹为师。受过良好西画基础教育的李可染后来自创积墨法,并将油画中的测光和逆光引入中国画,使作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层次和体积感,某种程度上,将中国山水画从古典文人形态转向现代形态。

李可染 暮韵图  61.1×48.5cm 年代不详 国画 中国美术馆藏


吴作人


本次展览中有吴作人40年代在西藏的写生、摹写莫高窟壁画的水彩,以及晚年专攻国画后所做的一些中西融合的尝试。

吴作人30年代留学比利时,1935年回国,后应徐悲鸿之聘赴北平,接管北平艺专,任油画系教授,1949年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他早年主攻素描和油画,擅长将中国传统元素和意境渗透在油画创作当中。

吴作人 高原傍晚 29×38cm 1944年 油画 中国美术馆藏

吴作人 霍卢郊外 29×38cm 1944年 油画 中国美术馆藏

吴作人 展翅 136×67.5cm  1977年  国画 中国美术馆藏


吴冠中


此次展出了38件吴冠中的作品,几乎占了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馆藏总量的一半。

在林风眠的得意门生“法国三剑客”中,赵无极、朱德群选择定居法国,而吴冠中1950年归国,先后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地。此次展览中,观众们可以看到他回国初期于拉萨、武夷山、崂山等全国各地的写生油画,也可以看到他80年代经历转变后形成的绘画语言,其纸本设色在保留传统水墨元素的同时极具现代感,被视为林风眠中国画革新的延续。

吴冠中 根扎南国145×368cm 1998年 国画 中国美术馆藏


叶浅予


叶浅予早年以漫画出名,抗战期间在郭沫若手下画抗战宣传漫画,40年代在上海媒体有长篇连载漫画,解放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凭借着深厚的速写功力,叶浅予后来主要创作水墨人物,经常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题。他为许多我们熟悉的文学名作都配过插图,比如茅盾小说《子夜》、老舍剧本《茶馆》。在展览中,观众们也会看到他创作的老舍漫画形象。

叶浅予  凉山舞步  135×68cm 1964年 国画 中国美术馆藏

叶浅予 漫画文艺人物(老舍) 年 27 ×40cm 年代不详 中国美术馆藏

叶浅予 民族大团结  123×183.4cm 1953年  国画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一键下单新刊「西南联大八十周年」

 点击阅读原文,今日生活市集,发现更多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