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曹将
《PPT炼成记》作者,关注职场成长和知识管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曹将  ·  职场逻辑的一个变化 ·  7 小时前  
秋叶PPT  ·  DeepSeek将魔爪伸向PPT,最令人担心 ... ·  10 小时前  
秋叶PPT  ·  建议想学Excel的人先进来看这份详细攻略! ·  20 小时前  
秋叶PPT  ·  《演员请就位3》被骂恶心,网友:看吐了! ·  20 小时前  
秋叶PPT  ·  谈谈我们一个月做PPT的真实收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曹将

职场逻辑的一个变化

曹将  · 公众号  · PPT  · 2025-02-24 21:24

正文

作者:曹将
编辑:泽涛

我一直很喜欢一本杂志:《第一财经》。

2025 年第二期的主题是: 职场清醒录。 翻看后,说实话心情挺沉重的。


01 职场逻辑在发生变化


以前在领导力教学上有一本经典的书,叫做《领导梯队》。它讲的是,职业生涯会经历这样的历程:

  1. 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

  2. 从管理他人到管理经理人员

  3. 从管理经理人员到管理职能部门

  4. 从管理职能部门到事业部总经理

  5. 从事业部总经理到集团高管

  6. 从集团高管到首席执行官


↑ 领导梯队给出的个人发展策略

然而,现在越来越多人发现,这条传统的路径已经越来越难走得通。

更多人思考的是:用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方式重新梳理和规划自己的职业未来。杂志里将其定义为「打破线性的职业发展模式」。

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并不追求一辈子就在一两家公司、一两个岗位上工作,而是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 有的选择离开原来的行业。
· 有的选择业余时间做副业。
· 有的甚至会选择免费帮别人做一些事,积累多样化的能力。

当然,这些选择背后的原因 ,大家被大浪潮推着采取行动:经济承压、行业兴衰、企业降本、AI 发展,每一个都在挑战既有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安全感。


02 提升自身曝光度


这一期的杂志采访了不同的人,他们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比如脉脉创始人兼 CEO 林凡提到,一个重要的应对策略是:提升自身曝光度。

如果你只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前进,突然有一天公司倒闭了,或者部门被裁了,你可能会变成一个「待业的人」。如果这个时候才开始投简历,机会就非常渺茫。

所以,要做的事是:持续地展示自己的能力,不断取得进展,让同行或其他公司的人对你有所了解。

具体该怎么做呢?

第一,完善自己的职业形象。这不是说要做形象管理,而是有一个清晰的职业定位,并积累支撑这个定位的能力。比如说自己是某方面的专家,那能不能给出论据?

第二,建立稳固的职场人脉网络。核心就是能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能力。

这也给了我三点启发:

其一,要去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要曝光就要有闪光点。人们记住一个人,往往是记住其身上的某个标签,而这个标签从何而来?一定源自你最突出的方面,或许你成功完成过某个重大项目,或许是有一段难得的经历。总之,差异化才能带来闪光点。

其二,要结识更多相关的人。

很多人常说,在职场中不想与人打交道,只想做好手头的工作。在传统行业、传统模式且岗位多的情况下,这样当然可行。但如今,这种做法会让自己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若别人根本不了解你的能力,又怎会认可你?毕竟,「能力强」是一种感知,而感知源于互动。

其三,积累自己的作品,沉淀自己的价值。

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不缺管理人员,但缺专业人才。

如何证明自己专业?那必然是有一定的沉淀。一件事做完后,有没有积累相应的操作要点?一个任务做了十次,是不是有意识尝试新方法,提升工作效率?

总之,要证明自己的独特性。

03 保持行业的敏感度


除此之外,我在书中还读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尽管工作非常忙,有一个人依旧坚持每个周末跟不同行业的朋友见面聊天,每次几个小时,以保持对行业的敏锐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