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I蓝媒汇
蓝媒汇旗下记者站公号,专注互联网产业原创内容生产,与三十万传媒精英见证媒变!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极客公园  ·  直击 2024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I蓝媒汇

传统媒体偷笑,为什么被告的总是自媒体?

AI蓝媒汇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9-19 21:40

正文

作者|刘军 

来源|蓝媒汇

 

这两年,自媒体因不当言论或失实内容,屡遭企业机构向法院提起名誉权诉讼。在业内人士看来,企业纷至沓来的“诉状”,在传统媒体主宰的年代并不多见!


门槛远低于传统媒体


据不完全统计,万达、阿里、滴滴、百度、摩拜、优信、途牛、小米、优酷、人人车、乐视、美的、蒙牛、康师傅、哇哈哈、农夫山泉、肯德基等知名企业,这几年都曾经或者正在将自媒体起诉至法院。


除了要求公开赔礼道歉和消除影响,这些网络侵权诉讼一般还会主张高额的赔偿金。比如百度曾起诉某自媒体,索赔1500万元。


成为被告时,自媒体通常的应对方式,要么以公众有言论自由权及舆论监督权为由继续互撕,要么采用“示弱”方式以博取企业或者公众舆论的同情。毕竟,面对市值动辄数十亿、数百亿美元的大企业来说,自媒体(多由个人或者公司运作)是相对弱势的一方。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已经注册的微信公众号数量已超过2000万个。来自艾媒北极星的数据统计显示,仅是全职的自媒体从业者人数已近260万。而据中国记协发布的数据,截止2016年底,全国只有22万多持证记者(其中新闻网站记者1158人)。


自媒体从业者中,有一些是从传统媒体转型而来并受过专业训练的媒体人。但260万自媒体从业者中,这种专业人士可谓凤毛麟角。更多的还是没有受过任何新闻专业培训,直接就上岗的从业人员。



与此同时,相比传统媒体发稿三审,甚至四审、五审机制,自媒体发稿常常是自审自发,随意性、任意性很强,完全取决于自媒体运营者的自我感觉。


在业界看来,为什么这两年针对自媒体的名誉权诉讼纷至沓来的根本原因,就是门槛太低,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够。


自媒体屡现败诉


事实上,时至今日,企业或公众起诉传统媒体的案件并不多见,且媒体败诉的案例更是凤毛麟角(比如世奢会诉新京报,最终败诉,并被写入最高法工作报告)。但是,自媒体在名誉权侵权诉讼中败诉却甚为常见。


比如之前万达诉“顶尖企业家思维”名誉侵权案,自媒体一审败诉被判赔6万元。


近日,滴滴出行两桩对自媒体的诉讼案件结果,也引发业界关注。一桩是起诉“的哥的姐有的说” (已更名“的士之音”)、“TAXI地带”两个微信公众号的名誉侵权案获得胜诉,北京海淀法院判决上述两个自媒体的运营者刘某构成侵权,赔偿滴滴13万余元。另一桩滴滴起诉《滴滴已死》文章作者陈某及微信公众号“孵化之家”的案件,以滴滴与陈某和解,涉案自媒体公开道歉画上句号。




在滴滴上述第一桩案件中,法院认定侵权的主要理由在于,涉案文章用恶意捏造的内容及侮辱性的语言,造成滴滴公司社会评价的降低,损害了滴滴的名誉权。



而在第二桩案件中,双方和解的原因是,滴滴判断涉案文章仅是陈先生从学者角度发表的个人观点,虽然一些观点的表述值得商榷,但并无任何恶意。而陈某经过滴滴公司相关人员的当面介绍,对公司运营实际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双方消除了误解。


有法律人士分析,在上述两桩案件中,可以看到法院在审理涉及自媒体侵犯名誉权案件的三种主要裁判规则:其一,有没有虚构及侮辱性的内容。写一篇文章,哪些是引用权威媒体报道、哪些是来自其他人的观点(有没有相关证据)、哪些是写作者个人的主观评价,事实容不得猜测和推断。必须要句句有理,句句有据。


其二,言论者是否存在主观过错,也即是对企业的恶意。滴滴注意到,涉案公号发布的内容主要涉及出租车及网约车,其中大量都是对网约车的负面评价文章。这种持续刊发针对性内容的自媒体,其倾向性非常明显,法院也容易认定其主观过错。


其三,则是要看内容是否会造成涉案公司社会评价的降低。这与公号文章的观点鲜明与否、文章传播范围等关系很大。对于企业来说,取证证明其社会评价降低也存在一定难度。但许多自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赚取公众号的阅读量和点击量,常常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种就特别容易产生侵权。


企业应有化解非议的智慧


公众的言论自由以及对企业的监督自由并非一个新话题,但在新媒体时代,这种自由的概念又有了新的语境。企业面对公众尤其是自媒体监督时,又该如何处理这种矛盾?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滴滴的两个案件解决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企业应对自媒体批评性报道的“样本”——企业应有化解非议的智慧。



在上述案件中,滴滴针对存在侵权嫌疑的负面评价时,没有咄咄逼人,主动与作者进行沟通,进而通过区分、判断作者的动机,采取不同的诉讼策略。企业获得的“一胜一和”的结局,既警示了“黑粉”自媒体,又向公众释放了诚意。


众所周知,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及范围远超想象。在一些事件中,自媒体的影响力可以比肩甚至超过传统媒体。企业无法预测哪一天关于自己的负面消息会不会突然爆发。因此,遇到突发事件时候放下身段,拿出诚意去沟通才是最正确的应对之策。


去年,国家网约车新政给了网约车合法地位,但各地陆续出台的地方细则却大多过于严苛,政策钳制造成了网约车数量的锐减。滴滴作为最大的出行平台,面临的政策与舆论的难题,往往成为众矢之的。


事实上,在现实而残酷的市场环境中,中国企业应该如何正确的面对舆论非议,进而塑造自身独立的企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去直面和化解这些非议,这比单纯规模和估值的增长意义更为深远。

更多热门文章

命令赵何娟立即删帖的“特别调查员”,到底是谁?


papi酱不是不火,而是你腻了!


弃坑者众!一周年,朋友圈再无《阴阳师》!

有传媒求职需求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