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理论研究、实践总结、技术交流、方法借鉴、成果展示、信息分享的重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练瑜伽  ·  贾玲消失在各大春晚,她做错了什么? ·  2 天前  
哲学王  ·  文明为什么总会被野蛮打脸? ·  3 天前  
慧田哲学  ·  有一种逻辑陷阱叫“注射式洗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年会|专家说系列之一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 公众号  ·  · 2024-10-14 16:00

正文

《国土空间规划年会|专家说》

「The  experts  say」


A

2024年9月28日至29日,第二届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年会在杭州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深化‘多规合一’改革 健全城市规划体系”这一主题,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推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年会以“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完善空间治理政策,健全城市更新模式”“构建数字化治理体系,健全用途管制制度”“加强行业服务管理 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为题分阶段进行大会交流。

B


C

为更好的展现专家观点,促进行业交流,我们对各专题板块专家发言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汇编,推出《国土空间规划年会|专家说》系列栏目。

下面,就请和我们一起重温年会行业交流的盛况吧!



第一板块: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城乡融合

1

交流题目: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区域规划探索

简介

马向明 总工程师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增强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实施支撑作用”“健全城市规划体系”等表述,对城市和区域规划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要通过区域规划实施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区域规划处理好城市关系以及城市的宜居性问题。

自珠三角经济区设立以来,珠三角大致开展了三轮区域规划。其中,1994年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为应对当时珠三角各地各自为政的发展态势,通过构建区域的整体空间结构,整合地方,链接国家战略;2004年的《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以“泛珠三角”概念,通过加强地方与区域的连接应对全球变化,同时响应国家区域战略;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通过再地方化应对全球危机,通过强化创新响应创新型国家战略。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和新一轮重大挑战,面向创新时代的新特征和新需求,应充分发挥区域的多元性,促进人的流动性,大湾区在经历都市圈的组合后,需要重启城市群的区域性。在此背景下,本轮的区域规划将聚焦内湾,对外以双循环背景下的再国际化为目标,探索中国式全球化的道路,对内则强化区域协同,筑强创新为主导的湾区发展脊梁。

2

交流题目:

发挥总体规划引领作用,促进跨界地区协同 ——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

简介

熊健 党委书记、副院长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作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其空间规划要充分发挥对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也要为跨区域型国土空间规划协同提供实践探索经验。

示范区成立近5年来,始终按照国家要求,以一体化制度为主线,以生态共治为抓手,治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生态绿色水平显著提升,创新活力不断迸发,人民生活幸福感也得以提升,展现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崭新面貌。在此过程中,空间规划一是突出总规引领作用,强调跨域治理的组织方式、突出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体现"多规合一"的改革思路,切实将国家战略要求转化为空间治理方案,为规划实施奠定基础。二是在空间维度有序推进各层次的规划,并在过程中突出承上启下、加强要素协同、创新城乡融合的规划编制模式,并强化执委会在协同治理中的主导作用。三是在时间维度上强调近远结合和动态运行,构建全链条的行动机制并推进规划实施监督与评估。四是通过导则标准、政策赋能和立法保障,持续推进跨域治理的制度创新。

3

交流题目:

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

规划探索与实践 ——以成都为例

简介

董建华 总规划师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从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入题,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回顾成都市城乡发展经历“城乡一体—城乡统筹—城乡融合”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探索与实践。


一是以“多规合一”改革为牵引,基于自然资源部门“两统一”职责数据优势,融合产权数据,规范规划底图底数,夯实资源转化为资产的规划基础。因地制宜深化三级三类规划体系落地,强化以“县—镇”为核心的五级城乡联动,促进城市与县城、县城与县城、县城与乡镇的联动协调,推动以城乡融合发展片区为单元编制镇级国土空间规划。

二是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始终坚持人本逻辑,以“走廊+片区” 促进乡村优质资源的整合与集聚,重塑空间发展格局、精准投放公共资源、营造乡村郊野场景、搭建乡村规划管理标准体系,不断探索公园城市乡村表达。

三是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新机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人才服务体系,统一城乡资源要素市场、乡村规划建设全流程管理机制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效激活城乡要素资源和市场主体,进一步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

4

交流题目: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村庄规划

编制质量和实效 ——以江西为例

简介

王建辉 副院长

江西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