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动脉网
动脉网(www.vcbeat.net),关注互联网医疗及健康领域的新技术、创业和投资,以及新技术背后的伦理变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为什么有人会假装痴情,来为自己谋利?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从小被古文喂大的孩子,原来都是“学霸体质” ·  2 天前  
新周刊  ·  县城电影票凭什么比北上广还贵? ·  2 天前  
新周刊  ·  有大佬在金价暴涨前卖掉金矿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动脉网

2027年产值超300亿元!重庆发布重磅智慧医疗装备产业政策

动脉网  · 公众号  ·  · 2025-01-19 08:00

正文


重庆市正积极推进智慧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称《行动计划》),落实了重庆市智慧医疗产业发展的若干细节,计划通过2年时间,推动全市智慧医疗装备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60%以上,2025年产值超过100亿元,2027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对于重庆智慧医疗装备产业而言,这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消息——重庆市 正聚焦高端医疗设备、高值医用耗材、高效体外诊断和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领域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和拳头产品。


01

5大工程、17条举措加强创新开放,首创医工融合等政策解决行业堵点


据《行动计划》解读新闻发布会消息,该计划具体有 3个方面发展目标

一是,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的领军企业达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5家,专精特新企业达100家,10亿元级“大品种”达10个,产业体系更加健全;


二是,建成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综合体5个、创新研发平台100个、临床试验机构50个、中试验证平台5个,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基本完备;


三是,推动实施600个创新医疗器械应用示范项目,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力度持续增强。


这意味着,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一方面,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大品种”的培育将推动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群体,以及行业标志性产品形成,进一步带动产业链发展,推动智慧医疗装备产业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另一方面,创新综合体、创新研发平台、临床试验机构、中试验证平台,以及创新医疗器械应用示范项目的实施,均在促进源头创新,增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力度,使产业技术基础体系更为完备。

回归《行动计划》,计划中提出了实施 “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创新产品倍增上量、开放合作扬帆出海、优质企业培育、产业生态创优”5大工程,共17条举措 。这些政策聚焦当前产业存在的难点,以创新主体和产业生态培育为目标,涵盖 研发创新、审评审批、医工融合、人才引育、海外合作、市场拓展、企业培育、平台培育 等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行动计划》中还提出了 国内首创政策 。如第4条,提出鼓励“企业出资出题,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解题”的横向合作模式,应用示范产品可按规定直接进入参与项目的医疗机构使用,应用示范项目视同省部级纵向课题,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的贡献可作为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这一举措有利于提升企业、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合作发展动力,也有利于提升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各方面力量的协同创新积极性。

此外, 《行动计划》还提出了多项力度较大的举措

其中, 第7条和第8条提出建立优先评审机制 ,并实施重点项目前置服务,通过提前介入和专班指导,加速产品上市进程。 第9条则鼓励创新产品在医院配备使用 ,为此将研究制定并动态调整《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创新产品目录》,并在市药交所设立挂网采购专区,医疗机构应遵循“应配尽配”原则,积极研究入院配备使用事宜,以助力产品快速拓展市场。

第16条强调常态化开展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审核,建立智慧医疗装备创新产品快速纳入医保的新机制 ,并支持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备案应用,从而加速产品的临床应用。 第17条则明确组织实施创新产品的集中招标采购 ,对智慧医疗装备创新产品的采购使用,将参照集采中选药品实行医保预付制度,提前支付给医疗机构,以帮助企业扩大产品规模。


02

11条新政扶持行业发展,创新产品落地、企业规模提升、金融支持并重


围绕创新产品加速上市、落地生产和市场拓展,支持企业和平台提升质量、做大规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3个方面,重庆市提出了11条政策,以扶持行业发展。

在研发支持上 ,重庆市科技局单项目最高支持1000万元,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项目最高支持800万元;

审评审批方面 ,重庆市药监局将产品检测时间比现在平均缩短15—30天,第二类医疗器械审评时间平均缩短20天;

品种支持方面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对新产品按照创新程度给予20万元—300万元不等的奖励,对通过FDA、EMA、PMDA或WHO等国际机构合规性检查并实现海外销售的,每个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企业投资及并购支持方面 ,市经济信息委对将市外并购项目转移到重庆的,择优按并购金额的5%给予最高奖励500万元;企业生产线新建或技术改造的,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0%,给予最高奖励1000万元;

金融支持方面 ,市科技局设立2亿元种子基金,推动相关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重庆渝富控股集团设立市级智慧医疗装备专项投资母基金,与集聚区、企业和社会资本合作,根据项目情况参与子基金投资,打造100亿元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基金群。市经济信息委对企业融资、贷款和融资租赁等给予最高500万元到1000万元支持。

除此之外,《行动计划》还通过细化政策,确保组织保障,以分层分线推进各项工作。通过各集聚区出台相应的产业支持政策,以及持续建设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基地等形式,营造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生态。


03

4大具体举措,加强重庆智慧医疗装备产业链建设


历经过去的探索,重庆市在智慧医疗装备产业链建设上已初显成效,特别是在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血液透析、诊断试剂等领域,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正是为了进一步深化这一优势,市经济信息委还将结合《行动计划》,聚焦产业链建设, 重点从4方面发力

