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天天说钱团队原创作品
4
月
12
日,长三角传来一个大消息:
“
G60
科创走廊”(
3.0
版)正式上升为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重要平台,成为这项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透露这个消息的是上海市松江区副区长、
G60
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高奕奕,包括“界面”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了这个消息。
估计很多读者仍然一头雾水,我先介绍一下背景。
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中国最大的城市群——长三角坐不住了。
要求编制新一轮“长三角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8
年
11
月,在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上,
中央在上海宣布“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昨天(
4
月
11
日),上海市长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在就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上海正在与江苏、浙江研究制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方案(注意,这个表述里没有安徽)。
上图:
中央官方规划里界定的“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以及江苏、浙江、安徽的部分城市,一共26个。
就如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里提出了要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一样,“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里,也将有一个科技创新走廊,这就是
“
G60
科创走廊”。
所谓“
G60
”,是上海到昆明高速公路(沪昆高速)的代码,这条高速从上海开始,把嘉兴、杭州、金华、衢州、上饶、南昌、株洲、贵阳、昆明等城市串联起来,全长
2730
公里,于
2011
年
9
月全线通车。
其中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这段公路两侧,分布着上海、浙江的很多高新技术企业。
2016
年,上海松江区提出,沿
G60
高速公路构建产城融合的科创走廊,这被称为“
G60
科技走廊的
1.0
版本”。
2017
年,上海松江区与浙江杭州市、嘉兴市合作建设沪嘉杭
G60
科创走廊,签订《沪嘉杭
G60
科创走廊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这被称为“
2.0
版本”。
到了
2018
年,“
G60
科创走廊”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除了松江区、嘉兴、杭州之外,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
6
城市加入。但事实上,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并不在
G60
高速公路上,而是在“沪苏湖宣高速铁路”上。
所以,“
G60
科创走廊”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包括了
G60北
段的四个城市,以及“沪苏湖宣高速铁路”的
5
个城市,这个超级朋友圈已经有了
9
个成员,其轴线呈现出“人”字形(见下图)。
根据
2018
年
6
月签订的《
G60
科创走廊松江宣言》,这个朋友圈有以下目标:
1
、“
G60
科创走廊”要打造成为长三角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示范区的重要引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2
、建立
G60
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制度和专题会商机制,优化交通体系、实现战略协同、推动合作、统一市场。
3
、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依托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定位,
着力构筑上海发展四大优势,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发挥好上海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从这份“
G60
科创走廊”
3.0
版的宣言,可以看出未来“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内容——
进一步强化上海的地位。
换句话说,这份宣言就是一份新时代的长三角对上海的“拥戴书”。
2018
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直接点了
12
个城市的名字: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
以上海为中心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
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为中心,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上述被点名的
12
个城市,就是事实上的“国家中心城市”(其中
9
个正式获得了头衔)。可以看出,在四大城市群里,京津冀的中心是北京、天津,大湾区的中心是香港、澳门、广州、深圳,成渝都市圈的中心是成都和重庆。
只有长三角这个最大的城市群里,反而是单中心的,这就是上海。
上海独特的地位,昭然若揭。
如果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里,香港被推上了区域内的至尊地位,那么长三角一体化里,上海是至尊的,而且片区内地位超过了香港。所以,未来“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里,上海一定是被提及次数最多、定位最高、获益最大的城市。南京、杭州和合肥都在做大做强,但在长三角规划纲要里,一定不能抢镜,如同大湾区规划里的深圳、广州和澳门。
而“
G60
科创走廊”,将在“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里发挥重要作用,类似“广深港澳科创走廊”。
但问题来了:
这个科创走廊的北翼并没有跟经济的“黄金走廊”重叠,南京、无锡、常州、镇江都被忽略了,而是绕道太湖南部、西部,去了安徽。
另外,宁波这个计划单列市也被忽略了。
这是不是有点诡异?
为什么?
不知道。或许因为只是
3.0
版本的原因?但这也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
上海(松江、青浦)、苏州(吴江区)、湖州、嘉兴交界的这个区域,可能是江浙沪一体化核心试验区的所在地。如果真的是这样,无锡和南通的地位呢?好像有点弱化。
我个人认为,既然“
G60
科创走廊”已经突破了一条高速公里的限制,那么就没有必要追求什么公路、高铁走向的限制。
硅谷的
101
公路,波士顿的
128
公路,都是美国玩的概念。当初也有人给粤港澳大湾区建议,比如郭台铭就说了——你们大湾区的
G94
珠三角环线的走向是“香港
-
澳门
-
珠海
-
江门
-
鹤山
-
四会
-
花都
-
增城
-
东莞
-
深圳
-
香港”,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都分布在公路两侧,可以玩一下“
G94
”的概念以对标硅谷。
但粤港澳没有这样搞,而是使用了“广深港澳科创走廊”的说法。事实上,这个概念更实事求是,
因为
G94
环线的北部和西部,没有多少科技企业。
企业主要在东部、南部。
南京、无锡、宁波、常州等城市暂时无缘“
G60
朋友圈”,并不是一个大问题。
未来长三角的科创走廊缺了南京、无锡、宁波这些城市,无论如何是说不通的。所以,推出
4.0
版势在必行。
毫无疑问,长三角的科技、研发、高等教育实力是非常强大的。虽然长三角
26
个城市的
PCT
专利加起来都没有深圳一个城市多,但基础研究上优势不容忽视。这个区域汇聚的院士人数远超大湾区,著名大学数量也不少。产业链条也更加完整、全面。
在“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出台之前,长三角至少会有两个大利好落地
:一个是上海自贸区将扩容,会增加新片区;此外,江苏或者是安徽中的一个省,可能会获批自贸区(江苏几率更大一些)。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本公司一个年费更便宜的“知识星球”已经推出,这就是“以深圳为核心,兼顾大湾区其他10个城市”的“大湾区楼市”,
年费只收599元
(目前为促销期,随后将上调)。
“
大湾区楼市
”,将由“深圳看房团”公众号主编曹俊主持
,他的目标是跑遍深圳所有新盘,以及珠三角主要片区,为大家提供“更贴近市场”的服务。
愿意加入的读者,可以下载“知识星球”的
APP
,长按下面二维码后,付费加入。平时使用时,可以直接打开“知识性星球”
APP
。无论你何时加入,我们都将为你服务365天。
读者加入“大湾区楼市”知识星球之后,可以获得的服务是:
1
、可以
向曹俊提问(不再收费)
,不限次数,他会尽量做到每问必答(刘晓博不参与该知识星球的咨询服务)。
2
、本知识星球以深圳为核心,兼顾广州、东莞、惠州、佛山、珠海、中山、江门、肇庆、香港、澳门楼市。其中深圳楼市将做到“每个新盘必看”,其他
10
个城市也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看楼报告,都会率先在知识星球里发布。
3
、及时分享一些政策信息,政策解读,发布市场信息变化和个人观点。
4
、公众号上不便公开给出的投资建议。
5
、以谈论楼市、城市价值为主,不涉及股市,不评论个股、基金、期货、债券、信托等。
“大湾区楼市”知识星球目前在促销期,年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