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
▲
成为会员
超过15万人在听
每天半元钱,听吴晓波说世界万千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最近,大中华区的麦当劳正在积极转型。
先是今年年初,中信和凯雷投资以20.8亿美元接手麦当劳在
内地和香港未来20年的业务
。
收购尚未完成商务部审批,台湾又传来新消息。3月28日,麦当劳拟以51亿新台币(约1.69亿美元)将
台湾业务
转让给德昱股份。
据说,接连“甩卖”是因为近两年业绩不佳。
了解相关新闻时,小巴常会看到一种说法:
麦当劳是一家房地产企业。
中信、凯雷收购麦当劳业务,看中的不是汉堡,而是地产。
甚至有人说:麦当劳是全球最大的房地产企业。
他们的“理由”有三:
①
麦当劳创始人雷·克罗克曾亲口说:
我们做的不是汉堡生意,而是房地产生意。
②
麦当劳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30000多家分店,普遍位于黄金地段。
③
脑补出一种商业模式:汉堡薯条利润很低,只是用来“获取流量”的;真正的生意是精准选址,签下地产,然后通过麦当劳的品牌和服务价值带动周边商圈,推动地产升值而后获利。
由于在国民心中,地产行业才是真正赚大钱的买卖,仿佛
“所有企业最后都会进军房地产”
,因此这一套说辞很能唬人。
是时候由小巴来辟辟谣了。
首先,即使麦当劳是房企,它也不是最大的。
按照营收排名的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绿地排名第311位,万科排第356位,麦当劳排第420位。
而根据2017年初公布的2016全年销售数据,恒大超越了万科。
几家正儿八经的房产企业还在你追我赶,头把交椅肯定轮不到麦当劳。
然后,咱们再来说说麦当劳能不能算房企:
第一,创始人说了不一定算。
若按照创始人的理念,很多企业不一定在干嘛呢……
宝马的真名是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而且最初的产品是飞机引擎。直到创始人吉斯坦·奥托去世,宝马都还没进军汽车制造业。
松下最初是做灯泡插座的,三星最初是把鱼干果蔬出口到中国东北的,Twitter是播客公司Odeo失败时的副产品,豆瓣最初是想做旅游景点推荐网站“驴踪”……
距离麦当劳创始人克罗克说出那句“房地产宣言”,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怎么能还用当时的话来评判今天的麦当劳呢?
第二,全球三万多家麦当劳分店,经营模式不同。
其中不到20%是公司直营(十年前还是40%,可见麦当劳的变化有多大)。
另外80%是授权经营,分为三类:
20000多家传统特许经营商
,主要位于美国、西欧等成熟市场,麦当劳拥有很多店面土地和建筑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
5000多家授权发展商
,位于拉美、东南亚、东欧等地,这种模式下麦当劳不做任何地产投资;
少量的附属公司
,例如日本麦当劳株式会社(创始人是曾提携孙正义的藤田田),拥有3000家连锁店,总部不会插手太多业务。
不难理解,在社会动荡、法律法规不健全、地价波动极大的地方,直接投资地产风险太大,麦当劳才不会轻易为之。
那么,中国算哪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