首先,重视企业问题办理,上线运行“企业码上服务”综合场景应用,“强化企业服务、提升减负成效”。同时,全面梳理企业诉求,分层分类研判分析,协调推动 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其次,全面落实相关政策,给予企业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2024年市经济信息委已统筹专项资金1.97亿元支持生物医药领域,其中医疗器械领域获得1.25亿元。接下来,为 实现产品数量倍增,对获批注册证的企业给予奖补 ,其中三类医疗器械给予最高300万奖励,二类医疗器械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以实实在在的资金扶持,助力企业发展;为 助推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对通过FDA等国际机构合规性检查的产品,每个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为 鼓励企业开展兼并重组 ,对将市外并购项目转移到重庆的,按照并购金额的5%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为 鼓励企业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线智能化水平 ,对企业生产线新建或技术改造的,按照项目总投资的20%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为 鼓励第三方平台建设 ,对智慧医疗装备专业服务机构,如CRO、CDMO、CMO等平台按照合同额的5%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为 加强对企业金融支持 ,对企业融资贷款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贴息补助。以实实在在的资金扶持,助力企业发展。

三是, 加强优势领域的聚链成群效应 ,通过完善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扩链的激励机制,支持企业与国内院校合作,积极开展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自主研发和国产化。同时,抓住成渝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部委的政策支持,努力打造重庆智慧医疗装备的产业名片。

最后,充分发挥重庆在 高校、医疗机构、研发平台和企业资源方面的优势,瞄准连续动态监测器械、心血管植入介入器械、医用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等高端领域 ,按照“聚焦赛道、聚焦企业、聚焦产品”的原则,绘制产业图谱,形成产业发展作战图。通过加强企业引育,不断做大产业增量,推动重庆智慧医疗装备产业链的持续发展壮大。


04

明确医疗装备的检验检测和审评审批细则,重庆医疗器械质量检验中心检验资质参数今年内将达1万项


提高审评审批质效,加快临床医疗器械审批上市对于满足临床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增强国际影响力至关重要。正因如此,《行动计划》针对慧医疗装备的检验检测和审评审批也明确了细则。

政策解读会上,市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世斌提出,市药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按照《行动计划》的部署,持续深化改革,加大对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重点抓好以下3方面工作:

一是检验审评扩能提速 。推进检验能力建设和审评机构能力评价,扩大检验资质、审评资质覆盖范围,提升检验、审评质效,重庆医疗器械质量检验中心检验资质参数今年内将达到1万项,2027年达到1.2万项,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评平均时限缩减至40个工作日。

二是实施重点项目前置服务 。将审评审批资源向创新产品倾斜,对创新性强、具有显著临床价值的重点产品实行提前介入、全程指导、研审联动,对符合条件的产品开展并联审批,加快产品注册上市。支持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创新服务中心或服务站,为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发展提供专业辅导和精准便捷服务。

三是支持创新产品研发落地 。对进入创新审批程序的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全过程加强沟通交流,提供个性化指导,建立创新产品注册检验绿色通道,实行即收即检。强化对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创新申请的技术指导。支持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开展国际化合作和拓展海外市场。同时,市药监局也将持续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努力构建适应产业发展和安全需要的监管体系,以高效的监管提升产业合规水平,助力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05

建立智慧医疗装备创新产品快速纳入医保新机制


不止如此,《行动计划》中还包括了“建立智慧医疗装备创新产品快速纳入医保新机制”这一政策。

对此,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良和明确,医保部门已出台政策,从加快创新医药进院使用、促进创新医药临床应用、拓展创新医药支付渠道、加强创新医药服务支持等方面,全面赋能重庆市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下一步,市医保局还将全面落实《行动计划》各项任务,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畅通创新医用耗材产品挂网渠道。 出台《重庆市医用耗材挂网交易采购工作细则》,明确在市药交所建立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创新产品挂网采购专区,进一步完善优化专区服务功能,确保企业创新产品及时完成挂网销售;

二是,助力本地创新产品和技术临床收费准入。 加快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受理审核。支持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随时向市医保局备案开展已公布实施的新增项目。规范整合重庆市现行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牵头落实部分国家医疗服务项目立项指南,为重庆市本地企业创新产品及时进入临床应用以及全国推广,提供医疗服务收费政策支撑;

三是,探索通过集中带量采购支持创新产品销售。 以集采为切口,促进医药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以集采为抓手,提高本地创新产品市场占有率,赋能产业创新、促进重庆市创新企业走向规模化高质量发展之路。在目前执行集采中选结果药品756种、耗材27类基础上,推进集采扩面提质,将符合条件的本地企业产品纳入联盟集采范围,以中选产品完成任务量作为医疗机构考核指标。同时,组织医疗机构探索开展联合议价采购,发挥医疗机构采购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多元化、多渠道促进本地企业产品进入临床使用。


06

联合4个重点区县,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打造百亿规模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基金群


为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特定的产业领域,促进领域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当地,重庆市还将按照市政府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发展战略,拟由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联合4个重点区县—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大渡口区和沙坪坝区,同步引入社会资本分别组建4支目标规模25亿元的子基金,形成百亿规模的智慧医疗装备基金集群,直接投资项目带动产业发展。

在各个子基金中,产业投资母基金均将作为基石出资人最高出资比例可以达到30%,引导各基金 投向高端医疗设备、高值医用耗材、高效体外诊断和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领域

同时,基金还将结合各区县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侧重和特色,从投资经验、管理规模、成功案例、储备项目等方面,综合选择各子基金管理人。

在基金群的运作上,则将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的原则,以基金链接资本促进招商,培育产业,通过先行支持重点区县智慧医疗装备基金组建,同步推进全市其他区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促进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07

推动全市医疗机构参与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发展


事实上,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一直高度重视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发展,已出台政策,从临床研究、人才队伍、科研平台、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多跨融合、经费保障等方面,全链条支撑智慧医疗装备研发和应用推广。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开展了医疗器械示范应用项目66个,医工融合项目82个,科研成果转化28个,转化金额1.9亿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