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群学书院
群学书院由南京大学学者举办。秉承百年学府悠远文脉,依托全球领域智库资源,定期举办各类专业课程、沙龙、研讨、参访。传播多元文化,共铸人生理想,为创造健康社会不断前行。总部地址:南京中山陵永慕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智讯ZEX  ·  品牌干货|律师抖音避雷指南 ·  17 小时前  
智讯ZEX  ·  品牌干货|律师抖音避雷指南 ·  17 小时前  
分享迷  ·  5个比吾爱论坛还刺激的公众号! ·  昨天  
分享迷  ·  5个比吾爱论坛还刺激的公众号! ·  昨天  
舰大官人  ·  🎋 -20240917225534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群学书院

百岁贝聿铭:一位圆融中西的东方贵族

群学书院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4-26 08:57

正文


建筑是一种权力的雄辩术。

——尼采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出生在中国广州,

今天是他一百周岁生日。

一百年来,从来没有一位华人建筑师,

像贝聿铭这样,

从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里汲取精华,

又游刃有余地穿越于两种文化之间。

作为百年来全球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

他是东方西方、艺术商业、阴阳新旧的矛盾统一,

他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文化跨越者。


苏州狮子林指柏轩


01


2003年11月4日傍晚六点半,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狮子林早已寂静无人,园内东北角的二层小楼指柏轩内,却鲜花簇拥,烛光摇曳,二十一位中外宾朋,围绕一张特号加长餐桌,品尝了一席极品精萃的苏帮家宴。


前点:蟹黄小笼

热菜:碧螺水晶大虾仁、翡翠玲珑白玉羹、御赐松鼠鳜鱼王、西施浣纱千万缕、吴侬家常酱汁肉、古法镜箱藏珍宝、太湖玉白鱼、珍珠玛瑙金栗子、银环龙舌炖菜心

主饮:十年陈绍酒

点心:黄桥酥饼、桂花鸡头米、酒酿圆子

风味:清蒸大闸蟹

 

明清以来,苏帮菜就以精致典雅闻名于世,然而像这样极尽精巧细致之能事的名荐,也不多见。


比如,第二味热菜“翡翠玲珑白玉羹”,“翡翠”以莼菜、荠菜提色;“白玉”以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起鲜;羹汤以塘鳢鱼、激浪鱼、鸡中翅吊味;一盅汤羹而八宝俱藏。


而最后那味清蒸大闸蟹,则是由七位厨师,以杭州手打蟹八件,将六两雄蟹蟹肉剔出,以蟹盖罩住蟹黄蟹团,将蟹脚肉三节一条再摆成蟹脚形状,“整只”原样装入玻璃碗内上桌,而佐餐的姜茶,则以红糖、咖啡豆合煮,滋味绵长。

 

宴会的主人,是86岁的贝聿铭。

 

在整个苏州,乃至整个中国,有“特权”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典园林内,以这样一桌绝世家宴飨客的,大概只有贝聿铭先生一位了。

 

贝聿铭并不是什么权势熏天的大人物,这只不过是温柔敦厚的苏州人,对这位“乡亲”表达感谢的一种方式:2002年,85岁的贝聿铭,接受了生平“最具挑战”的设计项目——苏州博物馆新馆,他把在中国大陆最后一个亲自操刀的设计项目,献给了故乡。

 

更何况,狮子林本来就是贝家的产业,至今仍有老苏州人,把狮子林称作“贝家花园”。童年有一段时间,贝聿铭每年暑假就是在这个园子,与同族的兄弟一起消夏的。到了晚年,他总把这里称作“我的家”。

 

1949年以后,贝家后人把狮子林捐献给国家,这座有着600年历史的遗珍,才第一次成为普通人可以涉足的“人民公园”。


少年贝聿铭在狮子林

 

02

 

贝聿铭一直坚持他是苏州人,其实他在苏州居住的时间并不长。甚至他在中国生活的时间,与他漫长的生命历程相比,都显得那么短促——18岁时,贝聿铭从上海启程前往美国留学,从此再也没有回国长期居停。他人生中超过五分之四的时间,并不在中国。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贝聿铭心底里的中国情结与文化认同,他在中国大陆的最后一件作品,是富于中国古典审美情趣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这也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叶落归根”。

