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已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开了店,而每次
佳亚·萨歇娜
(Jaya Saxena)来到一个新国家之后,她总是第一时间先去吃麦当劳。
听起来好像很雷?到一个新国家旅游却跑去吃麦当劳?旅游的一大乐趣难道不是尝尝本地的特色食物吗?
不过 Jaya 可是一位在美国小有名气的美食专栏作家,她这么做肯定是有奇妙的理由的。
而她的理由就是:麦当劳并不是一个特别有冒险精神的公司,它倾向于采用保守一点的策略。
所以,它在每个国家推出的食物都是根据这个国家进行设计和改良的。
McDonald’s is not adventurous. What they put on their menu is what they know will sell, the most basic versions of whatever is popular locally, or standard McDonald's items but with a small local twist.
麦当劳并不是一个爱冒险的公司。他们富人菜单上只会放这样几种东西:他们认为会大卖的东西、当地本身就流行的东西的基础款、根据当地情况轻微改良的麦当劳基础单品。
因为如此,麦当劳这个外来品牌实际上很能反应一个国家的饮食价值观。
不光能反应这个国家的传统食物,有时还能反应这个国家现在流行些什么。
例如它在印度会卖
玛莎拉薯条
(masala fries)
在爱尔兰卖的
麦旋风
(McFlurry)里面有吉百利的脆脆棒
荷兰麦旋风里则有
荷兰松饼
(stroopwafel)
新加坡麦旋风里则有
黑芝麻
(black sesame)
而在中国的常驻单品则有米饭。
所以说,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讲,到一个新国家之后去一趟麦当劳是个很明智的选择。
因为,麦当劳不光能向你展现这个国家的饮食风格,而且它的点餐方式在全世界都一样,更不用说它的东西吃起来都很方便。
而这样做经常能遇到惊喜,比如 Jaya 就说在马来西亚的麦当劳有
椰浆饭汉堡
(nasi lemak burger)
和它配套的还有椰子派,以及
万隆苏打水
(Bandung soda),那是一种玫瑰牛奶味的汽水。
不仅如此,有时候一个国家的麦当劳还能向你展示更多的东西。
Jaya 曾听一位朋友介绍,当他第一次到以色列的时候,他在麦当劳里第一次接触了“犹太洁食”。
这里没有猪肉,也没有芝士汉堡。
而且有的汉堡用的不是面包,而是皮塔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