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治网
法治新闻及评论,与法相关实用有趣信息。关注分析政法法律类新媒体、推荐摘发优秀法治类账号和美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尔滨日报  ·  中国队再获一铜 ·  昨天  
哈尔滨日报  ·  【新闻发布】3人打破2项亚洲纪录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治网

这地想了个办法,城管和摊贩不用再“你赶我躲”

法治网  · 公众号  ·  · 2024-04-21 21:15

正文


在重庆南川区一些小区门口或是人行便道上,总会出现这样一幕:

每天早上6点到9点、下午4点到7点,一个个小摊贩挑着一筐筐的蔬菜,准时来到这里,将新鲜的蔬菜码放整齐,一个摊位挨着一个摊位,井然有序;时间一到,再准时收摊。 这就是重庆市南川区从去年夏天开始设置的“潮汐摊区”。


为流动摊贩找一个固定的“家”,允许他们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摆摊,“潮汐摊区”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01

“潮汐摊区”
化解占道摆摊和城市管理矛盾

清晨5点多,当城市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早起的人已经在潮汐摊区忙碌开了。


成都姑娘龚晓燕在重庆生活已经4年了,龚晓燕卖的这些菜,很多都是自家公婆村里种的,因为菜品新鲜,价格也不贵,周边的居民常来光顾。 此前,在人行便道上摆摊,让龚晓燕最担心的是这里的城管。因为根据《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随意占道摆摊并不被允许。


摊主 龚晓燕: 原来我们在(小区)后面摆摊的时候,早上八点城管上班了就来追赶我们。他还是会帮你收,把东西收了走开之后他们就走了, 等他们走了之后我们又回去接着摆,然后他们一会又来了,反正一天要追很多次。

位于南川区南城街道南大街的中心农贸市场,距离龚晓燕摆摊的路段车程20分钟,不宽的道路两边摆满了摊位, 没有设立潮汐摊区之前,这里的游摊更多,路更加拥堵,游摊挡道堵路是常事儿。


城管: 麻烦你配合一下,移到旁边去,到旁边去行不,你看到没有,这么多车。

商贩: 又不只是我一个人(在这里摆)。

城管: 我给你说,老人家,这个位置能行不?

商贩: 你要讲公平,你管他们去。

南川区城市管理局的执法队员覃义军和罗正平,已经是十年的老城管了,因为摆摊挡路而引发的近乎争吵的劝说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重庆市南川区城市管理局执法队员 覃义军: 我们这个工作每天都是归零状态,头一天遇到的商贩,第二天还会遇到,工作确实比较难做。


重庆市南川区城市管理局执法队员 罗正平: 真的有时候都不想干了,出去被别人骂, 把我们骂惨了,说得心酸一点,感觉都要哭了。 我们穿上制服,我们又不能去回骂别人,有些不理解我们的,确实心酸。

02

探索为流动摊贩“安家”
摆摊不再你赶我躲

游摊游贩的菜难卖、钱难赚,城管管理起来也头疼。 针对这些问题,重庆市南川区探索性推出了“潮汐摊区”,就是在城市小区周边、街心公园周边,划定区域供菜农和果农贩卖经营,实行定时、定点管理。 这样一来,像龚晓燕这样的摊主就可以在规定的区域内经营。


居民 杨先生: 以前我们去买菜的话,还需要自己开车五到十分钟,或者是坐出租车,一个来回会多花十块钱。现在我们到楼下买就比较方便。

居民 严女士: 主要就是方便,方便大家上下班的时候可以节约一下时间。


摊主 龚晓燕: 买菜的人知道你天天在这里,他每天都到这个地方来找你买菜。我们的菜销售起来也很快,品种也在逐渐增多。 以前我们每天躲来躲去,一天只能卖几十到百来块钱,我们现在能卖到三百到四百元之间。

除了早上6点到9点,下午4点到7点也是潮汐摊区的开放时间,在这两个时间段,负责城管的罗正平都会在这段路巡视。他和摊主们的关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重庆市南川区城市管理局执法队员 罗正平: 以前我们是到处跑、到处追,现在有了潮汐摊区,卖菜或者卖水果的,就自然到潮汐摊区来,你劝说他一下,他基本上就到固定位置去了。


摊主 龚晓燕: 我觉得我们现在跟城管就像是一家人一样。 我们来到这摆摊,像我们抬不动搬不动的地方,他们都会主动搭把手,现在各方面都会感觉很和谐,在一起相处很安逸。

03

山区小菜有市场
“潮汐摊区”圆梦想

“潮汐摊区”的出现,改变了菜贩跟城管的关系。也因为有了“潮汐摊区”,农家地里种的小青菜,一筐筐或是肩挑、或是小车运,也带着露水被运到了城里。 过去,龚晓燕卖的多是公婆自家种的青菜,现在,近百户村民都在为龚晓燕供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