 

1917年,贝聿铭出生那一年,他的家族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是他的祖父贝理泰(1866-1958)担任了新开办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苏州分行行长,这是苏州第一家私营银行,贝理泰由此成为苏州商业银行业的开创者,也因此成为五百年来在苏州开枝散叶的世家大族“吴中贝家”向银行世家转型的奠基人。

 

第二,贝理泰的堂弟、中国近代颜料大王与地产大亨贝润生(1870-1941)用9900块银元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买下,又花费80万银元,前后历时十年加以修缮——尽管日后贝聿铭对他这位叔祖的审美水平不敢恭维。

 

这两件事,仿佛中国名门望族近代转型的隐喻:一方面向西式现代金融工商实业转型,同时积累经济与社会资本,另一方面,从不曾放弃旧式士绅阶层的审美情趣与生活态度。

 

终其一生,贝聿铭始终从家族的这种文化血脉中汲取营养,中国文化赋予他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以及扎根传统贵族特有的权威感,而美国文化使他能够从历史重荷解放自己,投入更广阔的现代潮流中。在他身上,同时存在着两个世界,他也同时被两个世界所需要。


贝聿铭父亲贝祖诒与继室、一代名媛蒋士云

 

03

 

1935年8月13日,贝聿铭在上海码头登上“柯立芝总统号”,开启了横跨太平洋的求学之旅。

 

这一年,贝聿铭只有18岁,对即将到来的异域生活,他却丝毫没有担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早在我能说英语之前,我的家庭已经使我能够打入波士顿的上流社交圈了”。

 

少年贝聿铭此言并不夸张。

 

他的祖父是银行家,父亲贝祖诒(1892-1982)更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重要的国际银行家,中国银行总经理、中央银行总裁,也是1944年奠定战后世界国际货币格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亲历者。

 

贝聿铭留美的第一站,是梁思成、林徽因和杨廷宝的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不过,据说因为害怕画图,两个礼拜后,贝聿铭就“落荒而逃”到了麻省理工。他在波士顿的上流文化圈游刃有余,度过了个人建筑教育史上“最重要的两天”——在MIT校园里如“朝圣”般聆听了柯布西耶(Corbusier,1887-1965)的讲演,从此成为后者的信徒,甚至一辈子带着柯布西耶式的黑框眼镜。

 

MIT毕业后,贝聿铭进入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深造,有幸遇到了当时欧美建筑界领军人物、包豪斯学校创办人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

 

1946年,贝聿铭从哈佛毕业,志得意满地准备回国施展拳脚,内战阻隔了他的步伐,他下一次再踏上祖国的土地,已经是28年以后的事了。


1964年12月13日,贝聿铭与杰奎琳出席新闻发布会

 

04

 

1964年,不到四十岁的贝聿铭,几乎在一夜之间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华裔设计师,成为美国乃至全球建筑界家喻户晓的人物。

 

起因是另一个全美家喻户晓的人物——肯尼迪总统的未亡人,被美国人视为最美第一夫人的杰奎琳.肯尼迪(Jacqueline Kennedy,1929-1994)。

 

1963年震惊全球的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后,杰奎琳把为亡夫修建纪念图书馆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在候选的18位全球顶级建筑设计师中,贝聿铭是最默默无闻的一位,或许是血脉里东方贵族彬彬有礼的风度和敢于改革的气派,让杰奎琳最终属意于他。

 

贝聿铭说,杰奎琳曾经同他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和我的丈夫很像。这恐怕不仅指的是两人是哈佛校友,生日仅仅相差33天,更重要的是两人都有勇于追求改变的勇气和开通包容的胸怀。

 

虽然从建筑艺术本身的角度说,肯尼迪图书馆的项目并不成功,但贝聿铭却与杰奎琳保持了终身的友谊,直到逝世前两年,深居简出的杰奎琳,还受贝聿铭的邀请,前往北京参加香山饭店开幕仪式。

 

此后,1978年,贝聿铭设计了美国最重要的公共文化建筑——国家美术馆东馆,以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有力驳斥了现代主义运动业已衰落的论调,从此被视作“现代主义的最后一位大师”。一年以后,开启中美破冰之旅的邓小平,就是应邀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讲演。

 

