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如今的年轻人突然不看娱乐八卦,开始迷上了枯燥深奥的刑法
。
而这个反常现象的幕后推手,正是今年最火的网红,罗翔老师。
罗翔,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一个把刑法讲成段子的男人。
▲罗翔老师,也称“法学界郭德纲”,他的经典语录截图在微博上动不动就过万转发。
最近,罗翔老师在b站注册了账号,一天就收获了100多万粉丝,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视频,观看量高达600多万次。
短短两个多星期,他的粉丝迅速突破350万,他也一跃成为了b站的顶级流量。
▲目前为止,他发布了9个视频,播放总量近3000万次。
永远蓝色的背景板,一成不变的黑色西装,讲授的还是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
这位人人追捧,让无数年轻人“学法”上头的中年男子,到底有什么魅力?
在及时行乐的快餐文化里,严肃、深刻的知识是不讨喜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法律”是个小众圈子,大家最多猎奇围观一下,没有多少人会专门去上法学网课。
而罗翔老师仅凭一己之力,就掀起了“全民学法”的浪潮
。
他拥有深厚的法学功底,语言
幽默风趣、深入浅出
,同时结合通篇都是敏感词的劲爆案例,独创出”普法相声“,
让无数年轻人看得大呼上头
。
▲
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会计师到码农,各个教育阶段、各行各业的年轻人都深陷其中。
罗翔老师的讲课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视频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认识社会
:用充满敏感词的叙述,介绍各种奇葩、毁三观的案例,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第二部分,
学习法律
:勾起兴趣后,再站在门外汉的角度,用最浅显的语言,幽默地讲解相关法律知识,仿佛是在说相声,轻松又搞笑。
第三部分,
感悟人生
:讲解法律同时,罗翔老师还会穿插哲学,让每一个人抛弃低级趣味,进入深度思考。
▲“我也想做日入8万的二奶”
造诣高深的罗翔老师,讲课从不摆谱,非常接地气。
在许多犯罪新闻里,即使是罪恶滔天的犯人,我们总能看到有律师站出来帮他辩护。
这时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个律师吃人血馒头,为了钱真是什么都做得出来,不得好死!
一个人是不是清白的,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而是法律的“审判程序”说了算。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当你某天被告上法庭,而你又觉得自己是无辜的,这时你希不希望有个律师站出来帮你?
律师为“坏人”辩护,本质上是维护法律审判程序的公正,避免发生岳飞那样“莫须有”的冤案。
如果你真的错了,再厉害的律师也无法颠倒黑白,谁都救不了你。
每一个人都不是神,无法知道世上所有的事情,只有通过公正的,正反双方充分碰撞的审判程序,我们才能无限接近真相。
上世纪80年代,一个妇女干部碰到一个想强暴她的歹徒。她一边假装答应,一边趁歹徒脱衣服时,把他推进旁边的粪坑。
歹徒连续3次试图爬上来,但每次都被妇女踹了下去。最后,歹徒死在了粪坑里。
很多人下意识肯定觉得,踹得好,但冷静后,又觉得,“踹死”是不是有点过了?
罗翔老师告诉我们,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关键是:
当事人是采取事前一般人标准,还是是事后理性人标准?
事后理性人标准:站在圣人的高度,去评价当事人的行为。
所以,要判定这个案件,我们就要换位思考,假设自己当时是这个妇女,你踹不踹?
绝大多数人肯定踹,如果旁边有石头,肯定还要砸下去,这就是一般人的思维,属于“事前一般人标准”,是正当防卫。
这种穷凶极恶的强奸犯,我们为什么不杀一儆百?或者阉了他也行啊!
但是,
法律既要追求公平正义,也要以人为本,体现人类尊严。
犯人也是人。在当今文明社会,“阉割”是一种酷刑,极其不尊重人性,所以不能阉。
现在很多国家采取了折中的“化学宫刑”:给罪犯打一针,让他丧失性能力。但这种“化学宫刑”是可逆的,等哪天改造完成,停止打针后,他又能变回一个完整的人。
这也是法律废除凌迟、车裂、绞刑、腰斩等其他酷刑的原因。
此外,
如果任何犯罪,例如强奸、拐卖妇女儿童、贩毒等,都一律死刑,不仅会威胁受害人的安全,还会让社会陷入动乱。
如果撞人逃跑要判死刑,那犯人可能会把人撞死了再走,反正都是死,不如杀人灭口。
如果买卖妇女儿童要判死刑,拐卖者就会拼上老命抗捕,买儿童的人也不会配合警方,加大营救难度。
强奸也跟撞车伤人一样,反正都是死刑,不如杀了以绝后患,这样还不容易被抓。
千百年的法律实践告诉我们,降低犯罪率是一个复杂课题,一刀切的“一律死刑”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法律失去正义性。
一个叫A的人很有钱。他有个朋友B,穷得叮当响,但喜欢冒充有钱人,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发各种豪车、五星酒店等假照。
A看不过去,就在网上发帖揭露B,说B其实是一个穷鬼。
B非常生气,就到法院告A,说自己明明是一个有钱人,A的诽谤降低了大家对他的好感,同时交往的8个妹子都跟他分手了。
在一般人眼里,骂别人穷,可能是一种侮辱。但
在法律眼里,穷,不是一个贬义词,不然就是歧视穷人了。
而诽谤罪的关键,是看受害人的社会评价有没有降低,也就是大家对他的印象是不是变差了。
根据法律的标准,A根据事实骂B穷,这个说法并不算贬低,所以不构成诽谤。
我骂你婊子,即使你同意,甚至引以为豪,但根据法律的价值观,我还是构成了诽谤罪。
这就是法律,既要倾听民众的声音,又要超越民众的偏见,永远追求公平和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