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一:
我们认为
从周度的时间维
度,
市场短期在流动性预期冲击后,如无新重大外部因素,有技术性反弹修复的需求。
从月度的时间维度看,
PPI同比增速数据还将趋于下降,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推进以及联储加息,利率水平还会有所上升。但此后,PPI会稳定在一定水平不再下滑,市场会走出休整期。
从季度及以上的时间维度看,
我们对A股市场的看法是震荡向上。
■投资要点二:
金融强监管本身不会产生制造债灾,而是要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银行业务离不开同业这是国际惯例,债券市场的杠杆也不可能没有,而利率更不能上升过快这将伤害实体经济,这显然也不是“脱虚向实”导向的初衷。
投资者对金融去杠杆的目标与力度预期一旦明朗,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都将回归内生逻辑
。
■投资要点三:
未来市场走出休整期困局,最重要的是需要看到企业盈利同比数据不再下滑或开始好于预期,这核心来自于价格。
一季度GDP同比名义增长14%,价格贡献超过一半。虽然3月需求量的数据平稳,PPI同比在3月拐头向下后,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迅速从1-2月的31.5%回落了7.7个百分点,这个趋势在二季度会继续。但我们认为PPI同比在下滑数月后会维持稳定,因为PPI下降的动力不是来自于大量的新增产能,而是存量闲置产能对PPI高企的响应,一旦PPI回落,这种响应就迅速消减。
需求量是企业盈利的次要驱动力,从欧洲的外需到国内的三四线房地产去库存情况,都告诉投资者不应过度悲观。
■风险提示:
1.经济大
幅低于预期;2.地缘政治风险;3.油价和通胀超预期
A股市场总体陷入休整期,虽然流动性预期冲击过后的阶段性稳定可能迎来技术性反弹。
因为当前A股投资者的预期
陷入一个困局中
:企业盈利同比增速数据大概率还要下滑,但利率却易升难降,金融监管不断增强止于何时何处尚不明朗。
金融强监管对A股市场资金面直接影响较小,但债市调整,利率上行对股市构成影响。
银监会整治“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规范同业理财,从银行资金入市的性质来说,一部分则是银行通过同业市场拆入投放权益市场。这部分同业资金是银监会监管重点。
我们估计从事这部分操作的银行主要是一些较高风险偏好的农商行。
银监会2015年年报显示,截至 2015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里有133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民营银行、859家农村商业银行、71家农村合作银行、1373家农村信用社。假设不合规的城商行农商行200家,每家拆借进入权益市场约10亿因此,同业进入权益市场规模约2千亿。2千亿里面包含了一级半市场定增,员工持股计划等项目,直接进入股市规模约5%-10%,即100-200亿。即使考虑银行理财资金入市的29万亿理财资金,按照10%委外比例以及委外中10%配置权益来算,2900亿资金进入权益市场。直接进入股市的按照5%-10%比例约145-290亿。也就是说,同业+理财直接入市规模245-490亿元。
因此,核心问题是债券市场受多大影响与利率上升的幅度。理论上,压力先从低等级信用债体现,再逐渐扩散。
但我们相信一点,金融强监管本身不会产生制造债灾,而是要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银行业务离不开同业这是国际惯例,债券市场的杠杆也不可能没有,而利率更不能上升过快这将伤害实体经济,这显然也不是“脱虚向实”导向的初衷。投资者对金融去杠杆的目标与力度预期一旦明朗,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都将回归内生逻辑。
未来市场走出休整期困局,最重要的是需要看到企业盈利同比数据不再下滑或开始好于预期,这核心来自于价格。
一季度GDP同比名义增长14%,价格贡献超过一半。虽然3月需求量的数据平稳,PPI同比在3月拐头向下后,
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迅速从1-2月的31.5%回落了7.7个百分点,这个趋势在二季度会继续。
但我们认为PPI同比在下滑数月后会维持稳定,因为PPI下降的动力不是来自于大量的新增产能,而是存量闲置产能对PPI高企的响应,一旦PPI回落,这种响应就迅速消减。
需求量是企业盈利的次要驱动力,从欧洲的外需到国内的三四线房地产去库存情况,都告诉投资者不应过度悲观。
我们认为
从周度的时间维度,
市场短期在流动性预期冲击后,如无新重大外部因素,有技术性反弹修复需求。
从月度的时间维度看,
PPI同比增速数据还将趋于下降,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推进以及联储加息,利率水平还会有所上升。但此后,PPI会稳定在一定水平不再下滑,市场会走出休整期。
从季度及以上的时间维度看,
我们对A股市场的看法是震荡向上。
当前我们的基础配置仍是
以消费股为主
,同时重点配置部分
金融股(大银行、保险、信托等)。
我们认为在当前环境下,不具备系统性的风格切换基础,未来大多数小股票依然需要注意流动性(换手率)下降对估值带来的影响。
2.1.5、6月将成混改密集落地期,关注第二批混改试点!
混改最新进展:
目前第一批9家混改试点的方案已基本批复,有望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第二批10家试点企业名单已经审议确定,至少9家企业已正式上报试点方案,目前已经批复7家,预计年内将取得阶段性进展;第三批试点的遴选工作已经着手启动。
混改试点未来展望:
第二批试点方案的批复和第三批试点名单的确定将是近期发改委工作的重点。
从时间上看,副主任连维良在委内会上曾表示,
要争取做到5、6月份改革方案全部报出,下半年出台实施。
预计5、6月将成第二批混改试点的密集落地期。从行业领域看。前两批19家试点企业涉及配售电、电力装备、高速铁路、铁路装备、航空物流、民航信息服务、基础电信、国防军工、重要商品、金融等重点领域,特别是国防军工领域较多,有7家企业。从行业代表性看,这些企业都是所处行业的代表企业或领军企业,能够发挥示范作用。从混合模式看,包括民企入股国企、国企入股民企、中央企业与地方国企混合、国企与外资混合、PPP模式等,各有特色。
我们认为:
以中国联通为代表的第一批央企混改试点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市场已经有了较高的预期,未来需关注其混改方案是否超出预期。
第三批央企混改试点目前仍处于遴选阶段,已经确定以石油、天然气领域为主,待油气行业改革方案正式实施后统筹推进。
近期建议重点关注混改方案即将批复实施、当前预期差较大的第二批混改试点,重点关注军工、电力、铁路、航空、重要商品等领域的央企混改主题机会。
目前,混改主题建议重点第二批混改重点领域的相关公司:
军工
:兵器工业集团:北化股份、长春一东等;兵器装备集团:西仪股份、湖南天雁等;中电科集团:四创电子、国睿科技等;
电力
:中国电建、三峡水利、长江电力等;
铁路
:铁龙物流、大秦铁路、南方汇通等;
航空
: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等;
重要商品
:黄金:中金黄金;盐:兰太实业;粮:中粮生化、中粮糖业等。
2.2.
产业主题方面,重点关注新能源车、人工智能、苹果产业链、基因测序
2.2.1.
新能源车:行业景气持续,关注三元电池、特斯拉中国伙伴、稀土永磁
5月2日,工信部发布2017年第4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共有96户企业的453款车型入选。
其中乘用车27款,客车268款,专用车158款。第4批推广目录车型数量延续第3批的景气,车型数量远超2017年第1、2批目录。
在当前时间点,随着前4批推广目录的发布,地补政策的逐步落地,
二季度的除乘用车的景气有望延续之外,新能源客车及专用车销量也有望复苏,拉动整个产业链放量。
特斯拉近期也是喜讯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