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我见证了一座新城的诞生”》,报道中国建筑旗下中建埃及分公司依林的成长故事以及她眼中的埃及新首都CBD项目。
蓝宝为您分享如下:
见到拉尼姆·梅尔时,她正在核校一篇介绍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简称CBD)项目进展的阿拉伯语文章。和同事沟通确认后,
她按下了发布键。随后,拉尼姆·梅尔又打开视频剪辑软件,开始准备新一期的“我在新首都学汉语”视频。
拉尼姆·梅尔从小就对中国满怀向往。高中毕业后,她如愿进入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学习,在那里老师为她取了中文名“依林”。2019年大学毕业后,依林加入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埃及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埃及分公司”),参与建设CBD项目。
在公司,依林主要负责翻译和媒体对接工作。工作之初,语言上的挑战一度让她沮丧。从课堂走向职场,依林发现自己的中文水平仍需提升,她开始大量阅读中国的新闻,并尝试用中文写作,还在各类活动上担任中阿双语主持人。在此过程中,中国同事给了她很多帮助,为她纠正发音,解释中埃两国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背后的文化差异等。经过不懈努力,依林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依林发现不单自己对中文感兴趣,身边的许多埃及同事也想要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从2022年开始,依林策划拍摄了“我在新首都学汉语”系列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讲解一些日常中文表达和建筑行业术语。同事们非常支持依林的工作,经常给出一些内容方面的建议,依林则会根据大家的需求编辑脚本、拍摄视频。
△
依林(左二)给当地媒体记者介绍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进展
这些贴近实际的优质内容迅速获得了许多观众的关注。截至今年3月,“我在新首都学汉语”系列视频的总点击量已超1000万次,互动量达到145万次。
采访中,记者遇到依林的一位“粉丝”——公司财务部门员工艾哈迈德·阿姆鲁西,他说自己一集不落地观看了“我在新首都学汉语”视频,不仅学会了不少实用的中文表达,还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节日、饮食等文化,“依林是我的汉语老师,她的视频就是我的学习教材!”
今年,依林参与翻译和编辑了中阿双语版图书《大漠情深》。该书以“我和我的中国朋友”为主题,收录了60篇中建埃及分公司属地员工、相关合作伙伴与社会友好人士的作品。拿到新书,依林十分感慨:“对我来说,翻译这本书并不是繁重的任务,而是令人愉快的体验,因为书里记录的都是埃中两国的友好故事!”
△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中的标志塔和双子塔
工作5年来,依林实现了个人成长,也见证了CBD项目的发展历程。CBD项目是中埃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工程,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总占地面积62.8万平方米,包含20个高层建筑单体及配套市政工程。依林还记得,刚到项目工作时,“这里还是一片沙漠。”如今,高耸入云的标志塔、被誉为“北非沙漠双子星”的双子塔、整齐排列的住宅楼……一栋栋高楼在建设者的努力下拔地而起,“CBD项目将成为埃及新地标,我见证了一座新城的诞生。”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埃两国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依林说自己不仅是“一带一路”的建设者,更是受益者。
“从选择中文专业开始,我的工作生活注定与中国紧密相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很多像我一样的埃及人提供了发展事业的机会,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作出贡献。”依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