1983年,贝聿铭问鼎建筑学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人。

 

1989年,贝聿铭设计的罗浮宫扩建工程“玻璃金字塔”,在争议声中成为巴黎的“世纪纪念碑”。

 

尽管很少滔滔不绝的阐述自己的建筑理念,此时贝聿铭已注定要成为被载入建筑史册的人物,“他相信他的建筑自己会说话”。


1984年,贝聿铭获封法兰西艺术学院外籍院士

 

05

 

1971年,贝聿铭听到一个消息:美国乒乓球队受邀访问北京。他激动地在工作室里走来走去,对身边人说;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也许过两三年,我们就可以去中国啦!

 

果然,三年以后,贝聿铭受邀随美国建筑师协会访问中国,此时距离他去国,已经39年。

 

北京方面把他视为中美“文化破冰”的重要桥梁。几年后,谷牧副总理亲自邀请他为北京设计一座建筑,“在中国留点纪念”。贝聿铭婉拒了在长安街沿线修建高层建筑的建议,“我的良心不允许我这么做——从紫禁城墙上往上看,你看到的是屋顶金色的琉璃瓦,再往上就是蓝色的天空,中间一览无余,那就是使紫禁城别具一格的环境。假如你破坏了那种独树一帜、自成一体的感觉,你就摧毁了这件艺术品。我无法想象有一幢高层建筑像希尔顿饭店俯瞰白金汉宫那样居高临下俯视600年的故宫。

 

今天身处北京二环里鳞次栉比的高楼中,回过头再读贝先生这段文字,唏嘘之外,甚至有点悲凉。

 

最终,在陈从周先生的顾问下,贝聿铭设计出了香山饭店这座“中国现代建筑语言”的实验室,它既不同于西方现代建筑样式,也不同于中国古典建筑模式,而独辟蹊径地创造了“第三种风格”,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次立足本土、结合中西的超前尝试。


贝聿铭、吴良镛、陈从周等为香山饭店勘察

 

06

 

贝聿铭总说自己是苏州人,因为这里是五百年来整个贝氏家族的发源地和根基所在,他85岁开始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他将对故乡、对家族血统、对中国文化、对建筑语言和几何形体的热爱,都融合在这座建筑里。贝聿铭说,这座建筑是他的“小女儿”,也是他的一部“中国自传”。

 

在贝聿铭眼里,苏州距离上海不到一百公里,却依旧保存了完整的中国古典生活形态,很多苏州人甚至仍然生活在明清时那种理想的生活里。尽管如此,他想在苏州寻找的,是如何在今天林立在中国城市的摩天大楼和真正的文化根基之间架设桥梁,是如何对中国传统的升华。

 

某种意义上,苏州博物馆新馆是最接近贝聿铭建筑理想的。如今,苏州博物馆一年四季游人如织,既是来看展品的,更是来逛园林的——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就是最大的展品和体验场景。

 

对于贝聿铭来说,苏州博物馆的巨大成功,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隐喻,在他身上,一直并存着两个世界,获得新世界的同时,一直还保留着原来的世界,并且,越到后来,他越深切地意识到早年中国经验对自己的影响:传统大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古典园林中人与自然的共存,都赋予他一种内在的东方式思维。终其一生,他是一个中国贵族,这种贵族性,不仅体现在生活品质的讲究,更体现在精神世界的圆融,这是中国人独有的境界和平衡。

 

据说,美国国家博物馆东馆入口处墙壁上贝聿铭的名字,全被摸黑了,怎么洗都洗不掉——太多游客喜欢摸他的名字,人们说他是东方人,摸他的名字会带来好运。




参考文献

贾冬婷:《百岁贝聿铭》,《三联生活周刊》932期。

李菁:《成为贝聿铭》,同上。

贾冬婷:《重返中国:另一种现代路径》,同上。

张一苇:《神秘的东方贵族》,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


贝聿铭作品: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贝聿铭作品:美秀美术馆


贝聿铭作品:伊弗森美术馆


贝聿铭作品:苏州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作品:克利夫兰摇滚乐名人堂博物馆


贝聿铭作品: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贝聿铭作品:肯尼迪图书馆


贝聿铭作品:香港中银大厦


贝聿铭作品: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作品:中国驻美使馆新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