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科学术圈
最实用的学术资源平台! 论文写作、论文投稿、期刊点评、课题申报、学术会议,高教动态、考研考博、满满干货! 学术路上,与你同行!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社科学术圈

论文投稿选刊要把握的5大环节

社科学术圈  · 公众号  · 科研  · 2017-09-02 20:00

正文


作者:张凯英 | 编辑:小圈



期刊的种类繁多,从学科领域来看,不但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三级学科 有自己的刊物,而且更窄的学科领域 也有自己的刊物,而且同属一个级别的学科领域,也有多种刊物。从报道的文章体裁来看,既有综合类 ( 含论文、简报、快报和综述等所有栏目 ) 刊物,如《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又有综述类刊物 ( 只报道综合评述 ) ,还有快报类刊物,如《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而且报道同一体裁文章的刊物也有多种。从刊物的刊期来看,有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等。从载体形式来看,既有印刷型纸质期刊,还有电子期刊。可见,期刊的种类不但星罗棋布,而且包罗万象。尽管期刊种类数以万计,但刊物分类都是有规律的,只要遵循规律,选出合适的刊物投稿并非难事。



1.通过刊名和征稿简则了解选刊相关信息



刊名是科技期刊的基本要素。通常,多数科技期刊的刊名均能反映出该刊报道的学科领域范围,如{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主要报道有机化学及其相关领域中的研究成果。有些刊物的刊名也能反映出报道文章的类型,女ll{Tetrahedron Letters)主要发表快报类或通讯类文章。有些刊物的刊名还能反映出报道文章的学术研究层次,如I{Application of Biotechnology))突出报道生物技术的应用成果,再如《Synthesis))主要报道化学合成方面的研究成果。


几乎所有的中文科技期刊和英文科技期刊都附有“征稿简则”、“作者须知”、“投稿须知”和“作者投稿指南”、“Instruction to Authors”、“Instruction to Contributors”、“Guide for Authors”、“Information for Contributors”、“Notice to Authors of Papers”、“Policies and Procedures”等。征稿简则中给出了刊物的主办单位、报道的学科领域范围、设置的报道栏目、刊发文章的写作类型、出版周期、审稿程序、录用稿件比率以及稿件来源(指只受理特约稿或既受理特约稿又受理自投稿)等多方面信息。



2.阅读近期刊物,了解报道内容和栏目的变化


有些科技期刊虽然刊名未有改变,但报道的学科范围及内容和所设置的栏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可能有所调整和改变,只有经常阅读最近几年内各期发表论文的目录、摘要和文章内容,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刊物报道的学科范围、报道的重点和热点以及栏目是否发生变化,将自己的论文内容和体裁与刊物已发文章相比较,这样才能把握选刊的准确性。


3.查阅相关文献,积累选刊的有关信息


科学研究工作是逐步深化的。科研工作者在开题之前或研究过程之中都需要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便为所研究课题获得有益的信息。查阅文献时,不但要从文献中摄取对研究工作有用的资料,而且还应关注自己同行发表文章的刊物与发表文章的档次,文章档次和刊物水平是否统一等信息,以作为自己选刊的依据。


4.准确判断刊物的档次,恰当把握自己稿件学术水平


有关刊物的档次,一是要看主办单位,科技期刊的主办者有的是经商者,有的是高等院校,有的是研究所,有的是学术团体。不同的主办单位,其办刊的宗旨不同,所办刊物的水平亦不同。二是要看刊物的编委会组成,高水平刊物的编委会其学术阵容强大,其主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高。三是要看刊物的文献计量学数据,其中包括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总被引频次(Total cites)、即年指标(Immediacy index)]等。刊物的影响因子高说明其学术影响力大,其审稿和选稿的标准就更为严格;刊物的总被引频次多说明其被使用的范围广、受重视的程度高,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大;刊物的即年指标高,说明其发表的文章在读者中的当年反响强烈。四是要看刊物是否被世界主要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如SCI,EI)所收录,凡是被它们收录的期刊,说明其水平已达到一定档次,与同行交流的机会也增多。


有关作者拟发表文章的水平,一是要将自己的文章放到同行所发文章或作者经常查阅和引用的文章中去比较,看文章内容是否有创新,创新程度如何,相同水平的文章大多发表的哪类刊物上;二是要请自己的老师、同行朋友或自己熟悉的同行专家帮助,以便把握选刊的准确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