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虽然去世了,但围绕着她的舆论依旧很多,比如大S,老实说她去世的消息真的蛮突然的!
本以为随着她的去世,她们家和汪小菲一家上演的连续剧会迎来大结局,没想到又解锁了争夺孩子抚养权继而拿到大S遗传的新剧情,各方都开始了打舆论战,热搜上个不停。
就目前来看,汪小菲一家因借机炒作落于下风,张兰、汪小菲某音账号被无限期封禁。
小S一家因在大S去世前几小时还在发跳舞视频、玄学树葬、丧事喜办等骚操作被质疑。
倒是笑面虎光头哥在台媒的宣传下隐隐占据了舆论上风,虽然咱也不知道为他说话洗白的是真人还是水军。
我个人觉得,这件事里全员恶人,包括大S,唯二无辜的可能就是大S的两个孩子。
但今天我们不讨论他们做过的“恶事”哈,而是说一下大S的死因。
一开始,媒体宣传她是因为在日本感染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后来又有台媒说她是因为败血症,不过医生表示两种说法并不矛盾。
其实大S的身体一直都不好,她年轻时为了爱美又是节食、吃泻药、打抗凝血剂美白等,这些都在她的身体埋下了健康隐患。
后又流产2次产子2次,41岁生儿子时曾昏迷。
对外公布的疾病有癫痫和心脏病,不被确定的则是她被传长期非法滥用药物啥的,包括这次她突然离世,也有人爆料和药物有关。
汪小菲曾多次坦言担心她会死掉,而小S也曾说过她弱到需要光头哥抱她去上厕所、喂饭什么的,这些都说明她的身体状况堪忧。
如今她突然去世,很难说不是身体到了极限,只差一根稻草,而这次日本之旅就是这根稻草。
当然,病毒感染是一方面,她的家人不够重视她的病情也是一方面。
大S的去世及发生她身上的事,揭示了2个残酷的真相。
1.你随时可能突然死去,即使前一秒你很健康。
大S并不一定非要在那刻死去,但因为诸多铺垫,她去世了,这种去世早有预示,但其实很多死亡是没有预示的。
比如有人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掉下来一块灯牌砸到头上,然后他就无了。再比如有人前一秒还在小心开车,下一秒一辆车横冲过来,他也无了。
无论职业多么成功,家庭多么美满,生命的终点总是无法预测。
“意外永远比明天来得更快”不是说说而已,平平安安直到老去已经是大幸,如果再健健康康没有疾病就更好了。
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珍惜当下,不纠结过去,不忧虑未来。
比如和爱的人在一起时全心全意,做喜欢的事时全情投入,享受当下生活的点点滴滴,不因为小小的琐事而烦恼,不因为没走过某条路而去刻意美化,不因为幻想而忽略眼前的美好。
我们要尽可能地让自己当下正在进行的生活充满快乐,这样才不会在意外到来时留下太多遗憾。
当然,意外来的时候,我们或许都没时间去遗憾。
2.爱只存在于当下,对利益的追逐却可以贯穿始终。
在某种程度上、某个时间段内,男女之间是存在真爱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社会身份的转变等,一切又在变化之中再一次变化。
有些东西表面上看依旧维持着原貌,但其根本早已发生变化,只是我们还没意识到。有些东西早已变化,只是我们假装没看到。而爱,就是随时都在变化的一种。
汪小菲爱大S吗?我相信在某一刻、很多时刻他是爱的,因为爱是一瞬间的事,它一定发生过,可能是在某次眼神对视时产生的心动,某次肢体触碰时产生的悸动。
脱离了那一瞬间,爱的维持可能是出于惯性和责任,但对于汪小菲这种情绪化又爱演的人,这不影响汪小菲一边对大S说爱,一边又辗转于各种女人之间,对她们也说着爱、最爱。
而当他身边有了一位公认的新人,他又可以在大S去世后在街头淋雨,好似痛失所爱伤心欲绝,其实不过是一场表演,企图以爱的名义占据舆论的上风从而获得好处。
大S爱汪小菲吗?我相信她在某一刻、很多时刻也是爱的,但她的“一刻”和他的“一刻”并不分长短。
然而当他们不再相爱,或不够相爱,对追逐最大化利益的野心就占据了主体,所以他们在离婚后的几年依旧在不断产生纠葛,而这些纠葛很多都和金钱有关。爱的时候,曾送对方的礼物是爱的证明,不爱时,曾送对方的
而大S和她的家人们呢?她们一定彼此爱护过,但当大S去世,她们对自身利益的考虑高于对大S的爱。
大S2号去世,3号就被火化,速度快到网友都还处于震惊中就又被震惊了。
骨灰保存方式从放在大S家中到改为树葬,很难说她们是出于玄学还是出于省钱,或者两者兼具。
大S的头七变成大S具俊晔结婚三周年,丧事喜办,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出于大S的遗愿。
而具俊晔,他和大S多年后的破镜重圆本就满是质疑,可能有点爱,在他们千里相会时或许年少时的热爱又涌上心头。
但婚后他的各种操作,他对大S的爱或喜欢起码少于他对金钱的渴望,对大S身份的利用,炒作也是相当多。
不管是恋人,还是亲人,相亲相爱时的陪伴和温暖是真的,但利益冲突时的算计、不爱也是真的。
所以我们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他人给予自己“爱”,我们应该自己为自己输出爱,将对自己的爱凝成一把盾,这样当我们被放弃、被成为备选、被背刺被伤害时,我们可以快速恢复不那么狼狈。
那么我们如何爱自己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而在接纳自己之前,我们通常被要求先认识自己。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是人,不是一支笔一块石头,我们的自我并非固定的,而是随着时间、环境、经历的人和事而在随时变化。