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5 月 23~26 日,第 61 届欧洲肾脏协会年会(ERA 2024)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免疫性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新型药物的研发进展持续受到关注。新型双靶生物制剂泰它西普作为一种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双靶点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在本次会议上,德国肾脏病学会前主席,欧洲肾脏病学会官方杂志 《Clinical Kidney Journal》主编 Jürgen Floege 教授在《2024 年狼疮性肾炎管理最新亮点》中也谈到泰它西普在狼疮肾炎(LN)领域的应用(图 1),同时也有 4 篇壁报介绍了泰它西普应用于免疫球蛋白 A(IgA)肾病的早期探索
[1,2]
。
图 1 Jürgen Floege 教授在《2024 年狼疮性肾炎管理最新亮点》中谈到泰它西普
那么,泰它西普在本次 ERA 大会上有哪些最新研究数据?丁香园为此对相关研究进行如下整理,以飨读者。
摘要 #1170:真实世界研究:泰它西普可减少 IgA 肾病患者的 24 h 蛋白尿定量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elitacicept in IgA nephropathy:a real-world study
[3]
IgA 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但其特异性治疗方法有限。泰它西普作为一种融合蛋白,由跨膜激活物、钙调节物、亲环蛋白配体相互作用物和 IgG 的结晶片段组成,可中和 B 淋巴细胞刺激剂和增殖诱导配体。此项研究的目的是在现实世界的研究中评估泰它西普对成人 IgA 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纳入活检证实的 24 h 蛋白尿定量 > 0.5 g 且接受泰它西普(240 mg qw)治疗 的 IgA 肾病患者,通过倾向评分匹配与仅接受支持治疗或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进行 1:1 匹配,评价 3 个月随访期间 24 小时蛋白尿的相较基线的变化。
泰它西普治疗组、支持治疗组、免疫抑制治疗组每组入组 21 例患者,平均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 为 80.1 mL/min/1.73m
2
,中位 24 h 尿蛋白定量 1.48 g。3 个月的随访期结束时:
尿蛋白方面
,泰它西普治疗组中位 24 h 尿蛋白定量相较基线减少了 0.72 g(54.6%),支持治疗组减少了 0.18 g(20%)(
P
P = 0.814)。
肾功能方面
,泰它西普治疗组 eGFR 水平保持不变(1.9 mL/min/1.73 m
2
[4.3%]),支持治疗组 eGFR 水平下降(-2.9 mL/min/1.73 m
2
[-5.8%]),免疫抑制组 eGFR 水平下降(-6.1 mL/min/1.73 m
2
[-8.4%])。
安全性方面
,泰它西普治疗组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注射部位反应多见于泰它西普治疗组(8/21,[38.1%]),免疫抑制组呼吸道感染较多(7/21,[33.3%])。
泰它西普可以减少 IgA 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并且在 IgA 肾病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
图 2 ERA 2024 大会摘要 #1170 壁报发言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秦伟教授团队董令萩老师发言
摘要 #2042:回顾性研究:泰它西普可以减少 IgA 肾病患者的 24 h 蛋白尿定量,且肾功能稳定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elitacicept in IgA Nephropathy:A Retrospective Study
[4]
该研究旨在回顾性评估泰它西普对 IgA 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纳入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3 月收治的,24 h 蛋白尿定量 > 0.75 g、非免疫功能低下状态的原发性 IgA 肾病成人患者 27 例,患者在既往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泰它西普(160 mg qw ih)治疗至少 4 周。分析治疗期间蛋白尿、血清肌酐、eGFR、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蛋白、白蛋白、尿红细胞、血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变化。关键评估时间点分别为第一次给药后 2、4、8、12、16、24 周。
研究中,泰它西普暴露的持续时间为 4 ~ 32 周,中位时间 16 周。
蛋白尿方面
,接受泰它西普治疗后,患者 24 h 蛋白尿定量从基线 3.37 g/d 降至 1.05 g/d (Z = -4.46,
P
< 0.05),到第 4 周,24 h 蛋白尿降低有统计学意义。
肾功能方面
,在泰它西普治疗期间,患者中位 eGFR 呈稳定趋势,未出现突然下降。与基线 eGFR 68.34 mL/min/1.73m
2
相比,第 24 周的 eGFR 为 72 mL/min/1.73m
2
。
免疫指标方面
,IgA、IgG 和 IgM 均呈下降趋势,补体 C3、C4 保持稳定趋势。IgA 从基线 2.51 g/L 下降到第 24 周 1.41 g/L,到第 4 周有显著下降(
P
= 0.001);IgG 从基线 8.31 g/L 下降到第 24 周时 6.71 g/L,到第 4 周有显著下降(
P
= 0.008);IgM 在第 2 周从基线的 1.13 g/L 显著下降到 1.05 g/L(
P
= 0.017),第 24 周为 0.64 g/L(图 2)。C3、C4 从基线到第 24 周稳定,C3 分别为 0.92 g/L,0.87 g/L,C4 分别为 0.22 g/L、0.23 g/L。
图 3 IgA、IgG 和 IgM 从基线到第 24 周的变化趋势(图源:文献 2)
其他指标方面
,从基线到第 2 周和第 24 周,患者白蛋白显著增加(
P
= 0.009),分别为 36.7 g/L、37.1 g/L 和 41.8 g/L。尿红细胞持续减少,从基线 62.46/μL 降至第 24 周 7.68/μL。从基线到第 24 周,血白细胞保持稳定,分别为 8.48 × 10
9
/L、8.67 × 10
9
/L。
疗效评估方面
,研究结束时,10/27 例(37.0%)患者完全缓解(CR),8/27 例(29.6%)患者部分缓解(PR)。泰它西普治疗原发性 IgA 肾病总缓解率达 67%。
安全性方面
,该研究中 IgA 肾病患者对泰它西普耐受性良好。27 例患者均未发生治疗后出现的不良事件,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注射部位过敏。
基于该项小样本回顾性分析,泰它西普可有效降低 IgA 肾病患者的蛋白尿,且肾功能稳定。此外,它在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这些数据支持泰它西普在 IgA 肾病中的进一步研究。
摘要 #2043:中心数据:泰它西普治疗使 IgA 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取得有临床意义的降低
Telitacicept in Patients With IgA Nephropathy
[5]
该研究介绍了泰它西普治疗 IgA 肾病的单中心经验。
研究纳入了 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7 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泰它西普治疗的 6 例 IgA 肾病患者。尽管给予最佳支持治疗,所有患者的 24 h 尿蛋白定量均 ≥ 1.0 g。给予上述患者泰它西普(160 mg qw ih)治疗,对治疗前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评价。
泰它西普治疗前,患者平均血清肌酐 133.2 ± 40.6 μmol/L,中位 24 h 尿蛋白定量为 2.23 (IQR,2.05~3.54)g。接受泰它西普治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 151 ± 91 天,平均蛋白尿减少率为 51.1%。随着时间的推移,eGFR 保持稳定。随访期间未见不良事件发生。
泰它西普治疗使 IgA 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取得了有临床意义的降低。需要更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这些发现。
摘要 #2631:泰它西普联合小剂量 MMF 是治疗 IgA 肾病的一种替代方法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elitacicept combined with low-dose mycophenolate mofetil in IgA nephropathy
[6]
KDIGO 指南推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拮抗剂作为基础治疗,此外霉酚酸酯(MMF)可用于中国患者。本研究旨在观察泰它西普(160 mg qw ih)联合低剂量 MMF 治疗 IgA 肾病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