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绽
谈谈文化,聊聊艺术,拒绝虚伪,强调态度。做有品位、有素质、有情调,有梦想的靠谱文艺青年。北京日报文化新闻部诚意制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彬彬有理  ·  《哪吒2》爆火的原因,很残忍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刚刚!5000亿央企,重组大动作! ·  3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突发!俄罗斯遭袭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绽

“你要老婆不要”这句梗,丛珊的正式回应来了

艺绽  · 公众号  ·  · 2020-01-11 10:37

正文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你要老婆,只要你开金口,我待会给你送来。”最近几个月, 最火的一句台词 来自37年前拍摄的电影《牧马人》,在各大网站和短视频平台上到处被转发,成为很多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对于这句台词,很多网友也是见仁见智,有纯调侃的,有挤兑的,有羡慕嫉妒恨的,也有人真的很向往这种纯真的爱情。 艺绽君日前专门联系到了丛珊老师,做了一个专访,下面是 她的正式回应……


1

丛珊说,最近两个月不断有人告诉她,《牧马人》现在真的很火,她一开始也没有在意,但后来发现,《牧马人》还真的很受关注,“我觉得挺意外的”。

37年以前的一部电影,里面的两位男女主人公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她记得谢晋导演跟她说过,“ 这是非常扭曲的一种爱情 ”。37年后居然火了,她回想起来,“ 在当时的语境下,有很多的荒诞和悲凉意味 ”。现在来看,这种成分已经没有了,变成了一种流行文化,变成了大家的一种调侃。

她还去看了谢晋导演的导演阐述,“他说这部电影其实在探讨人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 今天却变成了一个爱情的主题

丛珊认为,网友们的热议和这部电影再度大火,是一种文化现象或者是社会现象,其中也包括对价值观的探讨,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去思考。 “作为个人,我可能也无法回答这么深和广的问题”。

丛珊也很感慨,“这些年来,我们曾经以为,年轻人不喜欢对价值观的探讨,不喜欢有重量的东西,不喜欢有思想内涵的东西,他们只喜欢表面的物质的东西。当我得知现在的80后90后都特别喜欢这个电影,我真的挺震惊的,我在想,我们一度被告知的那些东西其实不是那么客观和准确的。可以看出,在当下娱乐至死的时代, 很多快餐式的作品可能给不了他们足够的养分 ”。

1981年拍摄《牧马人》的时候,丛珊还是中央戏剧学院大一的学生,李秀芝是 她的第一个电影角色 。“现在想起来,经过《牧马人》,我从学生变成了一个演员。谢晋导演对于我来说是引路人和恩师”。

谢晋导演一开始认为她和片中李秀芝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最大的差距在于人物的经历,丛珊是一个在北京出生的学生,要去演一个从农村出来逃荒的女孩,最后还要结婚生子,跨度非常大。 有一次谢晋导演跟她说,你和这个角色最大的差距在于“劳动气质”。 “虽然我觉得能够演这个角色很幸运,但光是幸运是不够的, 努力才是支撑幸运最重要的基石 ”。

她回忆谢晋导演特别严厉,“我们从开始深入生活,做小品排练,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镜头都精雕细琢,包括台词背后的潜台词,都要写下来。 可以说,片中的一点一滴都是在导演严格的把关下完成的”。


2

提起“老许,你要老婆不?”这场戏,丛珊回答,当然有印象,而且是印象非常深的一场戏!但是当时并不觉得这句台词很可笑。“因为我要把我放在我的角色里, 一个家里穷得吃不上饭,靠几张粮票就来甘肃的小姑娘 ,她唯一的念头就是要先活下来。当时我满脑子都是这个人物的规定情境,这跟我们今天的语境是完全不一样的”。

很多网友们反映,拍摄《牧马人》 时的朱时茂老师,要比现在的小鲜肉长得精神多了。 丛珊也承认, 自己第一眼看到朱时茂,觉得他很帅, “就是很帅的,这一点大家都看得到”。 她记得导演让他们排练了十多个小品,慢慢把握到人物关系的变化,最后找到表演上的默契。

丛珊和朱时茂一共演过三次银幕情侣 2008年的电影《两个人的房间》他们第二次演夫妻。 当时她从法国回来后,观察了很多周围的夫妻,发现绝大部分离了婚,有的还包养小三什么的。 她就在想,如何才能更好地处理夫妻之间的关系,于是就合作了这部电影。

两人第三次演夫妻,是在2010年的电视剧《军旗飘扬》中,丛珊演一位军队的女干部乔平。

观众也特别喜欢看他们俩演夫妻 。有一次坐出租车,司机一看到丛珊就问,“朱时茂呢?”朱时茂老师那边也是这样。“这说明大家很愿意看到咱俩在一块。当时谢晋导演选我们在一起演戏,这是基于他的美学观,说明他深刻地捕捉到了观众的心理,非常了不起”。


3

很多网友想知道丛珊老师 最近几年都在干什么? 丛珊也知无不言,原来2013年后的这段时间,她真的拍片不多。除了电视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还拍了《太平轮》和《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两部电影。另外拍摄的电视剧《半生缘》还没有播出。

拍戏不多的一个 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 丛珊离婚后带着儿子生活,儿子到了青春期,除了吃饱穿暖学习之外,必须要有人关心他内心的成长。 “我当时没有经验,一沟通,两人的矛盾就会升级。 那时候我真的有点狼狈,也很焦虑,最主要的是我又当爹又当妈。 我看了很多亲子关系的书,学习如何跟孩子沟通,还请教了心理专家,那时候真的太难了。

她还特意嘱咐艺绽君,希望能够借媒体平台 特别感谢好多朋友和两个老师 ,谢谢他们的帮助和付出。

她回忆这段日子后,感慨万千,“那个时候,任何一个微笑都有巨大的力量。我当时做了最大的决定: 我可以放弃演戏,但不能放弃孩子。 我不愿意让他失去对人生的希望。那个时候我的身份就是母亲,我有责任把这件事做好。因为孩子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他想不明白,自己跟自己较着劲。这些年来,我们母子俩一起哭过、笑过、也吵过,好在现在我们的沟通变得非常顺畅”。

现在她的儿子已经22岁,在法国学习影视编导,很阳光地生活着学习着。 当儿子告诉丛珊考上大学的消息时,边上的朋友告诉她: 丛珊,你真的太不容易了。

“那时候我觉得,这特值!放弃多少的工作都是值得的。 我很庆幸我们两人都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垮 ”。

至于演戏,丛珊回答很坦诚,“演艺方面我没有规划。 当我一切都平静下来后,我发现很多东西的游戏规则也变了”。

她挑角色有 一个条件,就是价值观必须要很正 ,不然就不去。“我不能宣传错误的东西,接拍这样的戏”。

生活中的丛珊就是看看书,学学心理学,平常对亲子关系和抑郁症这一块也略有研究。一路走来,有很多妈妈建议她出书,“但这件事我必须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只有他同意了才有可能”。



-END-

岁月就这样溜走了,幸运的是无悔



▼艺绽热门阅读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