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凯迪网
凯迪社区唯一官方订阅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  ·  龙岩新罗:从要“脱薄”到要“争先” ·  昨天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参与诈骗的她受胁迫了吗? ·  3 天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  ·  马街书会上来了检察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凯迪网

大快人心!国家出手,伸向大学校园的网贷魔爪必须斩断!

凯迪网  · 公众号  ·  · 2021-03-18 18:35

正文

玩了这么多年,互联网公司算是整明白了,什么流量变现,什么商业模式,都不及放贷挣钱,这个古老的生意才是真正一本万利。
BAT不用说,后崛起的小米、滴滴、美团等,稍微有点名气的互联网公司哪个不在铺天盖地的推销网贷,短信、APP推送,公众号链接,各种方式防不胜防,生怕你借不到钱…….
就问你感动不?不敢动,不敢动!因为利息都不低,基本年化都去到15%甚至以上,一时贷款一时爽,多了就怕还不上!
当然,互联网公司做网贷里面的考量其实很多,今天我们重点不在这,就不深入展开了。
放贷可以,钱从哪里来?该贷给谁?如果出现大面积违约怎么办?这些问题不考虑清楚就容易出大乱子。
过去,金融监管的主要对象是银行、保险、券商等传统机构,不少互联网公司因为披着科技的外衣,在从事金融活动时打起了法律擦边球,虽然做着同样的营生,却不受实质性监管,风控更是如同儿戏。
监管缺失,直接导致前两年大量的P2P平台一波接一波的暴雷,各种臭名昭著的“XX贷”害了借款者的同时还坑了无数的投资人。
现在,P2P虽然基本清理干净,但互联网巨头们却在行业大洗牌中活的更滋润,甚至可以说是持牌合法经营。
不过,一切皆有定数。
去年10月份,蚂蚁上市前夜IPO被急速撤回,这次风波足以写进中国互联网金融大事记。
自此, 社会各界对互联网金融活动应加强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
今年两会期间,相关议题也被充分讨论,还上过热搜。
于是, 监管新规轰然出台
3月17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 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下称《通知》)。
《通知》提到,近期,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和科技公司合作等方式进行诱导性营销,发放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贷款,引诱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侵犯其合法权益,引起恶劣的社会影响。
关于网贷对大学生的危害,之前已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传送门在这-->《 千万别让网贷,毁了这届大学生! 》,今天不再重复了。

《通知》 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明确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