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 议 简 介
地理学以其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独特视角,不断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为进一步推进地理时空统计理论的革新,深化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方法在资源环境、农业农村、城市治理、公共卫生等关键领域的实际应用,促进多学科融合交叉发展,为学者搭建交流平台,为行业构建合作纽带。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于2024年8月23-25日在北京举行2024年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
2024年8月23-25号
会议地点:
中国农业大学(学院路校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开幕式、闭幕式地点: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学院路) 新图书馆一层西区学术报告厅
□
专题会
议地点: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学院路)第一教学楼各分会场
会议主题
地理智能与空间统计
会议专题
1)人工智能与时空回归
2)地理社会计算
3)空间统计与归因
4)空间模拟与优化
5)尺度效应与尺度转换
6)地理大数据
7)融合关系知识与机器学习的地理模拟
8)土地系统模拟与分析
9)健康地理分析
10)农业系统分析与建模
11)高标准农田时空监测与分析
12)空间数据分析与GIS教学研究
本次会议还可新增3项分会场主题,如有其他自主专题,请于7月31日前联系会务负责人 高秉博(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办单位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协办单位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农业农村地理信息工作委员会
农业农村部农业灾害遥感重点实验室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赞助单位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曼迪匹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周成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赵春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成秋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李清泉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
刘耀林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
李满春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
朱 庆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西南交通大学
贺灿飞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
、
北京大学
苏奋振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
所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
郑新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主 席
杨建宇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明冬萍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副主席
刘 哲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
高秉博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
刘美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教授
张春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
委 员
苗双喜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
姚晓闯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
冯权泷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
赵圆圆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
郭 浩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
张 超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
曾也鲁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
李雪草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
王佳月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师
靖常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教授
吴 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
王雨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
王 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
刘锦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
艾 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
王晓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讲师
方 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讲师
王培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讲师
徐 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讲师
请通过会议系统注册会议,参会代表需要缴纳会议注册费,包含参会许可、资料和茶歇等。会间住宿费、往返交通费自理。
注册费标准:
会议注册及缴费链接:
http://www.gsc.org.cn/web/#/meeting/96436c91-5dba-4994-bf1b-078a7de73b19
关于退款:
如不能参会请于2024年8月16日前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申请退款。
请
8月10日前
在会议网站按照专题进行投稿,投稿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字,另附作者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及E-mail地址。优秀学生论文将推荐至地球信息科学学报、Remote Sensing和Land 等期刊发表。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商务双床套间648元/间/天;标准大床/标准双床:498元
/
间/天
;(以上价格不含早餐,早餐50元/位)。预定请联系:岳经理,1510102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