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聊聊生命科学产业那些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校人才网V  ·  淮南师范学院2025年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预公告 ·  3 天前  
铅笔道  ·  北京杀出超级独角兽:一把融资10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抄抄抄.......单抗的开发速度越来越快了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8-05 11:49

正文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生命科学产业观察公众号的第 1091-3期文章
来源:竞逐IVD原料江湖

单抗的开发速度越来越快了。


三月的重庆CACLP仍历历在目,当时笔者曾提到,小分子夹心法抗体是IVD抗体原料市场为数不多的热点之一,有包括菲鹏在内的3~4家国内原料公司进行了旗帜鲜明的宣传。


短短四个月之后,小分子夹心法抗体原料俨然已成遍地“琳琅”之势,以笔者尚可饭否的记忆力粗略一算,相关厂商数量至少增加到了三倍以上,国内原料同仁紧跟热点的专注与迅猛令人叹服。


如此快的蔓延速度得益于国内抗体开发技术的成熟,或者准确地说,得益于抗体测序技术的成熟。各家原料公司的技术细节笔者不可尽知,但是,在小分子夹心法抗体如此高效的开发过程中,大家普遍采用了 抗体测序 ,是哪家公司可以否认的呢?因此,坊间传闻,有较早上市小分子夹心法抗体的公司,已经不得不收紧样品的发放,以防友商轻松拷贝。


不知有无其他师友跟笔者一样,面对此情此景,深感“无趣”。在夹心法抗体面世之前,以笔者所知,国内主打小分子抗原抗体(竞争法)的原料公司,营收规模大的也就一千万水平;有的公司只做 半抗原 ,营收小几百万的也大有人在。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小分子原料的单位用量极小。如今在抗体测序加持下而致的原料厂商快速井喷,显而易见,本就体量有限的该细分市场的价值大打折扣。说得不客气点,连噱头的作用都很微弱了。


当然,抗体测序公司是不会感到无趣的,相反,在追逐“快”感的道路上愈战愈勇、永无止境。


比如某著名抗体测序公司展示的如下图所示的多克隆抗体测序的案例,不仅意味着其技术触角延伸至多抗,更显示其业务触角覆盖到广泛使用多抗、内卷极其严重的 胶乳 比浊市场。


对此,笔者打趣地问圈中好友、多抗界大咖@Max兄,慌不慌、怕不怕?马兄依旧稳如磐石,毕竟比浊多抗的护城河一在于“多”字,二在于养殖。噢,笔者虽似懂非懂,但也恍然大悟,赚取服务费对抗体测序公司而言是至尊要义,至于项目本身的可行性风险,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们必须承认和接受抗体测序技术在目前国内IVD抗体原料开发中被大面积应用的客观现实,随之而来的,笔者认为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该现实所带来的结果。比如,抗体原料公司的估值就不应该继续高高在上了,若干公司宣称的以单B细胞筛选为代表的高通量、快速抗体发现平台,但凡该公司的商业模式包含对外销售抗体,就无法避免被测序拷贝,其原创或首仿产品最终能斩获的市场份额会大大折损。


还是以当前最为热门的AD原料为例,笔者大胆预测,在未来某个不太远的时间点,短则半年,长则一两年,市面上性能优异的AD原料将会如雨后春笋般集中涌现,因为黄工在《 贝克曼和罗氏,共用这家p-tau 217抗体供应商,开发AD诊断试剂 》中已经为大家指明了方向,测序目标已现,大家赶紧行动吧,因为一定已经有人开始行动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