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公众号《振原狂想曲》的首条图文。
正如公众号的名字,这个公众号的内容会更加任性、更加自由,基本上是想写些什么就写些什么,与之前写 PPT 教程的蔡振原的行文风格会大不一样。
如果这让你难受,就千万不要关注,不然往后会可能会更难受。
第一篇文章,想说一说自己这几年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也是自己比较喜欢和擅长的几件事情:
拍照、码字和做设计,分别对应着兴趣爱好、副业和主业。
先说拍照
📷
拍照是个兴趣爱好。拍照让我能感受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当人或事物出现在我镜头里,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似乎能更加真切地去感受他们的存在。同时,也能感受到自己在此时此刻此景留下的痕迹。
每次有些空闲,或者想忙里偷闲的时候,我比较愿意拿起相机四处转转。因为比较懒所以经常只在清华园溜达,之后还是多多地要走出校门口啊。
拿着相机的感觉其实是很微妙的。有时候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候似乎开启了上帝视角,更多时候自己也置身其中。
目前为止,拍照是这三件事情里面唯一未能给我带来直接收入的一件事。不仅如此,它消耗的费用还多。就在前几天,我把之前的单反折抵了,凑了身家入了一个富士 X-T3。
这让我有一点窃喜,因为我觉得换了个更加便携的机子就能多拿出去拍点片子,希望过段时间不会被打脸!
不要问我为什么不选索尼,毕竟,作为一个颜狗,“屌丝徕卡”吸引力大大的有。不忘说一句,富士的直出色彩把我圈粉了,吹一句腹肌南波湾!不过分。下图是直出!
其实,看到这里的各位内心应该是:
之前在 EFFORK 上发过一篇图文——《
这些照片,我很满意
》。那里面整理出来了一些照片,主要是一些比较人文的随拍。
前两天黄昏跑到校门口转了转,试了下新机器。那就也放上吧:
可能你已经忍不住在想了,这水平比我也没好多少啊!这就对了,不然怎么到现在为止,拍照还只是爱好而不是副业呢🤷♂️?不过还是有点用的,如果我没玩相机,我的视频教程就没这么快弄出来了。
大概就是所谓的”串起生命中的点滴“吧!不知道这句话可以去翻一翻乔布斯在斯坦福的一个演讲。
下面才是是最重要、最正经的一件事——欢迎各位约照片,嗯!付费的那种最好了。
再说码字
✍️
码字主要是靠是写知乎和写公众号锻炼起来的。到什么程度呢?
我有时候甚至会有一种错觉——靠码字我也能养活自己了,不过错觉终究还是错觉。
其实,要说码字这件事,还得回到我 18 岁的时候,那一年我就开始自己给自己写东西,一个星期有三四天都会去图书馆翻一翻,写一写。陆陆续续大概写了五万字,我把它叫做《成年笔记》。这件事情,是我第一次说出来,之前除了我自己谁都不知道。
当然啦,那时候写的东西总归还是太过青涩和幼稚。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我在成年笔记的开篇就是这么写的:
可能你在一段时间后翻开来看这些文字,发现自己当年写的东西很幼稚。但是!那一点都不要紧,唯变不变,好好享受过程和成长吧,少年!
好吧,上面这段其实是我脑补的,不过我当时的确是这么想的!
十九岁那年,也就是 2016 年,我开始和 PPT 较劲,那也是我写东西最多的一年。二十岁那年,是我收获 2016 年码字付出的一年。那一年零零碎碎的收入比较客观,突破了六位数,这简直让我有点漂浮。
然后我捣鼓起了设备:换手机、换电脑、买平板、买手绘屏、入单反坑。现在想想还有点后悔,为什么没有分些钱出来定投基金!
上面两段动不动就是钱,简直太俗!
其实,写东西还是有些其他好处的。
对我来说,码字写文章其实是很能审视自己的一件事情。
去年的八九月份,也就是我刚开始念硕士之时,情绪状态特别不好。下面是我当时备忘录里对自己的描述:
我性格比较自我,会选择自己消化这些消极情绪,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看书和写东西,而相比看书,我更愿意自己码字。所以就自己做做记录,写一些有的没的东西。
这里还是强调一句,各位情绪状态不好的时候还是要多寻求外援,最好是找靠谱的心理医生!这才是最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